祝宝良:经济弱复苏,未来路更难
不知不觉地,2013已过半,虽说时间飞速流逝着,但我国宏观经济并未再飞速增长,相反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就认为,我国现在更多的是进入了弱复苏状态。
目前经济运行平稳
祝宝良就表示:宏观来看,2013年一季度经济增长7.7%,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毋庸置疑的是我国经济增长潜力下降。1978-2012 年,资本存量年均增长11.7%,拉动GDP增长6.1个百分点。劳动力年均增长2%,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目前的中国正处在换届之年,民众对于改革的预期或大于对CPI 的预期。短期内我国经济运行处于弱复苏阶段。按照每个五年规划的第三年,也就是今年的政府换届年,投资增长最快,1986-2012年间的投资增长21.5%,换届年的平均投资增长达到了31%。目前,2013年1-5月,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4.1%,同比提高19.5个点。同时,企业减库存阶段基本结束。当下库存占GDP的比重在1%-4% 之间。2012年降至2%左右,库存增加下降34.7%,下拉经济0.5 个百分点。
2013年1-5月,工业增长9.4%,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和2012年前三季度工业减速4.2个百分点相比,较为稳定,但发展方向不明。
当下出口增长与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有矛盾,主要反映在1-4月份。1-5月,出口交货值增长5.2%,其中5月份为3.5%。祝宝良就分析说,这其中就有不少牵扯到中国商业银行正通过不少创新途径来绕过监管,包括通过办理出口信用证等方法以新增更多实际贷款规模来增加利息收入、保证业绩增长的现象。同时,目前我国的QFII 量还较小,从国外引进融资债务模式就遇到了法律方面的约束。
综合多方面数据可分析得出,1、就业状况总体良好,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居民消费价格温和,工业品价格下跌,经济增速略低于潜在经济增长。2、供给面和需求面都较为稳定,库存调整在波动中减慢。3、自主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回升主要靠基础设施投资带动、房地产和库存周期性调整,制造业和民间投资增速减慢。4、价格上涨压力主要反映在房地产价格上涨上,投机性货币需求小,目前的流动性适度中偏松。
经济发展面临的几大挑战
对于未来,祝宝良更多地谈到了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阻止经济强劲发展的几大问题。
1、增长动力不足
祝宝良认为,2013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并存;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和政府刚性支出增加的矛盾凸显;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这些情况依然存在,并且问题日益突出。
他强调说,我国目前面临着不少中期性问题,比如部分行业和企业产能过剩,如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纺织、汽车等。举例而言: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为72%,水泥为72.7%、平板玻璃为68.3%、汽车为72%(自主品牌仅为58%),电解铝为72.2%;化工行业中聚氯乙烯约60%、甲醇约50%,造船、风电设备、多晶硅的利用率更低。落后产能占比15%-20%。面对如此情况,祝宝良就说:“钢铁需求量已经过剩,这不同于凯恩斯所讲的周期性问题可以在需求不足的情形下,投资拉一把就行。实际上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比较成熟的产业很容易出现一投就剩的问题。而这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地方政府的贪大、上项目的行为,不少企业(比如传统行业里钢厂,新兴产业里的光伏企业)甚至已经成为了地方政府的生命共同体,政府没有办法让它倒闭。这其中,也有无法否认的体制性问题。当下而言, 对于落后产能进行强制性关闭的作用并不大,更多的是我国在国企的环保标准、生产要素标准等诸多方面必须进行改革,否则许多国有资产的残骸将在未来堆积成为外资的并购盛宴。不过就目前看来,国企改革困难重重。”
不仅如此,祝宝良还提到说:我国已经开始面临企业实际融资成本、物流成本、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局面,这些都造成我国增长动力不足的几大中期性因素。
2、金融风险显现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越发地让人忧虑,现在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达到10.7万亿元。祝宝良就建议说当下中国并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或许让中央政府代替地方发债也是一个解决地方融资信誉问题的办法。同时,现在应该考虑将某些地方项目证券化。简单来说,如果再不考虑地方融资平台的搭建出路按照目前影子银行的规模估计达到15-17万亿元, 或23万亿元(主要是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民间金融等)已占到我国GDP50% 的增长速度情况来看,就太晚了。当然, 祝宝良表示说,我们可以按照每年15% 的规模来清理融资平台,但是这就要求国有企业的改革要同步。
与之相关的银行不良贷款率连续三年上升,截至2012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0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6%,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3.25%,同比上升0.54个百分点。这都是越发显性的金融风险,不得不值得我们警惕并进行密切监控。
3、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价格的两难局面
房价从去年11月就开始猛涨到今年5月才稍有滑落, 然而北京房价降了其他几线城市却在跟涨。全国热议的房价问题确实复杂,它并不是一两个因素造成的,也不是短期可以调控到位的。祝宝良感叹说。按照价格上涨原因的计量经济分析可以看到对房屋的刚性需求占40%左右,这与23岁人口增长有关,包括城镇化率的提高。2003年就有一个需求峰值之后下降,现又攀高。不仅如此,投资投机和改善性因素占30%左右,与货币存量、收入增长有关,其中供给因素占30%左右。如何用财政手段进行调控,祝宝良就认为房产税从一方面来说确实会有一定的作用,但其毕竟是体制性税制建设,试点要有长期性,完全推出还要斟酌。
另外,地方财政和融资平台高度依赖土地和房地产,银行和民间信贷介入其中使其相关联问题复杂化,而且,目前看来,刚性购房需求暂缓释放不会消失,商品房供需矛盾延后而没有得到解决。
祝宝良说,即使国家推出了新“国五条”,但其在实践中存在逆调节效应。二手房个人所得税严格按照差价20%征收,将提高二手房交易成本,房地产市场供给减少,进一步推高新房价格。
4、短期资本流入加快加大外汇占款投放压力
内患不止,外忧加重。就目前来看,全球流动性宽裕,特别是日本大幅度放松货币,同时美国经济复苏,短期来看,我国将再面临资本流入加速。而这将加剧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冲击,人民币即期汇率呈现升值压力同时助长影子银行业务,加大房地产泡沫,将国际问题转入形成国内矛盾。
经济继续弱复苏
就产成品库存(逆转)、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固定资产计划投资额、汽车产量、粗钢产量和美国大企业联合会先行指数经济先行指标显示我国经济正在持续缓慢回升。2013年经济缓慢增长,二季度增长7.8%。预估全年7.8%左右。祝宝良预测说。
如今世界经济已进入低速增长新常态。祝宝良提到说, 美国经济优势相对明显,现在看来已经把风险转移到其他国家。其劳动力市场灵活、页岩气技术、信息技术、低利率、设备利用率达到79%左右、房地产也已有复苏迹象。
与此同时,在美国金融危机的第五年,欧盟却步入危机中心出不来,他认为,欧盟结构性问题突出,核心是解决不同国家劳动生产率差距(单位劳动成本要趋同,现在差距在20%左右)。
对于日本目前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和安倍晋三采用的“安倍经济学”,祝宝良持保守态度,但至少,日本对于经济的预期已经向好,这对于经济复苏很重要。另外,他提到日本老龄化问题严重,或成为日本的一大经济发展拖拽。
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根据当前宏观调控政策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稳定短期政策,加快改革。”祝宝良提出了七大建议。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首先保持一定的财政赤字,优化支出结构。再就是实行结构性减税。小微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减税、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扩大区域和领域。以及支持民生、三农、淘汰落后产能、基础设施等建设。
同时,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1、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广义货币增长14%, 新增贷款9 万亿元左右。2、优化信贷结构。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十二五”规划的基础设施项目、保障性住房、支持住房的自主性和改善性需求。3、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要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食品安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农业生产补贴,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水利、电网和危房改造、环境整治、农村公路、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在优化经济结构上淘汰过剩产能:兼并重组、境外并购,淘汰过剩和落后产能。按不同行业的市场特征如完全垄断、寡头垄断(钢铁、有色)、垄断竞争(建材)解决同时加快发展服务业。
继续加大改革力度:首先要进行要素价格改革。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煤电、成品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价格改革。同时减少投资审批,鼓励民营经济进入能源、铁路、金融等领域。再就是在石油、煤炭等方面进行资源税从价计征。另外就是收入分配改革。对房地产税继续进行试点工作的推进。研究进一步改革方案。以推动城镇化为目标,推动各项改革。
祝宝良最后提到在加强民生保障方面,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守住底线: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突出重点: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完善政策: 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性住房建设。引导全国进行勤劳致富的良好舆论环境。
我国经济发展继续弱复苏,不少现有的经济问题都是体制性结构问题,且联动性较强,时处换届之年,就祝宝良提供的多项数据来看我国经济情况尚为稳定,但他表示说,今后两年的经济发展趋势并不乐观。但是,中国如果能学好政治经济学这门课,将改革贯彻落实到位,经济预期将逐步转好。
编辑:刘冰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