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商品混凝土对散装水泥的质量要求
1、商品混凝土对散装水泥出厂的要求
1.1安定性:水泥的安定性指标比其强度指标更为重要,水泥强度等级不达标准或偏低,可通过降低标号使用或调整混凝土水灰比等途径使用,但安定性不合格只能作为废品处理,严禁使用。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因素主要是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含量等。在生产中应严格控制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含量。水泥中石膏掺入量过多,会产生膨胀应力而影响水泥的安定性,若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含量高,又掺入了过多的石膏,三种因素迭加,最终致使安定性不合格。
1.2水泥出磨后应有一定的存放时间在使用散装水泥的过程中,尤其在水泥紧张的季节,常发现散装水泥带一定的出磨余温,有时甚至高达40~50℃,这势必使水泥使用日期推迟和影响混凝土性能,给混凝土质量控制带来难度,因此,要求出磨后水泥严禁直接打人散装水泥库,应先输入水泥储库,经检验出磨水泥安定性及其它质量标准合格后,通过多库搭配再打入散装水泥库。对出磨水泥必须按每批号、吨位进行物理、化学性能检验,散装水泥库容量以企业每编号、吨位数为宜。混凝土搅拌站水泥储罐应留有余,设置中转水泥储罐降温。
1.3详细填写质量出厂化验单散装水泥出厂时,必须向用户提供与袋装标志内容相同的卡片,同时必须随车带出厂化验单,在化验单中应详细填写能反应质量情况的各相关指标,以利于混凝土配和比设计生产时采用,不允许用出磨水泥的检验数据替代出厂检验。
2、季节变化在凝结时间方面的控制要求水泥浆体的凝结时间对混凝土施工具有重要意义。通用硅酸盐GB175-2007标准中P.O水泥初凝不早于45min,终凝不迟于600 min,即终凝时间在45min~600 min之间均合格,其范围较广。由于水泥的凝结时间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凝结硬化速度,为保证混凝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搅拌、运输、浇捣,必须要求水泥有一个合理稳定的初凝时间,施工完毕后又需要混凝土能较快硬化,缩短脱模时间,因此又要求水泥有相对较短的终凝时间。
影响水泥凝结时间的因素很多,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和含量、水泥粉磨细度、石膏掺量、碱含量、混合材掺量均可影响水泥凝结时间。在使用时,混凝土的加水量、水泥用量、外加剂及施工速度也影响凝结时间。一般说来,在高温季节,其凝结时间应适当增长,初凝在150~210min为宜,终凝在270~330min为宜,在低温季节为防止混凝土冻害,应适当调整缩短凝结时间。
3、混合材的掺量与品种要求
在磨制水泥过程中,为改善水泥性能,调节水泥强度等级,增加水泥产量,充分利用工业废渣降低能耗,常掺入适量人造或天然矿物掺合料,即通常所说的混合材。混合材种类较多,掺量波动范围也较大,不同品种的混合材、同种混合材不同掺量都影响水泥的性能,进而影响混凝土性能。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取决于混合材的种类,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标准中规定标准稠度用水量掺火山灰水泥>掺矿渣水泥>掺粉煤灰水泥。水泥中掺入混合材后一般早期强度均较低,但后期可赶上甚至超过普通水泥,尤其对掺粉煤灰和火山灰的水泥。掺矿渣的水泥泌水率较大,掺火山灰的水泥由于标准稠度用水量大,干燥收缩也大。掺混合材硅酸盐水泥不敷出可用于高温车间的建筑,但抗冻性差,不宜用于冻融循环及干湿交替条件下使用的建筑工程。因此,散装水泥出厂时,应说明掺入混合材的品种及掺入量,以便混凝土站用于配制不同技术要求的混凝土配和比设计。
4、含碱量的要求
水泥中的碱主要来源于原料。粘土与石灰石中长石、云母等杂质都是含碱的硅酸盐,在使用煤作燃料时,少量碱来自于煤灰。微量碱并无太大危害,但碱含量过高会增加游离氧化钙含量,影响熟料质量,水泥中碱含量过高会使水泥库中水泥结块并造成水泥快凝,使混凝土表面起白霜。
在生产水工用混凝土时,混凝土中的碱和活性集料容易发生碱-集料反应,产生局部膨胀,引起混凝土实体变形开裂,用户要求提供低碱水泥时,水泥中的碱含量不得大于0.60%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5、对石膏掺量的要求
为防止快凝,调节控制水泥的凝结时间,一般在熟料粉磨过程中加入石膏一起粉磨,能够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钙矾石保护膜,阻碍水分子移动,延缓水泥颗粒的水化。石膏掺量一般以保证水泥凝结时间正常、强度高、安定性良好为宜。P.O水泥与硅酸盐水泥其石膏掺量为3~5%。当石膏掺量<1.3%时,不足以阻止快凝,石膏掺量>5%时,对凝结时间影响不大,而且掺量过多还会在后期形成钙矾石,产生膨胀应力,降低水泥浆体强度,导致安定性不良,石膏的掺量很难通过化学计量进行精确计算,需要通过检验确定。一般认为,熟料中C3A含量高,水泥细,碱含量高时石膏的掺入量应适当调整,其原则是水泥加水24h石膏刚好消耗尽为宜。
6、与外加剂的适应性要求
预拌商品混凝土必须使用外加剂,散装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很重要,也是反映水泥品质的一个指标。因此需要水泥在细度、C3A含量、碱含量等指标更符合外加剂的添加要求。
6.1细度要求
水泥越细,水化硬化反应进行的越快。水化越完全,其胶凝性质的有效利用率就越高,水泥强度尤其是早期强度越高,而且能有效改善水泥的泌水性、和易性等。水泥细度太细,虽然水化快,但需水量增加,使硬化后的浆体内产生多孔而使强度下降,因此,水泥厂不应过分追求早期强度而粉磨过细。
6.2 C3A含量要求
一般认为,水泥中四种主要矿物成分的水化速率依次是:C3A>AF>C2S。水泥的凝结速度既与矿物水化难易有关,又与各矿物含量有关,决定凝结的主要矿物是C3A与C3S。当C3A含量高时,水泥易发生快凝,用于预拌混凝土时,反应在外加剂缓凝时间不够,坍落度损失过大,凝结时间过短等。因此应合理控制C3A含量。
6.3碱含量要求
碱含量对水泥的凝结影响也很大,它还会使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增加,凝结过快,反应为外加剂减水率不够,缓凝时间不够。因此,应合理控制含碱量。
7、耐久性要求
水泥的耐久性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一般很少注意,水泥硬化后,通常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但是,在环境介质的作用下,会产生很多化学、物理和物理化学变化而被逐渐侵蚀,侵蚀严重到一定程度会降低水泥石的强度甚至崩裂破坏,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实体耐久性下降。因此,要求水泥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一般说来,减少水泥中C3S含量可提高抗淡水溶析能力,且利于改善抗硫酸盐性能。减少C3A增加C4AF含量也利于改善抗硫酸盐性能。对于含C3A高的水泥熟料冷却采用急冷形式,对于含铁高的熟料采用缓冷形式,均有利于提高水泥耐久性。另外,掺活性混合材(例如火山灰质混合材)也能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8、混凝土裂缝控制要求
从裂缝控制角度讲,一般水泥细度越细,需水量越大,混凝土拌合用水越多,坍落度越大,越易造成混凝土早期干缩裂缝,而C3A含量高水化过快,水化热高易引起大体积混凝土温差裂缝。因此,应合理控制C3A含量和水泥细度。一般水泥细度要求其各粒级含量以保证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标准要求为宜。
结束语
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我国正在大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了经济建设及建筑业的发展,作为预拌混凝土和相关的散装水泥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飞速发展的散装水泥行业应抓住机遇,同时也要面对市场的挑战,除满足水泥正常标准指标外,还应兼顾商品混凝土对散装水泥行业的特殊需求,以质量信誉占领混凝土市场,满足市场需求。
编辑:刘冰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