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环境治理:43天处理12.5万吨固废

中国建材报 · 2018-11-16 14:46

保护白洋淀生态功能和强化环境治理是雄安新区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基础。作为雄安新区环境治理“一号工程”,唐河污水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一期一阶段工程将有效防控唐河污水库对白洋淀水生态造成的环境风险,改善周边区域生态环境。

“过去20年,家里的窗户都不敢开。”

“反正是废水库,也没意识,就往里面倒。”

“外面人来一次再也不想来,自己外出几天回来都不适应。”

……

提起过去的唐河污水库,附近的村民给了这样的回答。

唐河污水库位于安新县西南部,库尾距离白洋淀仅2.5公里,对白洋淀的水环境质量构成严重威胁。保护白洋淀生态功能和强化环境治理是雄安新区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基础。作为雄安新区环境治理“一号工程”,唐河污水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一期一阶段工程将有效防控唐河污水库对白洋淀水生态造成的环境风险,改善周边区域生态环境。

唐河污水库已超期使用了近40年。面对使用周期长、污染类型复杂、污染物不明确的污水库,项目法人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组织各施工单位,运用成熟的技术手段和创新应用智慧管理系统,仅用43天,完成了7.5公里治污,对12.5万吨固体废物(含1万吨疑似危险废物)进行转运与处置,这也是项目的特殊性所在。工程项目的背后,科学高效的项目管理方式是否能在雄安新区乃至全国进行复制和推广?

唐河污水库项目实施过程中使用创新应用智慧管理系统及管理方式,记者采访了多名专家,他们均表示,这些智慧管理系统和管理方式可以在其他项目中进行复制和推广。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在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建设绿色智慧新城等部分,提及“智慧”一词不下十次。要求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城市,筑牢绿色智慧城市基础。如何将智慧思路和技术路线图贯穿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全过程中?唐河污水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一期工程项目就是构建“智慧雄安”“数字雄安”的一个样板。

BIM技术、CIM平台、区块链技术、三维倾斜摄影模型、大数据、风险管控、数字化管理......当这些术语和治污项目结合后,唐河污水库工程项目在管理方法上登上新台阶。

与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不同,此项目开发了唐河污水库项目大数据系统、手机APP监管系统,构建了唐河污水库三维倾斜摄影模型等,在每一辆运输车上安装GPS定位系统,详细记录运输车辆、运输人员信息,实行全过程监管。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管理通过BIM技术构建了现场施工内容,让管理人员一目了然。

“唐河污水库一期工程的治理经验值得推广,治理过程中的管理方式更应该推广。”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程钢认为,数字化、全透明、可监控、可追溯的管理模式在治理过程中尤为重要。“作为新区生态治理‘一号工程’,它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在雄安新区都具有示范意义。此项目是通过当地生态环境局的严格监管,再配合数字化监管系统,第三方项目监理和政府部门进行考核后完成的。”程钢认为,“唐河污水库项目在这个方面做得最到位,在生态环境治理方式中体现了‘雄安质量’和‘雄安模式’。”

谈起项目中具有创新的BIM技术时,参与了项目施工管理的永清环保公司原副总经理杜心有话说。“项目通过多角度、立体拍摄,运用BIM技术,对施工和管理全过程的把握和协调,我认为是很有意义的,也是项目治理的一大亮点。”杜心表示,唐河污水库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全方位、全链条的闭合式管理方法是能够推广的。“雄安将迎来大规模建设,其中的BIM技术我认为更适用于工程项目的设计和管理方面。”他对记者说到。

“施工项目中的风险管控是必不可少的。唐河污水库一期工程在实施前期、中期和后期都对风险控制采取行动和监管,采用智慧、创新的管理方法,掌握全过程。”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唐河污水库项目现场负责人杨伟表示,唐河污水库项目历时周期长,这样做从被动转为主动,可以防范风险和把握未来。

污染周期长,污染物多、成分复杂,存在疑似爆炸物等是唐河污水库一期工程项目治理的特殊所在。

“这个项目有它的特殊性。污水库里有疑似爆炸物,排爆工作在整个项目中较为特殊。”杨伟表示,“项目同时又具有普遍性,施工过程中的监管方式是创新的,也是可移植,可推广的。”

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探测挖掘出4000余枚疑似爆炸物,包括弹头、引信、尾翼、传爆管等。为确保施工安全,中国雄安集团强化施工管理,制订了《疑似爆炸物探测与挖掘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国内权威专家就方案内容进行咨询评审。同时,积极协调公安部门,指导施工单位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长期从事日遗化学武器挖掘清理)将挖掘出的疑似爆炸物当日交由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并在公安部门备案。

危废、固废运走只是完成了一半工作,重要的是这些废物如何变成资源,如何进行二次利用才是技术的关键所在。据了解,危废、固废可通过水泥窑焚烧,转化为水泥材料中的一种成分。

“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处理这些危废和固废是很好的选择。”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副总指挥邵亮告诉记者,排爆工作完成后,疑似危废、一般固废要进行分类,通过专有包装转至装有GPS定位系统的运输车上,最终运输至有资质的水泥厂,再通过密封设备运送至焚烧炉进行处置。邵亮表示,作为施工单位,要求每辆车在装载前和运输后都要过磅,确保每吨垃圾运输到位,不在新区过夜。

在治污过程中使得废物变资源,避免二次污染,是雄安新区环境治理“一号工程”实施过程践行的绿色理念,也是未来新区建设时可复制和参考的技术手段之一。

现在的唐河污水库,焕然一新。按照未来规划,这里将打造生态廊道和唐河郊野公园。昔日的垃圾污水库不见了,种类多样的花草盛开在这片区域内。

安新县老河头镇西涝淀村是离唐河污水库一期工程最近的村庄。傍晚,记者看到村民们纷纷来到这条“绿色长廊”,谈天说地,走路遛弯。

“自从这里变成我们村旁的花园后,大家的环保意识都增强了,之前乱扔垃圾的坏习惯也都慢慢改过来了。”50岁的刘争强笑着说到,现在村子里每天都有垃圾车来收垃圾,原来在家里不敢出门,现在有了好去处。

“未来,这里或会成为标志性的景观带。”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白洋淀项目组技术负责人王洪杰认为,唐河污水库所在区域具备生态景观的基底条件,“污水库的治理是新的起点和开始,接下来的生态修复工作和如何发挥这块区域的综合功能成为重点、亮点。

王洪杰设想,“人与自然如何协同共生是要考虑的问题。污水库所在区域周边有数十个村庄,未来会有一群人围绕这块区域生活,他们对生态环境是有需求的。”他认为,唐河污水库改造好之后,它的生态旅游价值是极大的,旅游村、美丽小镇都可以是未来周边发展的方向,他提到,“这就是从小生态到大生态,从唐河污水库的环境治理到雄安新区的环境治理,符合雄安新区生态建设的总体布局。”

如今,雄安新区正在加快推进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唐河污水库一期工程一阶段项目中的管理方式值得推广和复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市民们可以看到一处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景观带呈现在唐河污水库所在区域。在这背后,是雄安新区建设者运用“智慧雄安”管理体系,创造“雄安质量”,探索“雄安模式”所作出的努力。未来,新区的每一项工程都将会打造成样板工程、示范工程。熊 安

“智慧雄安”助力技术治理

危废变资源 监管有创新


编辑:俞垚伊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3: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