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商混市场烽烟四起 水泥、建工企业加快布局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徐洁 鞠丽 · 2013-05-20 09:21

  

  2009年,中国水泥网组织召开了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高峰论坛,从那时候起,中国水泥企业开始逐步布局,进入预拌混凝土行业,2012年,几大水泥企业开始发力,整合力度迅速加大,中国建材集团2012年混凝土产能达到3亿立方米,而该集团的水泥产能也仅3亿吨,可见其整合速度之快,其目标是到2015年底混凝土产能要达到5亿立方米。

  而就在水泥企业高调进入混凝土行业的同时,建工方面的企业也在开始重视混凝土的发展,近日,西部建设完成混凝土业务整合,以15.67元/股的价格发行1.51亿股,向中建股份、中建一局、中建二局、中建三局、中建四局、中建五局、中建六局及中建八局购买中建商混100%股权、天津新纪元100%股权及山东建泽55%股权。整合结束后西部建设成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在商品混凝土业务领域的上市平台和资本运作平台。当前该公司混凝土总产量达到2000万立方米,实现全国布局,成为国内混凝土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水泥企业VS建工企业

  “随着水泥企业和建工企业的进入,未来混凝土行业将会由两大产业主导:一部分是水泥企业、一部分是建工企业。一方面是水泥企业高调进入混凝土行业,一方面是建工企业很早前就开始做混凝土,现在开始重视混凝土业务,并且其有一定的施工和技术经验,也有可能继续向下游发展,做水泥制品。”在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会长会上,徐永模会长说,“所以现在建工企业的多元化、一体化发展和水泥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

  徐永模会长说,建工企业的施工和技术经验很强,并且是混凝土下游用户,因此发展混凝土会更有利,水泥企业做混凝土在高端市场比起建工企业还是有差距的,但是水泥企业又掌握了上游矿山水泥资源,也有其产业链的优势。所以未来混凝土市场应该会由这两大产业主导。华新水泥副总裁刘效锋认为,未来水泥企业也许会进入建筑施工市场。水泥企业进入混凝土行业,再从混凝土行业进入建筑行业,在国外是有先例的,像豪瑞、西麦斯等企业。但在国内,受制于产业政策,材料供应商想进入建筑领域,有一些障碍,但相信通过并购,未来这一模式也将会出现。

  难题:应收账款   解决:改变游戏规则

  应收账款一直是困扰混凝土企业的一大难题,大部分混凝土企业的应收账款每立方米混凝土140元以上,而应收账款状况比较好的企业,像华润、华新的混凝土每立方米也在90元左右,所有进入混凝土行业的企业都要面临应收账款的问题。甚至有的水泥企业收购搅拌站后也开始有了应收账款问题,自己的搅拌站欠自己水泥企业的帐款,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华润在香港有3个混凝土搅拌站,最早也是由做混凝土产业而后才发展水泥的,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华润水泥董事长周龙山说,华润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非常严格,有着非常严格的财务管理体系,制定标准的考核系数,根据方量、营业额、应收账款回款率等系数考核,因此把应收账款比率控制得比较小。

  对于解决应收账款问题,周龙山董事长提出要改变游戏规则,现在混凝土行业一直是先供货后收款。唐山冀东混凝土公司总经理王贵福也提出:肯德基、麦当劳买东西也都是先付钱后拿东西,为什么混凝土行业要先供货后收款呢?这样的游戏规则需要改变!究其原因,还是混凝土企业太小太弱,市场占有率不够大,如果市场占有率大了,就有市场话语权,便可以改变行业游戏规则。现在改变不了原因是竞争太激烈,行业太分散。如果能改变行业游戏规则,混凝土行业生存状况未来会越来越好,特别是大企业的生存状况会更好、更有话语权。[Page]

  要改变游戏规则,除了企业做大做强,还应该改变现在的无序竞争状况,混凝土行业的产能过剩,无序、低价竞争的状况比水泥行业更严重。有些混凝土搅拌站可以低于成本价供货,其产品质量根本无法保证,如此激烈的恶性竞争,最终将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由于混凝土运输半径本身就短,企业规模实力普遍小,周边区域市场饱和之后,就没有发展空间了。“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应该站在行业的角度,为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考虑,高度凝聚共识,一致对外,维持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扩大行业的可持续性。”华新水泥副总裁刘效锋说,“像高速公路隔离带现在使用钢铁,安全系数很低,我们就应该联合起来推动高速公路隔离带用混凝土来制作。”

  难题:多站管理  解决:标准化管理

  水泥企业大规模收购混凝土搅拌站后,多站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能对旗下多个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有效管理成了集团管理人员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很多混凝土集团都出现了问题:新搅拌站不能顺利达产、质量问题频出、应收款居高不下、收益偏低、管理失控、人才缺失。因此,混凝土企业高速良性扩张需要有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要有成熟的扩张战略和管理体系以及高素质人才队伍。

  华润水泥是水泥和混凝土产业协同发展垂直化做产业链,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公司产能超过3500万立方米,2012年产量达到1500万立方米。华润水泥发展混凝土的策略是只要水泥卖到的地方就一定要建混凝土搅拌站。关于华润对旗下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周龙山董事长说,华润采用标准的6+1管理模式,既混凝土业务分成5个部门:生产、销售、财务、实验室、人力资源、总经理,以及一本标准的管理手册。走到任何地方都是6个人带1本书,复制此标准化管理模式。

  中国建材集团整合混凝土搅拌站速度很快,但是整合时很多人员是不懂混凝土的,中国建材集团总经理姚燕说,中国建筑材料研究总院专门编制了一本商品混凝土科普知识以供集团整合混凝土搅拌站的领导参考,做商品混凝土比做水泥市场风险大,对技术要求高,需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持。中国建材集团整合后的搅拌站在管理上是平行的,管理方面仍然用搅拌站原有管理人员及员工来进行管理和生产。

  冀东是2009年进入混凝土行业的,经过4年的快度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计划今年年底产能达到5000万立方米,产量达到1000万立方米。”唐山冀东混凝土公司总经理王贵福说,“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要有一个整体的管控思路,靠水泥的管控模式管控混凝土是行不通的。冀东发展到今天,面临着4个转型:1、发展速度和健康发展的转型;2、做大到做强的转型,一味做大不如做强;3、继续向产业链延伸转型,控制更多资源;4、全面发展及重点发展转型,凡是冀东水泥所涉足的地方要建混凝土搅拌站。”

  难题:持续发展   解决:技术创新 绿色生产

  徐永模会长说,水泥企业做混凝土的生产技术水平在高端市场上比起建工企业还是有差距的,所以技术创新是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的必由之路,水泥、混凝土行业要向制造业发展,就要考虑混合材的均化问题,关键是要有均化混合工艺才可以。

  北京新奥混凝土集团是混凝土行业第一个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董事长韩先福非常重视技术研发工作,他目前正在组织研究技术上进行大胆创新,把材料工艺理想化,把胶凝材料高速度混合、均化,改进原材料均化技术,技术改进后,未来混凝土材料的成本便可以降低25%,该工艺要大幅度的提高计量的准确度,降低材料孔隙率,降下来后水泥用量可以节省50%,外加剂用量也将会节省,这样的改进的工艺将会是革命性的。韩先福董事长认为:水泥企业做混凝土一定要知道自己有哪些优势,要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没有明显优势的时候扩张就是极大的风险,有些水泥企业和建工企业扩张时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因此,企业扩张时必须注重工艺、材料技术、设备的更新,这样才能有竞争优势。

  大型混凝土集团目前都非常重视混凝土的绿色生产,各地混凝土协会也在大力推广绿色混凝土搅拌站的建设,混凝土生产已经从现场搅拌到工厂化、厂房化发展,噪音、粉尘、质量控制、自动化生产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肇嘉认为,混凝土企业不仅是要注重生产工艺和生产现场的绿色化,还需要考虑废弃物再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问题。[Page]

  难题:垄断   解决:全产业链延伸 集团化发展

  水泥企业高调扩张,迅速收购混凝土搅拌站,统一价格,难免有垄断之嫌,地方协会为了管理当地混凝土市场混乱状况,为了保证当地混凝土质量,对混凝土价格进行指导控制,也容易引起垄断之说。大企业的进入对混凝土市场的秩序和混凝土的质量及技术的提升是非常利好的,但是如何能避免垄断?

  中国水泥网、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CEO邵俊表示,水泥企业应该全产业链延伸,向上发展砂石,向下发展混凝土,更要向水泥制品行业延伸,上下游打通后,就能伸缩自如,也就不怕反垄断的问题了。

  山东电力管道工程公司董事长臧国松认为,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企业还是应该做强做大,联合起来,把产业链拉伸,做大营销平台,就能规避一些诸如反垄断的问题。山东电力在前年年底集团内部重组后,现归属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组后集团实力雄厚,适应市场的能力很强,业务分布在国内国际多个国家。并且很注重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以集团名义和各省市政府签了很多战略合作协议,从概念上就开始合作,注重做BOT、EPC、BT等大型项目,这样就不存在反垄断问题了。

  水泥是个单一的产品,但是水泥制品却是多种类型的:硅酸钙板、管道、预制构件、管片、装饰混凝土等等,用途很广泛,市场潜力非常大,水泥企业产业链延伸时也可以发展水泥制品,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中国水利水电近几年政策利好,管道行业发展迅速,新疆国统、宁夏青龙、龙泉管道、巨龙管业等一批管道企业纷纷上市,未来管道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但是竞争也比较激烈,小企业较多,也将面临兼并重组的道路。

  住宅产业化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混凝土预制构件随之受到关注,北京榆构有限公司联合吉林亚泰成立了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和万科集团联合成立了“榆构-万科住宅产业化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榆构公司总经理王玉雷说:住宅产业化制品是一个发展方向,也将会是个朝阳的产业,随着各地政策的推进,未来建筑的预制率将会大幅提升。

  纤维水泥制品、硅酸钙板、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等水泥制品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品用途非常广泛。武汉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元君说,武汉院的纤维水泥板装备技术已经位列国际纤维水泥板装备前三甲之一。江苏爱富希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纤维水泥增强硅酸钙板与纤维水泥加压板及其系列延伸产品,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公司总经理史林忠说:硅酸钙板相关产品的应用范围很广,公司在不断开发这个产品的用途。近几年开发了高架地板(静电地板),以前用在电脑机房,现在很多办公大楼都开始用。该产品主要是出口韩国、日本,2012年,韩国的世宗市政府大楼以及三星公司的一个研发部大楼十几万平方米都用的该产品,近期已经与LG公司签约,正在洽谈中的还有日本清水公司,未来国内市场也将会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不论是水泥企业还是建工企业,在快速扩张发展混凝土的同时,都需要有完善的战略和成熟的管理体系来应对,并且从长远考虑,做大的同时也需要做强,全产业链发展将会是大趋势,混凝土、水泥制品行业近几年的快速崛起,也正是印证了这一点。(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编辑:鞠丽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7: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