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2007:重组成为关键词
水泥行业进入2007年后延续2006年的复苏态势,继续保持量价齐升的格局。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全年水泥产量达到14亿吨,较2006年同期增长14%。其中,1月至11月水泥行业利润总额高达206亿元,较2006年全年行业利润总额150亿元增长56亿元,同比上涨65%。
总体来看,2007年水泥行业发展形势总体向好:固定资产投资推动市场需求旺盛,整合步伐加快,价格呈现持续上涨态势。2007年中,整合并购、结构调整成为中国水泥行业最为引人关注的事件。甚至有曾有业内人士将2007年称之为“中国水泥行业的并购之年”。据统计,在国家重点支持的60家大企业中,不论是国企、外资、民企均以参股、收购等方式加入到重组整合的潮流之中,使我国水泥企业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前十强生产集中度由2002年的9%,提高到23%,市场开始规范,资源配置得到了优化。
可以说,2007年水泥行业开创了新的业绩,取得重大进展。中国水泥网总顾问王燕谋认为水泥行业在2007年在六方面有最突出的表现,分别是:水泥总产量中新型干法产量过半、中国中材集团Sinoma成为水泥厂工程建设的国际知名品牌、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技措迅速普及、新一轮的水泥企业重组、水泥西江发展战略基本实施、企业融得巨额股本资金。本文选取南方水泥成功组建、水泥企业与外资融资和取消水泥出口退税三方面内容作为重点来探讨,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希望借此对2007年的水泥行业做一个回顾。
一、中国建材集团组建南方水泥 开启中国建材整合并购大幕
2007年9月26日,中国建材集团(以下简称中国建材)联合浙江尖峰集团、虎山集团、浙江水泥有限公司、江西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等企业正式组建南方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水泥)。一场涉及上海、浙江、湖南、江西、福建四省一市和3000万吨水泥产能归属的企业大联合、大并购、大重组终于大功告成。
在见识到重组成功、辉煌的同时,更不容忽视的是南方水泥在正式组建前中国建材所做的筹备工作。据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曹江林透露,组建南方水泥的构想始于2004年11月。而正式实施计划是在2007年的3月。
2007年年初,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中国建材董事局主席宋志平与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等一行,深入东南经济区“五省一市”实地调研,与当地的政府及企业就联合重组进行协商与交流,南方水泥进入全面酝酿与筹划中。
2007年3月,中国建材与浙江水泥、虎山集团、尖峰集团、江西水泥达成合作意向,通过联合重组的方式组建南方水泥有限公司。5月,中国建材集团与光宇集团签署协议,收购浙江水泥100%股权。7月,中国建材与虎山集团等14家企业签署股权收购协议,与此同时,中国建材与江西水泥签署合作协议,合资组建江西南方水泥有限公司。8月,中国建材在北京举行1.5亿股H股增发成功答谢酒会及南方水泥设立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中国建材向媒体和业界正式宣布,设立南方水泥有限公司。8月,中国建材集团与湖南国资委签署合作协议,由南方水泥与湖南省国资委共同出资组建湖南南方水泥有限公司。9月,湖南南方水泥正式成立。
在南方水泥于上海正式成立的当日,中国建材已完成涉及上海、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福建“五省一市”和3000万吨水泥产能的联合重组。首期注册资本为35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建材出资26.25亿元,占注册资本的75%的股权;浙江邦达、江西水泥、湖南国资委、尖峰集团、北京华辰分别占注册资本的12.5%、4%、3%、3%和2.5%。截止2007年12月底,南方水泥旗下的水泥产能已达5400万吨。
那么为何中国建材会选择在华东地区开展联合重组呢?一是中国建材在福建水泥、江西水泥上拥有股份,有产权关系;二是华东地区经济发达,水泥有刚性需求;三是该区域没有大的领军企业。
事实上,中国建材当时能在浙江市场势如破竹,也与其市场环境有很大关系。与其他省份不同,由于新兴干法水泥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浙江水泥行业企业数量多,但平均规模不大,缺少龙头企业,导致产能过剩严重,恶性竞争不断,价格持续低迷,最终全行业亏损。2006年春节和2007年5月份,浙江省内水泥企业二度停产。当中国建材4月份到达浙江时,对部分中小水泥企业来说,可以说是福音。而中国建材采用的和谐并购方式对被并购的企业来说较容易接受,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实现了市场条件下的多赢。
南方水泥的组建,开启了中国建材整合市场的大幕。在这之前,中国建材旗下的中联水泥虽然也陆续进行了一些并购项目,但很多是出于国有企业的改制、划拨等,并不是真正从市场战略角度出发进行主动并购。2006年,中国建材收购徐州海螺万吨线项目,成为了行业内第一次大企业间的市场布局调整。而南方水泥的并购,标志着中国建材开始在区域市场内开展大规模、成批量的并购重组,通过追求市场份额来实现利润回报。南方水泥组建后,其与中联水泥两者的水泥产达到5000多万吨,直逼行业龙头企业海螺水泥的6000多万吨。而且,中联水泥与南方水泥的市场没有重叠,中国建材形成了中联水泥和南方水泥两轮驱动的格局。
2006年4月,为解决我国水泥工业总量过剩、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大企业集团发展,加快提高产业集中度。”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鼓励有实力的大型水泥企业采取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提高生产集中度,优化资源配置。作为中央企业,中国建材此次大规模的联合重组,可以说是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和影响力,积极响应了国家产业政策与国资委战略方针。
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在总结南方水泥的成功之道时说,在体制上,南方水泥不是迫使原企业股东退出,而是让其加盟,大家以资本为纽带结成全新的利益共同体;在价格上,中国建材充分考虑原股东利益,给了一定的溢价,让股东感到这么多年付出心血辛苦建厂没有白建;在管理上,联合重组后继续充分发挥原有企业管理团队和员工团队的作用,让大家感觉很融洽。“中国建材做的是一件开创先河的事情,没有范例可循,之前没有哪个行业、哪家央企联合重组了上百家不同体制的企业。”雷前治说。
[Page]二、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水泥行业重组中的外资身影
2007年,水泥行业快速发展,而究其关键因素在于有效的行业重组。这一时期,为加快行业重组的步伐,国家重点支持了60家大型水泥企业,其中海螺等12家为全国性重点企业,内蒙古乌兰水泥集团等48家为区域性重点企业。鼓励这些大型水泥企业兼并、重组、联合,迅速提高生产集中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水泥行业结构调整。以海螺为首的大型水泥集团快速成长,对新型干法水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发展,加快了组织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初步形成按区域为市场划分的布局。而在上一节文章中介绍的,2007年中国建材集团组建南方水泥,即是水泥建材行业重组中的重要一环。
而在水泥行业资源大力整合重组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最为迫切的摆在水泥企业面前的问题就是并购重组中资金不足的问题。这一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企业集团同时参与到较大规模并购重组的步伐。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在保证自身平稳发展的同时,水泥企业可以有更多的资金用来继续并购重组,实现企业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呢?2007年,中国天瑞集团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瑞水泥)与美国KKR和IFC重组、浙江民营企业红狮控股集团(以下简称浙江红狮)与美国高盛重组这2起典型的案例给出了我们一种新的可能,即加大引进和吸收外资力度,通过资产重组,吸收国际水泥行业巨头甚至跨国公司资金,以依靠充足的资金在国内水泥行业整合重组中占据主动。
2007年3月30日,KKR、IFC投资河南天瑞水泥公司2.9亿美元。9月17日,国际私募资本巨头KKR宣布投资平顶山天瑞水泥有限公司,入股资金加上外资银行的长期贷款共4.5亿美元。据悉,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民营企业引入的最大一笔融资,也是KKR在中国的第一单直接投资业务。
同年8月30日,浙江红狮与高盛在经过2年的接触和洽谈后,正式就合资事宜签约。2008年10月,双方的合资项目获得了商务部批复终于成行。最终定案:高盛上调之前在合作过程中谈及的入股价格,最终以1.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8.16亿元)入股公司25%股份。而在正式批复之前,有传高盛入股价格是8000万美元、25%股份,而最终双方敲定到了1.2亿美元,协议价格足足高出原先的50%。
当然这2起案例,并不是国内水泥市场的第一个外资“尝鲜者”。资料显示,早在2006年,德国海德堡公司就与辽宁工源水泥集团签订过初步协议,收购后者80%股权,但后来因山水水泥插入而未能如愿;爱尔兰建材巨头CRH公司也与黑龙江小岭水泥厂、亚泰集团达成收购协议。随后的2008年1月,瑞士豪瑞向华新水泥增资,占股39.88%,成为华新水泥第一大股东。四川双马水泥也被全球水泥行业巨头掌门--拉法基收编麾下。
之所以将2007年的两件外资案例作为典型案例提及,是因为相比之下,这一时期,国内大型水泥生产企业已相对稳定,发展也更加成熟,面对国内的资源整合,企业也在不断的开拓思路,寻找强有力的外部帮手,依靠外资,来提升实力,这也成为水泥行业当下阶段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国内水泥企业利用外资上,主要是利用国际金融资本。这样,水泥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利用外资过程中,企业丧失管理权和市场主导权的风险跟利用国际实体资本相比,国际金融资本对于丧失管理权和市场主导权的风险,要小得多,还可带领企业到国际基本市场上进行融资,同时加速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另外,在资本退出时,中外双方都可获得同等的利益。
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王燕谋也曾说到,中国水泥企业在利用外资进行重组的过程中,应首选国际金融资本。利用外资由新建项目向资产重组的转变,是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发育的必然结果,是企业资本经营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方面。这标志着水泥企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已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外资选择在这一时期,大规模通过投融资与并购进入中国水泥市场。一是因为中国水泥需求长期看好,而且中国水泥行业竞争集中度低、需要结构调整;二是国内在这一时期,中国水泥工业的投入融资与并购,尤其是并购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水泥市场的竞争格局。结合这一时期全球水泥行业投融资与并购现状及趋势,外资大量进入国内水泥行业,与大型水泥生产企业强强联合,抢占水泥市场也直接促成了国内水泥企业与国外水泥企业的投融资和重组。
细看外资进入国内水泥行业给企业带来的优势,主要有成本优势和资金优势。成本上来看,外资基本都是大集团,其在发展沉淀的运用成本优势,可以帮助企业获得高于产业平均水平的收益。资金上,集团化的管理和盈利模式,给企业在发展上提供了强大的资金后援。
凭借外资的强大后援,天瑞水泥发展迅速。截止目前天瑞水泥现共拥有18条熟料生产线,42条水泥生产线,年熟料产能在3000万吨左右,水泥产能5000万吨左右公司。而天瑞水泥在这5年的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可以说是给当初的投资交上了一份很好的成绩单:2007年10月29日,天瑞水泥投资建设的2ⅹ12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奠基。这是目前世界上单条生产能力最大的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同时也是国内继海螺之后第二家自行建设万吨线的水泥企业。2009年11月,被工信部确定为中部水泥行业五大重组龙头企业之一。2011年12月,成功在香港上市。2012年,天瑞集团荣列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第494名,首次挺进中国企业500强。
而红狮集团在融资重组后,获得更强劲的发展动力,不断做强水泥主业。红狮虽然虽然规模不是最大,但是竞争力却是全国最强--在浙江建德县(新安江市),其精细管理是出了名的,成本很低。水泥厂建设速度全国最快。据中国水泥网数据,2011年,红狮集团的熟料产能2759万吨,排名全国第十位。
[Page]三、取消水泥出口退税 华东市场影响最大
2007年6月1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宣布自2007年7月1日起取消水泥及部分高耗能产品出口退税。部分高耗能产品包括非合金铝制条杆、活性炭、染料和皮革制品。财政部表示,此次调整旨在进一步控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
该政策一出,引起水泥行业专家和领导、水泥企业的广泛关注。与电子、机械、纺织等其他行业相比,水泥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资源、能源相对较多。王燕谋认为,为了节能减排,减少污染,国家在外汇储比较充足的情况下,不鼓励出口水泥,是有道理的。
那么取消水泥出口退税对水泥行业有着怎样的影响呢?王燕谋认为,取消出口退税是会对部分地区、部分水泥企业有一定影响,但对整个水泥行业影响不大。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孔祥忠也表示,2005年~2006年,中国水泥出口量的增高是由于国际水泥市场的强劲需求,并不是因为国家对水泥工业实施了出口退税政策。所以,该项政策的取消,长期来看,对水泥行业的影响不大,而且并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相关资料显示,2005年、2006年,受到国际市场(尤其是美国、中东和西班牙市场)的需求缺口大和国内局部市场产能过剩、一些大企业为避免在国内市场恶性竞争两方面因素影响,出口量大增,这两年我国的水泥出口量均超过3000万吨,2006年我国出口水泥和熟料总共3613万吨。但即便是这样,出口量也仅仅占总产量的3%,约占新型干法产量的5%。从这个角度讲,国家取消水泥出口退税,对水泥行业整体影响不会很大。
那么该政策对于哪些区域的水泥企业有着怎样的影响呢?2006年,华东地区水泥熟料出口量分别为1496.08和1495.52万吨,占全国的总出口量的78.62%和89.43%,两者合计2991.60万吨。可以说,取消出口退税政策,受影响最大的地区是华东地区。
具体来看,华东地区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和上海市。这些城市多靠近海或者河,水上运输十分便利、且运输成本相对低廉,这为其出口提供了直接条件。而处于华东地区的水泥出口的大企业集团主要有海螺、山水、华新、冀东等;外资企业包括日本太平洋、三菱、韩国大宇、台湾嘉新等。对范围内的水泥企业而言,取消出口退税,直接损害了其的利益,尤其是对于生产成本和出口销售成本较高的水泥企业,取消退税政策可能会使利润空间极度降低。
相比较而言,海螺受出口退税取消影响最大。2006年海螺出口水泥和熟料1396万吨,占公司当年总销量的近19%。而冀东水泥和华新水泥的出口量只有100万吨左右,仅占公司销量的7%。王燕谋认为,虽然海螺此次受影响最大,但是由于海螺水泥生产成本和出口销售成本都比较低,取消出口退税后,出口水泥仍有一定利润空间。特别是海螺水泥正在全面实施“余热发电”技术措施,可以将取消退税造成的经济损失都返回来。他预计,在取消水泥出口退税政策出台后,仍会有许多水泥企业在继续组织适量出口。
事实上,早在该政策出台之前,水泥行业和水泥企业在出口退税问题上已经都有所心理准备。2005年3月在中国水泥出口高层论坛会议上,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指出,国家不鼓励水泥出口,企业不要对水泥出口有过大的期望和过高的要求,甚至投资建设港口装运设施。2006年9月15日,“财税[2006]139号”文正式实施,将水泥出口退税由13%调低到11%,当年水泥及熟料出口就已经出现回落。再加上,由于国际市场的需求减缓,2007年1~4月份,水泥出口出现负增长,累计出口下降20.7%。这种种迹象,都给水泥企业提前作了提示。
在该政策具体实施后,江苏、山东、安徽等省水泥出口量都有所下降。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实施取消退税政策后,此举势必会加快水泥企业结构调整。水泥企业为维持更高的利润空间,势必苦下功夫,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随着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水泥企业市场控制力大幅增强。最终,全国各区域行业集中度也会随之提升。
编辑:纪海波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