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先行 多路径兑现节能减排目标
刚刚经历过“拉闸限电”考验后,人们对“指标”问题仍心有余悸,对节能减排的议题格外敏感,人大代表们也不例外。
有人感慨:“十一五”的作业勉强完成,“十二五”大考接踵而来。有人自信:“兵来将挡,与工程减排相比,管理减排、结构减排将成为行之有效的路径。”
总之,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节能减排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十二五”对节能减排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且增加了环境保护的约束性指标。
为了不再“赶指标”式地被动交作业,人大代表们建议将工作做在“前头”,标准先行,完善机制,以科学、适用、有效的方法稳步推进节能减排。
以“标准化”推动节能减排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张兆安建议:以标准化来规范节能减排、促进节能减排,并将其作为当前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节能减排的成果必须通过标准化来实现社会共享。张兆安表示,应借助节能减排标准化的过程,使节能减排的目标、指标通过标准中的限量加以控制,节能减排的技术成果通过标准加以固化、推广应用,节能减排的各种措施、方法通过标准加以规范,以此实现节能减排成果的社会共享。
而且,标准化的过程本身就是推动节能减排理念的落实。张兆安告诉记者,有效开展节能减排标准化工作,就是一个将节能减排的理念演绎及去伪存真、正本清源的过程,也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标准体系任重道远。”张兆安表示,以“标准化”来规范和推进节能减排,应该成为强化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标准化是推动节能减排深入进行的基础与目标。“当然,在国家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节能减排标准体系的外部环境下,依靠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减排,同样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张兆安建议,要同时发挥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作用,使广大实践节能减排理念的企业参与制订相关技术标准,借助技术标准的推广增强企业参与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
以先进装备支撑节能减排
去年底,为了全力推进节能降耗指标如期完成,一些省份对工业企业采取限电、停产等措施,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居民的正常生活。究其原因,主要是节能减排措施落实不到位、“一刀切”式的考核指标制定不科学的集中体现。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提出了“科学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建议”。
宗庆后建议:要根据各行业企业的产值情况确定合理的节能减排考核指标,取消“一刀切”的降耗考核指标;要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节能减排设备采购和改造的支持力度,提高环保效率;要严格把控环保收费方式及收费标准,加强对环保费用收支的审计。
目前,我国的节能减排产品的全面推广和应用仍然困难重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节能减排设施采购成本高,有的甚至环保部门指定必须采购的设备价格更高,其中亦产生了一些腐败现象,采购企业不得不估量投资成本和运行效益。另一方面,节能减排设备对配套设施要求较严格,企业不注重对配套设备的改进,致使节能减排的效果大打折扣。
宗庆后表示,国家要力图营造鼓励企业积极从事节能减排工作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对于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这些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鼓励其主动地、积极地通过采购或改造,使用更为环保、更为经济的设备及配套设施,以提高节能减排的效率。
目前,还存在一种现象,在一些地方,环保部门成了中小企业的负担来源。为了切实缓解企业的压力。宗庆后建议,一方面要严格把控环保收费方式、明细收费项目和标准,减少不明的和不必要的收费项目;另一方面审计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强对环保部门及下属监测单位的环保费用收费和资金使用去向的核查和审计,并向老百姓公布,给予有效监督,以避免出现违规收取、以费养人的情况。同时,应该将收取的环保费用于改造环保设备上来,并按照“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确保资金真正用到实处。
以科技进步引领节能减排
针对为了实现“数据”目标而进行的拉闸限电,来自浙江团的人大代表姚献平同样表示反对。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化工研究院院长姚献平表示,“节能减排不能靠数据,应该靠科技。”
目前,我国许多工矿企业通过技术改造,采用节能新技术与装备,以科技为支撑,取得了明显成效。例如,在耗能大户的橡胶行业,杭州中策橡胶通过采用电机变频等技术,能耗仅为同行业的50%。
在新能源领域,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节约物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环境得到了更好的诠释。
姚献平表示,众多事实证明,科技对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潜力巨大。
他建议,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扶持新能源、低碳技术与装备的研发、推广、应用。例如,可以制订关于节能减排的科技支撑计划。同时,政府与行业协会要及时制订和更新节能减排新技术与装备的行业标准,用法制手段规范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现有科技工作者的中坚作用,从制度上和经费上保障科技人员研发和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的权利。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wwb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