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明麟:建筑节能与建筑安全必须同时兼顾

中国建材报 韩凤凤 张绍武 · 2011-03-05 00:00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踏着春天的节拍,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如约而至。今年是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蒋明麟第十四次参加全国两会。从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到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每年两会上,他都会本着“言实情、讲真话、献良策”的原则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从天津水泥设计研究院院长,到原国家建材局副局长,再到国务院参事,虽然工作面越来越宽,涉及领域越来越广,但如何促进建材工业健康发展始终是他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每年议案、提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会召开前夕,记者在国务院参事室就建材工业的发展及今年两会的提案等问题采访了蒋明麟。

  水泥行业仍然大有作为

  蒋明麟在建材行业工作近40年,对建材行业特别是水泥行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他对水泥行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水泥行业在处置和利用工业和生活废弃物方面拥有独特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水泥处置废弃物将成为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2年,他就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提出过利用水泥回转窑处置工业废弃物的建议,并连续多年把这个建议带上两会。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在他坚持不懈的呼吁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水泥窑废弃物处置设备已经在新北水水泥有限公司、广州市越堡水泥有限公司、安徽海螺集团等企业安家落户,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树立了榜样。他相信,今后,在政府和行业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水泥企业的利废之路会越走越宽。

  蒋明麟说,在“十一五”期间,水泥产业不但满足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在产业自身发展中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水泥产业产能产量继续快速大幅提高;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水泥产业布局得到改善;生产集中度提高,大企业集团发展迅速;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实效等。

  他认为,未来5年我国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水泥产业作为重要的原材料产业,应当以调整优化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为主线,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为重点,以自主创新科技进步为动力,积极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全面提升水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把水泥产业建设成现代原材料加工和制品业。

  一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十二五”期间,水泥的需求量仍然会增加。水泥行业应当在控制产能总量的前提下,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充分发挥现有产能的利用率。在水泥产品结构上,水泥行业要努力提高产品的实物质量,延长建筑物、构筑物的使用寿命;通过与建设业的合作,切实提高我国建筑物、构筑物建设用混凝土标号,增加高标号水泥的用量,从而减少水泥产品用量和石灰石资源的消耗;要注重特种水泥的开发研究,增加特种水泥的品种和应用;努力探索开发研制非钙硅系列的新型胶凝材料,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方面特殊要求。在企业结构上,水泥行业要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通过市场竞争显示大企业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提高水泥产业的生产集中度,力争到2015年年末,产能位列前10位的企业水泥产量达到总量的35%以上。

  二是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水泥行业要进一步降低水泥产品综合能耗,进一步开展余热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大力推广水泥窑处置和利用工业废弃物及生活垃圾作为替代燃料技术,同时,着眼未来愈加严格的环保要求和排放标准,开展相应的研究开发工作,加强对水泥窑废气中氮氧化物成分的控制,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三是延长水泥产业链,扩大发展空间。随着水泥预制构件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广泛采用,水泥制品的应用空间越来越广,水泥产业应当逐步由半成品生产向制成品产业扩充,逐步形成从矿山开采到水泥生产,再到混凝土制备和水泥制品的较为完整的生产链,真正实现建筑材料产业与建筑业的充分融合。同时,水泥行业还要积极拓展产业的研究、设计、装备制造、施工安装、物流运输等业务,围绕水泥主产业链,根据需求扩展更广阔市场。

  四是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水泥行业必须把如何进行自主创新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切实在一些薄弱环节上加以改进,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未来10年,水泥产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强大动力,着力培养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创新型人材营造“创新生态环境”;要在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工具方面有所突破,要在产、学、研合作的机制、体制上有所改进,为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做出贡献。

  建材行业要形成国际化竞争优势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开始复苏,而我国是经济率先复苏的国家之一。现在可以说是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最好时机。”蒋明麟说,这也是“十二五”期间水泥企业应该努力的目标。今后建材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将成为他调研的一个主要项目。

  蒋明麟说,虽然我国不少建材企业已经走出国门,在水泥产品出口、劳务服务和工程承包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跨国企业。这是因为建材行业大企业集团的资本组成、经营收入、人力资源、管理团队、技术来源等方面还没有真正形成国际化。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时候,建材企业应当从战略高度调整发展思路,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的原则,有序到境外投资合作。

  他分析认为,我国建材企业“走出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仅靠企业单打独斗必然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企业要想顺利“走出去”,需要政府在税收、资金、标准制定、共性问题研究、信息沟通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企业要想“走出去”、“进得去”、“站得住”,还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企业要充分利用我国外汇储备充裕的优势,在金融机构的支持下,发挥我国水泥技术装备先进实用、性能优越、价格合理等优势,采取独资、合资、参股、收购等方式,积极参与国际水泥产业的竞争。为推进水泥产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企业要加快适应“走出去”战略所需的复合型人材的培养,做好海外投资环境研究,强化投资项目的科学评估,加强项目管理,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实现“本土化”,实现投资方和企业所在地的互利双赢。

  建筑节能必须与建筑安全同时兼顾

  近来,一起起建筑物特大火灾,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这个被群众广为关注的建筑安全问题成为蒋明麟今年递交的提案之一。
  “通过灾难事故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除了监督管理方面的原因外,在建筑外墙使用了不当的易燃保温材料是这些建筑物发生火灾的共同起因。因此,加快推广使用不燃型外墙保温材料是建筑既节能又安全的正确选择。”蒋明麟说。

  蒋明麟介绍说,以聚苯乙烯薄膜泡沫塑料和聚氨酯硬泡沫为主的有机高分子保温材料,隔热性能、力学性能、施工性能较优越,但若不进行阻燃处理,属于可燃材料,节能,但不安全;以岩棉、玻璃棉、珍珠岩、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等为主的无机类保温材料,属于不燃材料,安全性能较好,但其性能若不加以改进,节能效果不如有机高分子保温材料。所以,外墙保温材料应用,应该同时兼顾建筑节能与建筑安全。

  根据我国当前有关法规和外墙保温材料产品的研发使用情况,参照国际有关实例,为了更好地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发展,蒋明麟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法规建设,并严格执法。公安部门和住房建设主管部门要根据实践经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我国建筑物外墙保温和装饰工程的安全性、实效性和耐久性,使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安全健康发展。各省、区、市也应在国家统一法规原则指导下,制定和出台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实施细则或相应的法规或条例,在建筑上大力推广应用不燃型外墙保温材料。

  二是进一步加强有关产品的标准规范制定和修订工作。国家工业管理、住房建设管理和标准化管理部门要根据节能和防火安全要求,制定更加严格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产品标准。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建立完善从材料到工程的成套标准。

  三是国家科技主管和工业主管部门要从项目立项、科研经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不燃型外墙保温材料生产关键工艺技术和关键设备的科技开发力度,提高不燃型外墙保温材料产品的工业化、规模化水平,提高其综合性能指标,促进其在建筑物外墙保温节能中的广泛应用。

  四是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政府质量监管和市场监管部门要从生产源头和市场流通环节加大对不燃型外墙保温材料的质量监管,并对不燃型保温材料的生产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

  五是调整企业结构,支持发展大型企业。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和联合重组的低成本扩张或国际化合作等途径,扩大企业规模,走专业化发展之路,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wwb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7: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