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水泥行业发展走势回顾、展望及对策建议

2024/07/23 16:45 来源: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 肖家祥、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首席分析师 郑建辉 留言

过去二十年,中国水泥行业的需求变化经历三个发展阶段:高速发展期(2004-2012年)、高位平台期(2013-2021年)、需求下行期(2022年至今)。......

一、水泥行业过去二十年的经验:政策和企业行为决定行业效益

过去二十年,中国水泥行业的需求变化经历三个发展阶段:高速发展期(2004-2012年)、高位平台期(2013-2021年)、需求下行期(2022年至今)。

图1:近二十年中国水泥行业市场走势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在此期间,中国水泥行业累计实现利润1.51万亿元,年均利润总额约为753亿元。其中,高速发展期创造的利润总额为3842亿元,年均利润在427亿元左右;高位平台期合计创造利润1.02万亿元,年均利润达到1134亿元;2022-2023年需求下行,利润总额仅有1006亿元,年均利润降至503亿元左右,2024年上半年全行业出现亏损。从行业利润数据与需求增长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过去二十年行业效益高峰出现在需求高位平台期,而不是需求快速增长的阶段。

2013-2021年,中国水泥消费量大体在23-24亿吨/年上下,行业需求稳定在高位水平。与此同时,水泥行业TOP10产能集中度由51%逐步上升至55%左右,相较于高速发展期,集中度的提升幅度相对较小。

然而,水泥行业效益的低谷和高峰却同时出现在高位平台期,利润总额与利润率的变化幅度较为明显。2016年开始,水泥行业利润摆脱低谷,逐步回升。2018-2021年,水泥行业单年利润总额均保持在1500亿元以上,最高峰达到1867亿元,销售利润率在15%-18%之间,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水泥行业利润峰值出现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错峰生产政策出台并得到有效实施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行错峰生产。同年10月,工信部和环保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错峰生产的通知》,对水泥行业错峰生产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由于错峰生产政策的有效实施,较为有效地解决了生产过剩的问题,为行业效益的大幅增长奠定了基础。

2、行业整合背景下的行业自律

2016年以来,中国水泥行业经历“两材”合并、金隅冀东重组以及华新整合拉法基中国等重要并购事件和海螺、红狮、华润规模实力的提升,大幅提升了头部企业的影响力。在大企业的引领和行业协会强力组织之下,行业格局由竞争走向竞合,行业自律的理念逐步得到传播和认同。

水泥行业过去二十年的经验说明,尽管行业效益与市场需求有关,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行业政策以及企业的经营发展理念和行为。

二、当前水泥行业面临的形势和主要挑战

国内水泥需求继续下滑,产能过剩压力进一步加剧。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持续下降,国内水泥需求加速下滑,产能过剩压力进一步加剧。从需求来看,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销售景气度偏低,土地成交和新开工延续负增长趋势,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与此同时,受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偏慢以及地方债务风险管控等因素影响,基建项目开工率不及预期,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偏弱。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1-6月全国水泥产量为85047万吨,同比减少10.0%。按照现有数据推算,2024年全国水泥产量预计将降至19亿吨以下,同比降幅达到7%以上。

图2:2013-2024年全国水泥产量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与此同时,要素成本呈现持续上升趋势。2024年上半年,全国水泥煤价差指数的平均值为96.5点,同比下降20.1%。尽管煤炭价格的绝对值相较于去年同期出现回落,但降幅明显小于水泥价格,企业实际成本压力不降反升。另外,《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23)于2024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水泥新国标实施后生产成本增加了10-30元/吨左右,给企业带来了一定压力。同时,超低排放与节能减排标准提高,也提升了水泥企业的生产成本。

图3:2013-2024年上半年水泥行业供需、成本及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市场信心不足,行业生态恶化,企业竞争加剧,效益持续大幅下滑,2024年上半年全行业亏损。

价格方面,2024年上半年全国水泥均价为332.9元/吨,同比降幅达到18.4%,全国水泥均价进一步大幅下滑。具体而言,年初至4月份,由于市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水泥行业竞争白热化,成交重心持续下行。5月份开始,部分区域加大错峰力度,行业自律意识增强,协同推进提价复价,水泥价格触底回升。截至6月底,全国水泥价格均价已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图4:2023-2024年全国水泥均价走势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2024年上半年,水泥行业区域分化加剧。其中,东北地区在错峰执行以及行业自律方面表现较好,库存压力得到缓解,截至6月底,水泥价格指数较年初上涨34.6%;西南和华北地区于5月份开始推涨价格,6月末水泥价格指数较年初分别上涨11.9%和6.1%;中南和华东地区市场竞争相对激烈,提价复价的难度较大,水泥价格普遍低于国内其他区域。另外,西北地区水泥价格走势相对平稳。

图5:2024年上半年全国六大区域水泥价格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效益方面,一季度全行业亏损,二季度有所改善,但上半年预计全行业仍处于亏损状态,全年稳增长压力较大。数据显示,2024年1-5月水泥行业亏损约34亿元,企业亏损面超过55%。全年是否能够实现效益增长,取决于能够巩固5月下旬以来行业自律的成果。

图6:2015-2024年水泥行业价格及利润走势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中长期来看,水泥需求将延续下降趋势,2030年全年需求总量预计将降至15亿吨左右,产能过剩严重。水泥行业转型升级任务重,如何实现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等问题将成为行业未来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对策和建议

(一)坚定信心: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信心比黄金重要。水泥行业有基础、有经验并且有能力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攻坚克难:打好稳增长、去产能、转型升级三大攻坚战,努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全力以赴稳增长:强化协会的组织协调和大企业引领,坚持和优化错峰生产政策,加强行业生态建设,全力以赴稳增长。

(1)坚持和完善错峰生产,减产量、控库存。

(2)全面加强行业生态建设(注:正确处理好份额与价格、短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企业与行业四个关系),强化行业自律,反不正当竞争,稳市场、稳价格。

(3)全面深化企业市场化改革,苦练内功,降本增效。

(4)发挥大企业引领作用,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

(5)发挥媒体的正面宣传引导和监督作用,营造健康的舆论氛围。

(6)当前应重点抓好:强化大企业引领和行业自律;错峰稳市,稳价复价;抓好6-8月淡季错峰生产工作,稳定价格,控制库存;做好下半年扭亏增盈的各项准备,力增全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0%以上。

短期内,水泥行业必须统一目标,坚定执行错峰生产,建议建立由政府、行业协会以及大型企业共同协作的错峰生产工作机制。

2、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改革:坚持政策和市场双向发力,坚决控制新增,淘汰落后,提高行业集中度,深化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完善产能置换政策,强化能耗双控、污染物排放双控政策,严防技改扩能、置换扩能、更新扩能。

严格执行《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到2025年底,将全国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中长期来看,进一步加大产能去化力度,力争到2030年,将全国水泥熟料产能压减至12亿吨以下。

落实到执行层面,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是实现去产能目标的重要抓手。现阶段,对于单位强度的管控已基本建立,但总量控制政策有待进一步强化。将能耗双控、污染物排放双控政策、碳排放双控政策与错峰生产、产能置换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将大幅提升政策效用。

(2)总结、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制定实施深化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去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转型升级)。

以日本为例,20世纪80年代出台《特定产业结构改善临时措施法》和《水泥行业结构改善基本方案》,从政策层面支持行业企业整合和市场整合,给予水泥行业反垄断豁免制度,对水泥行业集中度提升进行豁免,推动水泥行业提高行业集中度和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同时,鼓励企业合作,允许企业在生产、销售以及运输等方面共同行动,避免恶性竞争。

(3)加大市场化淘汰落后产能和低效资产、联合重组和市场整合力度,加快去产能和提高行业集中度。

(4)浙江省水泥行业运用政策和市场机制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①政策推动机制:

一方面,浙江省政府在水泥行业节能、环保、矿山、改造升级、落后产能淘汰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政策,加快了水泥等传统行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技术升级,加速了落后产能的退出。2017年,浙江省制订下发《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行动计划(2017-2020)》。随后,浙江省经信委组织制订《浙江省水泥行业改造优化升级的五年规划》,南方水泥制订实施《南方水泥浙江区域优化升级五年规划》。

另一方面,浙江省在产能置换政策的执行上更为严格,真正做到了削减总量、优化升级。2018-2024年,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浙江省内实现在产产能按1.0:1.7减量置换,大幅压减产能。合计置换生产线4条,产能729万吨,对应退出生产线12条,产能1178万吨,实现置换过程中去产能449万吨。

②市场化机制:

通过大集团市场化整合,优化布局、优化资产结构去产能,淘汰关停熟料生产线39条,合计产能2514万吨,占去产能总量的61.9%;通过市场化竞争,优胜劣汰去产能,淘汰熟料生产线15条,合计产能707万吨,占17.4%。通过市场化大小窑对接去产能,淘汰熟料生产线8条,合计产能322万吨,占7.9%。

浙江近十年,合计关停退出熟料生产线69条,去熟料产能3992万吨。浙江省水泥熟料生产企业熟料从48家减少至7家,前三大企业熟料产能集中度提升至87.8%。2019-2023年期间,浙江地区熟料产能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

图7:2011-2023年浙江省水泥产量、熟料产能以及熟料产能利用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2018-2023年,浙江省吨水泥利润长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利润贡献率持续走高至9%上下,供给侧改革成效明显。

图8、9:2011-2023年浙江省水泥行业利润情况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3、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加快转型升级。

(1)加快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

(2)优化升级:加快企业市场布局优化、产业链优化、产品结构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组织结构优化;加快高端化、节能减排和智能化的改造升级,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4、加强国际合作,开发国际市场。

附注:根据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肖家祥在“2024年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发言材料整理。

编辑:曾家明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凡注明来源水泥网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2024-09-08 08: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