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增速不减 2011工业增长凸显内需拉动作用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 2011-03-02 00:00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在中央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作用下,工业经济运行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态势基本确立,经过五年的发展,工业经济整体运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工业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A、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运行基本平稳

  一方面,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和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对原材料工业拉动作用明显;另一方面,针对年初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快释放和节能减排的压力加大等问题,国务院及时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生产实现平稳增长。2010年,规模以上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增速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冶金、有色、化工和建材行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分别增长13.4%、12.7%、15.8%和20%。

  ——钢铁行业生产适度增长。2010年,我国粗钢产量从2005年的3.53亿吨增长到6.3亿吨,比上年增长9.3%,五年间累计增长78.5%,占全球比重从2005年的30.8%提高到45%。效益状况好转。1~11月,冶金行业实现利润2356亿元,同比增长63.1%(上年同期为下降40.8%)。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吨钢耗新水分别从2005年的741千克标煤和8吨新水降至619千克标煤和4.4吨新水。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若干意见,进一步规范钢铁行业生产经营条件、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有力推进了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兼并重组成效显著。年产钢1000万吨的企业集团达到13家。鞍钢集团与攀钢集团进行重组合并;本钢集团合并北台钢铁,重组为本钢集团有限公司;天冶、天钢、天管、天铁联合重组为天津渤海钢铁集团;首钢集团合并重组通化钢铁;河北钢铁集团以“渐进式股权融合”重组模式,与12家民营企业签署联合重组协议等。

  ——有色金属生产保持平稳。2010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153万吨,比上年增长17.3%,比2005年累计增长98.9%;电解铝、电解铜产量分别达到1565万吨和479万吨,同比增长19.9%和12.2%,比2005年累计分别增长111.2%和89%。科技进步成果显著。自主研发了选矿-拜耳法氧化铝生产技术,自主开发的大型预焙槽电解铝生产技术在国内广泛应用,一批铜镍铅锌冶炼技术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淘汰落后产能扎实推进。2010年,铝锭综合交流电耗比上年降低192千瓦时/吨,氧化铝、铜冶炼、铅冶炼和电锌综合能耗分别比上年降低3.7%、3.7%、4.4%和1.1%。生产规模结构优化。推动淘汰落后产能,“十一五”期间累计淘汰落后电解铝产能80万吨,超额完成23%。企业兼并重组取得新进展。前10家铜冶炼企业、前10家电解铝企业产量占全国同行业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76%和64%。中国五矿集团与湖南有色集团战略重组后,又与郴州市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铝公司与江西、青海,中国有色矿业集团与广西自治区和太钢集团,云南冶金集团与宝钢集团资源有限公司等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具备条件的大型骨干企业“走出去”参与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石化行业重点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2010年,全国原油产量达2.03亿吨,同比增长6.9%。成品油产量2.53亿吨,同比增长10%。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4.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合成氨、甲醇、电石和焦炭产量分别占全球的32%、28%、93%和58%。化肥产量从2005年的4888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6620万吨,自给率从不足80%转变为目前的整体自给有余。产业集聚发展趋势进一步明显。已基本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三大化工经济重心。继2009年专用化学品产值比重首度超过基础化工原料后,2010年专用化学品产值比重继续扩大,达25.5%,超过基础化工原料0.9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电石产能360万吨。关键技术和设备制造取得突破。2010年,全氟离子膜、甲醇制烯烃、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以及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取得突破,相继建成工业化示范装置并试运行,乙烯裂解气压缩机等国产化关键设备制造成功,并得以应用。

  ——建材行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结构调整加快,先进产能比重显著提高。主要产品产量平稳增长。根据建材联合会统计,2010年,水泥产量18.8亿吨,比2009年增长14%,比2005年累计增长73.9%;平板玻璃从4亿重量箱增加到6.3亿重量箱,比2009年增长13.4%,比2005年累计增长57.9%。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十一五”期间,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3.3亿吨,超额完成32%;淘汰落后玻璃产能3340万重量箱,超额完成11%。南方水泥中材水泥等经过兼并重组后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规模经济效应增强。工艺技术及装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材行业日产4000吨及以上水泥熟料生产线能力占新型干法能力的比重为57%,比2005年提高19个百分点,新型干法工艺比例达到80%,比2005年提高41个百分点。全面掌握了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大型浮法玻璃等生产工艺技术,并具备了成套设备的生产制造能力,其中日产5000吨大型水泥生产成套设备工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Page]

  B、装备工业:出口稳步回升 生产保持高速增长

  装备工业效益状况好于整体工业,出口稳步回升。2010年,规模以上装备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1.1%,同比加快7.3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4%,比重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9.4%,比2008年增长9.8%。

  ——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成就显著。“十一五”以来,机械工业自主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2010年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8.92%,高出总产值增速8个百分点。我国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投入应用,C919大型客机国产材料研制应用取得突破,百万千瓦级核电装备所需锻件、蒸汽发生器、核主泵开始具备自主制造能力等。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控重型五轴联动车铣复合机床,大型快速数控自动冲压生产线成功运行,机床产值的数控化率由2005年的47.3%提高到2010年的50%以上,金切机床产值数控化率提高近7个百分点,数控机床自给率提高10多个百分点。跨行业、跨地域、跨所有制企业重组步伐加快。山东潍柴、工程机械、汽车三大集团重组,兵器集团兼并保定天威,广汽并购湖南长丰,国机集团并购一拖,陕鼓并购上鼓等,都产生了很好效果。

  ——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鼓励消费政策效果继续显现,汽车行业产销两旺。2010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826万辆和1806万辆,同比均增长32.4%,产销再创新高,并刷新全球历史纪录。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共销售946万辆,同比增长31.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8.8%。节能汽车全面推广,2010年我国汽车产品燃料消耗量公示制度全面建立,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带动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全面推进,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从2009年的13个扩大到25个,6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汽车工业自主创新已从单项技术和产品创新向集成创新和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发展。2005~2010年汽车出口从17.3万辆跃升到54.5万辆。

  ——船舶行业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大幅增长。2010年,全国造船完工量656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4.6%,其中出口占80.8%;新承接船舶订单量7523万载重吨,是上年新接订单量的2.9倍,其中出口船舶占75.8%;截至2010年末,手持船舶订单量19590万载重吨,比2009年底增长4.1%,其中出口订单占84.6%,目前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3.6%、54.8%和41.2%。“十一五”期间我国船舶工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优化开发能力显著增强,部分产品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打破了国外在高端市场产品领域的垄断。

  ——支农惠农政策推动农机化水平提升。截至10月31日,中央财政155亿元农机购置补贴已全部落实到位,共补贴各类农机具约525万台(套),受益农户近400万户。2010年,大型拖拉机产量同比增长77.7%;中、小型拖拉机产量分别增长4.6%和19.1%;农作物收获机械产量80.2万台,同比增长9.5%;场上作业机械产量增长31.3%。“十一五”期间农机装备水平取得长足发展,综合机械化水平五年提高16个百分点,2010年达到52%。[Page]

  C、消费品工业:生产呈较快运行 态势效益状况明显改善

  消费品工业在国内市场消费旺盛和国际市场需求回升支撑下,生产保持平稳较快运行态势,效益状况明显改善,外贸出口持续回升。2010年,消费品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3%,同比加快4.5个百分点,其中轻工、纺织、烟草、医药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6.7%、12.7%、11.9%和14.9%。淘汰落后力度加大。“十一五”期间,累计淘汰制革、造纸、化纤、酒精、味精、柠檬酸落后产能1591万标张、1699万吨、300万吨、154万吨、33万吨和10万吨。产业聚集发展趋势明显。逐步形成了从原材料加工生产到销售服务一条龙的生产、销售、配套完整体系,产业集群和轻工特色区域发展到200多个,是“十五”时期末的两倍。164家纺织产业集群占全国纺织经济总量的40%左右。污染物排放减少。轻工行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对造纸、制革、发酵、电池等排污较多的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了排放降低快于产量增长,纺织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污水排放量持续下降。

  ——轻工行业主要产品实现较快增长。受国际市场需求回升支撑,轻工出口交货值再创新高;家电产销两旺,“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带动家电产品产销成倍数增长。2010年,重点监测的12种家用电器产品中,有5种产品增速超过20%,其中家用电冰箱、洗衣机、电热水器产量分别为7546万台、6208万台和1892万台,同比分别增长26.9%、27.1%和28.8%。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全国家电下乡产品累计销售7718万台,实现销售额17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7倍。出口交货值再创新高。2010年,轻工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出口交货值20973亿元,同比增长24.5%,其中12月轻工企业出口交货值达到2050亿元,创2010年,月度最高。

  ——纺织行业产销增长平稳,主要产品生产增长较快。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化纤产量为3090万吨,首次突破3000万吨,同比增长15.6%,产量比2005年增加近一倍,化纤年产超过20万吨的企业达到35家,其产能合计占到2010年,化纤总产能的50%。纱、布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3.7%和19.4%;服装产量同比增长18.6%。内销市场对行业的支撑作用继续巩固。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为5874亿元,同比增长24.8%,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6.4个百分点。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内销产值占全行业销售总产值的比重为81.5%,较上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纺织行业出口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受国际市场需求回暖、企业库存回补等因素影响,我国纺织出口企业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提升产品出口竞争力,行业出口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创出历史新高。

  D、电子信息业:步入恢复性增长阶段

  在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和外需市场逐步回暖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步入恢复性增长阶段,总体上呈现前高后稳态势。2010年,电子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9%,增速同比加快11.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同比增长57.7%;全行业销售利润率从一季度的2.7%提高到4.4%,高出上年近1个百分点。受上年基数较低影响,2010年,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增速由上年下降5.5%转为增长25.2%,比2008年同期增长18.2%。生产彩电1.18亿台,手机9.98亿部,微型计算机2.46亿台,均名列全球第一。软件产业收入超过1.3万亿元,增长31.3%。整机产品升级加快,平板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明显。液晶电视产量占彩电的75.5%,3D电视成为市场热点。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微机的75.6%,平板电脑、台式一体机销售量增速超过30%。3G手机产量增长60%,智能手机比重超过20%。集成电路企业整合趋势明显。大唐入股中芯国际、华虹和宏立并购、浪潮收购奇梦达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取得阶段性应用成果。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3代移动通信TD-SCDMA得到大规模示范与推广应用,飞腾1000国产中央处理器成功应用于千万亿次计算机“天河一号”,高世代液晶显示面板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大规模集成电路关键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已经构建起配套的65纳米技术代创新体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65~45纳米介质刻蚀机,大角度离子注入机、45纳米清洗设备等已在生产线成功运行。[Page]

  E、2011年: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出口将现波动性增长

  2011年我国工业发展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动力不足,短期内难以根本好转。美国、欧盟失业率仍维持在9%~10%的高位,无就业、无创新复苏导致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缺少后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还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全球经济复苏难以实现根本好转。

  从国内形势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2011年,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加快发展将形成拉动消费扩大的强大动力,中央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扩大消费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扩大消费从临时性激励政策转变到常态化政策,建立保障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在国内消费稳定增长的拉动下,轻工、纺织、家电、汽车等消费类产品的生产可望维持在一个较高增长水平。

  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但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十二五”规划新项目的开始、水利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强、中西部经济发展加快、产业转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因素,加上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相关政策的不断细化和落实,民间投资领域逐步拓宽,都会对今年的投资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投资仍然是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等将是工业投资的重点,预计工业投资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出口将出现波动性增长。目前各国经济先后复苏,国际市场需求扩张速度尽管存在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多样化、复杂化和常态化,我国产品出口将面临更多贸易壁垒,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加重等问题,但是,2011年出口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11年我国工业通信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十分复杂,实现稳定增长的任务相当艰巨。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预计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期增长11%左右,其中,原材料行业增长10.5%,装备制造业增长16%,消费品行业增长11%,电子行业增长13%,出口交货值增长10%左右;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19%左右,内需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F、措施: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需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八个方面:

  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应对金融危机的成果,落实好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农机具购置补贴和节能汽车推广等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措施,支持扩大建材下乡试点,推动节能设备进企业。全面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增强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适应城乡消费结构升级需求。鼓励引导绿色消费、安全消费。加强运行监测分析和生产要素保障协调。做好各类工业产品供给,促进消费品价格基本稳定。

  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继续组织实施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发挥技术改造对工业投资结构的优化作用。制定发布重点产业技术政策和技术指南。完善工业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深化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指导发展循环经济。按照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制定分解落实2010年,目标任务。以规模经济显著的钢铁、石化、有色、建材、汽车、船舶等行业为重点,继续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取得新的进展。加强对重大企业兼并重组交易的管理。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支持核心电子器件、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生物医药、新型功能材料、新能源装备等核心技术研发,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强物联网、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信息技术服务、云计算等重要标准制订。完善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和产品准入标准。

  着力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出台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研究扶持小型微型企业的政策措施,鼓励中小企业进入生产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定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抓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继续落实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合作协议。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营业税减免政策,多措并举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鼓励引导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推动建立企业减负长效机制。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制定和落实推进两化融合的若干意见。加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建设一批产业服务示范中心和培训基地,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继续推广行业典型经验,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组织实施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关键元器件等核心基础产业跃升计划,增强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提升软件业,支持互联网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等研发与产业化。积极发展应用电子产业。加快3G和光纤宽带网络发展,加快TD-LTE研发和产业化,统筹部署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加快通信业创新转型。

  着力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完善军品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鼓励引导民口企业有序参与军工建设,营造适度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行业管理,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适应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要求,加大互联网行业基础管理力度,规范引导互联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十二五”信息产业规划》和《新能源汽车规划》等四个国家级规划已完成初稿。其他16个行业规划、25个专题规划和3个区域规划编制正按计划开展。下一步,按照国家规划总体安排,坚持在政策导向、目标设置、任务部署、保障机制上都力求充分体现主题主线的要求,科学设置规划指标,发挥约束性指标的作用,合理确定增长速度,突出抓好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全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报告中引用的数据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国家统计局公布或据其测算)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wwb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1:5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