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象 新征程 | 从“拧螺丝”到“创新圆梦”的匠人故事

2024/07/19 18:13 来源:华润建材科技 留言

孙旭光是一名杰出的水泥工匠,从基层电气技术员成为高级工程师,荣获多项荣誉。他致力于技术创新,解决了板喂机下料和余热发电智能化等问题,研发出高料位开关和力矩阀等,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创造经济效益超过2000万元。他还通过创新工作室传帮带,提升团队技术水平,践行工匠精神,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

在繁华的都市背后

存在一个为城市建设默默浇筑的行业

——水泥制造业

在这个行业中

有这样一群能工巧匠

他们日夜奋战在企业生产线上

用汗水和智慧铸就了

城市基建和高楼大厦的坚实基础

孙旭光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水泥工匠

十多年来,从一名基层电气技术员

成长为拥有诸多光环的“卓越工匠

他用自己的匠心和创新

成就了个人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

中共党员

孙旭光

2009年大学毕业后加入华润建材科技旗下陆川水泥,现任电气副主任工程师,副高级工程师职称。曾荣获2023年玉林市“劳动模范”2022年华润集团“卓越工匠”2021年玉林市“玉林工匠”等荣誉称号。截至目前已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项,在申请专利5项

01

须经磨砺 技能精湛方有为

2009年,

25岁的孙旭光初入水泥行业,

先后历经技术员、巡检员、工程师等岗位。

我刚参加工作就感觉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存在一定差异,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那时候不懂就厚着脸皮问,不会就找资料学,我总坚信,有志者事竟成。

为了快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孙旭光总是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工作中的难点、疑点,认真观察大家在生产现场的一举一动,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技能。休息之余,他也会找很多专业书籍进行针对性学习,认准一个方向就一定要把难题研究透,慢慢形成了“学研用”结合的方法。

孙旭光回忆,刚开始发现操作员工作时总是很忙碌,好像一刻也停不下来。了解后,他发现是因为调配站板喂机难以控制,导致操作员需要额外去核实料位情况,一来一回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量。

他深知,旧的思维方式只能带来旧的结果,“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尝试各种新的方法和技术,不断优化设备的性能和功能,进一步寻找解决高料位开关的途径。

最终,孙旭光研发出了一种更适合板喂机下料仓的高料位开关,帮助陆川水泥公司解决板喂机自动下料问题。此项技术不仅获得了国家授权发明专利,更是在华润建材科技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当被问到为何能够坚持研发和创新,他的回答异常坚定:“一个人想要实现突破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断去探索新事物和新途径。

坚持扎根一线磨炼技术,孙旭光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创新成果也得到更多认可。玉林市“玉林工匠”华润集团“卓越工匠”玉林市“劳动模范”等荣誉,便是对这些创新岁月最好的认可。

孙旭光坦言,“没有人能为你的成长负责,你的梦想,你的目标,你的努力,都是你成就自己的基石。

02

砥志研思 创新创效实干家

2012年,孙旭光调岗到余热发电工段。

总能第一时间找到问题的他,

再次发现了余热发电操作员

工作量大、效率低的现实难点。

通过大量的前期研究,

他很快提出了解决生产难题的新思路。

如果计算机能够替代人工,这样既可以解放人力,还能克服完全依靠人工带来的操作缺陷。

想法一经形成,孙旭光就着手开干。他查阅大量资料,不断向行业内专家请教,反复推算试验,“这个攻克过程是场持久战,只要一有空,我就去完善一下程序,不停地打补丁、做优化,差不多用了7年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考验总能带来突破,2021年的某一天,孙旭光终于实现了对发电过程的智能控制,大幅减少了操作员的工作量,减轻了能源浪费,以技术创新助力企业环保转型

十几年的时光,孙旭光攻克的何止“余热发电智能化”这一项技术难题,压力和挫折自然是经常面对的。

“‘力矩阀’的研发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个项目相当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产品,研发过程也历经重重困难。”

孙旭光介绍:“力矩阀就是模拟人关闭阀门的手部动作,也是用于智能制造场景。”但是项目的开始并不顺利,用于替代手动阀门的“电动阀”试用效果很不理想,存在漏气漏水、使用寿命短等弊端,而被替换下来的手动阀不曾存在这些问题。

孙旭光通过反复研究发现,电动阀门的关闭原理有别于手动阀门,因此不能直接替换使用,而是要设备模拟“人工关闭阀门的动作”才可能实现智能操作。攻坚方案逐渐清晰后,孙旭光带领团队锚定目标,历经一次又一次的试验、试错、完善,顶住压力、破釜沉舟,最终“力矩阀”项目试验成功。

这个阀门在控股内部目前已经有45份订单了,其中7台已经交付给金沙基地,我们得到的反馈很好。

凭着爱钻研、不服输的韧劲,孙旭光时常能够提出解决生产难题的新思路。从业以来,他累计实施的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项目达15项,已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项,累计创造效益超过2000万元

03

言传身教 攻坚克难传帮带

孙旭光在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同时,

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总结的

技术经验与团队分享,

带动整个团队的专业技术水平

得到明显提升。

他领衔创建的创新工作室,坚持结合行业和企业特点,以围绕业务痛点开展研发、推动实现成果转化为创建思路,通过收集业务痛点、组建创新小组、完成创新项目,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创新机制和流程。

2022年12月,创新工作室正式被玉林市总工会命名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2023年共收集业务痛点21项,通过自由组队方式组建创新小组21个,已完成创新项目10个,其余项目仍然在研究推进中;同时积极利用各类内外部平台,成功将“力矩阀”、替代燃料灰化炉等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将他们推向更加广阔的应用领域。

从电气技术员成长为“卓越工匠

既是孙旭光从拓荒牛

到领航员的成长历程

也是他从普通员工

到企业标杆的深耕之路

如果问我什么是工匠精神,

对技术、对产品、对创新

精益求精的追求,

就是我的回答。

孙旭光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他表示

将继续深耕行业,敢于迎难而上

聚焦智能化、数字化领域

在实践历练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

为推动智能工厂建设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贡献自己的力量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2024-09-08 08: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