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水泥:做水泥行业的“模范生”

经济观察报 万晓晓 · 2013-01-19 09:13

在公众眼里,鹿港辜家是台湾五大家族之一,台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辜成允祖父的堂兄辜鸿铭学贯中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父亲辜振甫是台湾海基会前董事长,被称作“台湾最大的红顶商人”,而母亲辜严倬云则是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的孙女。

在“汪辜会谈”期间,两岸经贸日渐频繁,台湾亚洲水泥、嘉新等水泥企业也在这一时期纷纷向大陆进军。然而,辜振甫一生创建的庞大企业王国的第一块磐石——台湾水泥(以下简称台泥)却比同业晚十年进入大陆。“父亲那时代表台湾,在做两岸沟通的主谈人,直到垂暮之年还为两岸和平而奔走努力。我和哥哥就达成共识,不能让别人误以为”汪辜会谈“是在为自家企业谋私利。”辜成允回忆。当时的水泥在台湾尚属战略物资,其他一些企业则以间接投资的方式,打政策擦边球进军大陆,而辜家不愿授人以柄。“时至今日,台泥在大陆的水泥产能已经是台湾的6倍,公司的发展重心已经转移到大陆。我想,如果没有20年前”汪辜会谈“奠定的基础,这一切是不可能发生的”,辜成允称,台泥下一步的目标是将好的环保模式复制到大陆,并将继续致力于两岸文化的交流。

产能过剩是机遇

2003年,辜成允正式接手台泥时,台湾正面临石灰石矿枯竭、本地水泥市场萎缩等危机。

辜成允决定转向大陆寻求突破。为了在短时期内赶上同业,他选择与大陆最顶尖的安徽海螺水泥(600585)公司建立盟友关系,并通过私募的方式,成为海螺水泥在香港上市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仅仅两年,台泥就超越了先行10年的亚洲水泥、嘉新水泥等台湾同业。目前,其在台湾产能为1000万吨,中国大陆产能6000万吨,并计划在2016年,大陆产能达到1亿吨,位居台湾市场第一、大陆市场第六。

目前,水泥企业在大陆普遍实行的是“各司其职”的服务模式——制造商负责熟料质量,粉磨站负责水泥质量,搅拌站负责混凝土质量,建筑商负责施工质量。

而台泥则在大陆市场推出“鸡尾酒式服务”,水泥制造商不是单一的熟料和水泥的供应商,而是通过品质检测、调整配方等技术手段,协助粉磨站、混凝土搅拌站、建筑承包商,为终端客户提供满足最终需求的专业服务。这种方式直接将品质、服务和成本呈现在客户面前。“此举意在填补需求空白,从而赢得更多终端客户。”辜成允认为,各司其职的服务模式只能满足终端客户的一般需求,却无法全部满足特殊和高品质需求。

在辜成允看来,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是推动产业进步的好机遇。他指出:“任何产业都是在稀缺、平衡、过剩、调控的螺旋式循环上升中不断进步的。调整产能过剩的根本目的,不是保持市场价格的稳定,而是加速劣质企业的淘汰,填补先进产能,并将市场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化配置的集中度。”

他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在资金、人才、技术、规模、环保、市场份额甚至品牌效应等方面,大幅提高投资准入门槛,抑制劣质企业的投资冲动,净化优质企业的投资环境。各级政府和行业组织大幅提高水泥投资门槛,鼓励大者愈大,强者愈强。同时,对于跨入准入门槛的企业,应再设第二道门槛,在投资回报能力、环境保护能力、资源减耗能力、回报社会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进行各种标准比对,以此选出各级梯队选手。“有了这两道门槛,就能有效地控制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的浪费,水泥业的扶优汰劣就能立竿见影”,辜承允指出,“世界冠军是自己跑出来的,不是靠别人扶着夺下来的,必须划定公平竞争的起跑线,才能激发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必须要有IT业的效率,服务业的态度,这样,我们才有在传统产业胜出的机会”。

环保是责任,不是成本

20年前,父亲辜振甫在台湾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话题是“水泥业是环保污染大户”。彼时的台湾,正在讨论征收环保税,水泥行业首当其冲。

“当时我的老父亲并没有抓起电话,去找他的官员朋友,要求做政策上的修改,说这个税不应该收。他反而跟我说,社会上对水泥业竟然有这样大的负面情绪,我们应该从今天开始,改变大家对水泥业的看法。”辜成允说。

从那时起,台泥在台湾舆论的监督下,开始做环保的“模范生”——秉承“环保是责任,不是成本,甚至是商机”的理念。

第一阶段是环保理念的沟通。“台湾有一些假环保人士,背后是些利益集团,裹挟着利益在里面搞矛盾的,这样我们就必须告诉公众一些环保知识。”辜成允说。为此,台泥做了很多环保的宣传片,并参加相关活动与公众沟通。

之后,台泥率先做余热发电、垃圾处理,并和台湾的科学园区等其他企业合作处理工业废弃物。

这是一套循环经济的模式。首先是对垃圾、污泥工业废弃物处理,把所有材料的热值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再用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回收,当做替代燃料,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就无害化地把垃圾变成资源。

为此,台泥专门成立达和环保公司处置废弃物,与水泥厂一起发挥协同作用。

在台泥的循环经济模式里,水泥厂与电厂可以相互配套合作。电厂烧煤产生的飞灰,就可以当做水泥的原料之一,水泥厂多了个脱硫石灰石的业务,将水泥制程中的石灰粉,作为电厂脱硫的原料,最后做出的脱硫石膏,又是水泥的添加成分之一。

此外,还可以从水泥厂、发电厂排放的废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冷却后,将其释放到养殖海藻的海塘里。经过这种方式培养的海藻长势迅猛,产量大大提高,利用海藻可以制取生物燃料,并且可以将海藻的养殖成本降低一半。如此,就在减少工业污染的同时,制造出新型绿色能源,可谓一举两得。“首先我们认为,环保是必须要做的事情,然后就去做,再想办法做出效益,降低成本。并非是有效益,我们才去做环保”,辜成允说,每次要投资环保时,都会针对所有的管理和生产细节做一次检视。“台泥的台湾模式,是公司下一个想在中国大陆积极推动的内容,要建的不仅仅是水泥厂,而是环保事业和水泥厂的结合”,辜成允坦陈,环保事业中很大一部分是和政策紧密相关的,希望大陆有相应的环保政策。比如,在垃圾回收中,首先要有固定的量,政府得要求所有人将垃圾集中,再制定每吨垃圾的处理价格。只要这个政策能够明确,环保事业就能大力开展。

文化事业

“辜振甫的关系是没办法世袭的。”辜成允说,作为儿子,他清楚地知道,父亲的面子、很多外在的条件,会在很短的时间消失。“父亲为我打开一扇门,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继续推动公司的发展。”

在经营上,辜振甫秉承的八字箴言是“谦冲致和,开诚立信”,这也是他留给下一辈的财富。

同时,台泥长期赞助文化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辜公亮文教基金会(辜振甫,字公亮),通过台北新剧团的编创人员,将传统京剧添加入新的流行和时尚元素,而且把老戏的内容加以修改,让戏剧故事的张力得以强化,吸引现代年轻人能够走入剧场。

此外,台泥在2008年成立了辜严倬云保种中心。目前地球上大概有30万种植物,预计2/3的物种在本世纪末濒临绝灭。目前美、英都有非常重要的保种基金会,但亚洲一直没有人做。于是台泥便着力于物种保护。自成立以来,收藏的物种超过22000种,已经成为亚洲第一的植物收藏,其中兰花等科目的植物品种已经做到全球第一。

“我们没有办法在原生地有效地保护这些植物,但可以给它一个家,在这些物种消失之前,将它保存下来,等到社会经济环境稳定,需要再被带回原生地的时候,还可以找得到。”辜成允说。

在辜成允看来,上市公司不应该仅为股东和员工提供累计财富的机会,还要在贡献经济的同时,把挣到的钱拿出一部分,帮助提升社会价值观。

相关专题印象台泥 台泥宝岛环保行


编辑:武文博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8: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