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技桩业:创新闯出一片蓝海

中国建材报 · 2013-01-06 16:28

  1200亩的生产车间内,没有想象中成批的工人在流水线上忙碌的情形,也看不到混凝土车间所常见的扬尘满天,在这里,大型吊装、运输等设备都是“无人操作”,那些高强度的环节诸如上料、制造等都被电脑跟踪控制着,一切显得有条不紊而且现代化。这是记者在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镇江的江苏中技生产基地所见到的场景。

  这个只用了6年时间把产值和利润增长近百倍、在混凝土预制构件这个传统行业里开拓出一片蓝海的年轻企业,其创新发展的故事一直被行业所津津乐道。

  不只是变了形状

  在空心方桩出现以前,管桩在整个预制桩市场上的占有率很高,以至于人们一度以为,桩应该就是圆的。因此,当中技桩业提出以空心方桩来打出一片天地的时候,很多人都捏了一把汗。

  一方面,这个市场的竞争已经足够激烈,传统的预制混凝土桩行业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出现了局部产能过剩状态,市场竞争惨烈,一些中小企业为了抢占市场,走低价竞争路线,甚至不惜通过偷工减料、降低产品质量来降低成本。再加上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不高,在国家大规模发展基础建设的时代,大批企业纷纷涌入,更是加剧了行业竞争的程度,行业新一轮的整合与变革不可避免。而同时,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传统预制混凝土桩多年来变化不大,大家一直在一个平面上进行着拼杀。中技桩业如何才能在这片红海中找到发展的空间?

  而且,要打破原有的市场格局,让人们在固有的使用习惯下接受空心方桩,更不是一件说说那么容易的事情。中技桩业首先从营销模式上下功夫:首先是主动创造需求,作为一种预制桩领域的深度开发产品,要想获得客户手中的“购买券”,必须让客户清楚认识到空心方桩的特性和优势,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做到“物超所值”。中技桩业一方面积极与地勘单位、设计单位沟通,推介产品的特性和优势。另一方面,则通过企业的销售团队直接、全面地向客户推广,与用桩量大的业主方长期合作,稳步把市场这块“蛋糕”做大。其次,中技桩业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来全力支撑,公司总部的研究院层面解决负责新品研发,而生产基地的研发人员则负责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这个经营团队在管理上属于哑铃型,即重点抓研究开发和市场营销,在搞好生产管理的同时,提高市场营销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

  在中技桩业的推动下,空心方桩逐渐得到行业的认可,并开始以燎原之势成为了预制桩市场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目前中技已占到上海桩业市场份额的25%,其方桩在世博会、京沪高铁等重大工程以及上海多个保障房项目中均有成功应用。此外,公司新研制的用于江湖堤坝、围海造田等工程的“U型混凝土板桩”,也已进入市场。

  以中技桩业为代表的空心方桩企业异军突起,给行业带来了不小的震动。“空心方桩的出现会带来‘鲶鱼效应’,能促进整个混凝土预制桩业创新发展。”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协会会长徐永模对空心方桩的崛起,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谋求生产现代化

  拼人头,使蛮劲,是传统制造行业流水线上司空见惯的现象。但是,在记者所参观的中技桩业江苏中技生产基地里,那种在传统预制混凝土桩企业里常见的若干多人围着一根桩的情况并没有出现。据中技桩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生产基地目前基本采用了自动化设备,一些大型的吊装、运输等设备都是“无人操作”,而那些高强度的环节诸如上料、制造等也都是用电脑来跟踪控制着,因此,节省了大量人工,与以前相比,能节省一半左右的劳动力。

  据了解,中技桩业技术的先进性主要是体现在数据管理、无线通讯管理、计算机管理三点连在一起,整个一条桩做出来最大误差不超过5公斤。

  中技桩业董事长颜静刚说,尽管桩业受关注度不高,但却是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的。长期以来,桩业门槛低、科技含量不高、传统产能已显过剩,价格战越打越厉害,“越是这样的传统基础产业,越需要通过大胆创新实现突破”。中技桩业很早就提出了“水泥”+“鼠标”的理念,使信息化手段开始与传统行业紧密结合起来。2011年8月,中技桩业引入SAP-ERP系统,该系统作为国际顶尖的软件,积累了国内外企业经营的成功经验,帮助中技学习国内外的先进做法,同时该系统对流程、合规有严格的要求,能够支持跨区域、多产品的经营,支撑公司的高速扩张。

  据介绍,近年来,中技桩业不断研发新工艺、技术提高方桩的耐久性、抗震性,通过“泵送”、信息化等手段改革工艺流程,实现“鼠标+水泥”的全新生产流程。公司累计在科研方面的投入达到1亿元以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目前,中技已拥有“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方桩及其制造方法和成型模具”等84项专利技术,并参与制订了多个国家行业标准,目前还在和清华大学合作承担了“地下基础抗震规范”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公司已连续3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而中技桩业的全国性布点也以势如破竹之势拉开,短短几年时间,中技桩业市场网络已经覆盖全国。

  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中技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税后净利润1.7亿元,较2010年分别增长54%、91%,分别为2006年的90倍和123倍。目前中技已在国内拥有30多个分子公司,在整个国内桩业中挤进前三。

  纵观中技桩业的发展历程,创新无疑是其得以立足并崛起的不二法门。不管外部环境如何,任何市场都有商机和机会,传统制造业也然,关键在于,企业有没有创新的眼光和思维,唯如此,才能在一片红海中开拓出蓝海。

编辑:张敏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1: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