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加快推进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中商情报网 · 2013-01-04 09:29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燕海近日对2012年的工作进行总结。一年来,各级原材料行业管理部门坚决落实部党组决策部署,正确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加快转变原材料工业发展方式、促进转型升级为重点,认真履行职责,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开展了大量艰苦细致而又卓有成效的工作。2012年重点工作成效包括:

  (一)突出抓好“十二五”规划实施。

  今年以来,重点对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建材、新材料等“十二五”规划进行贯彻实施,做了集中宣讲和专场宣讲,在实际工作中统筹各种资源对规划进行细化落实。各省区市也制定了本地区相关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稀有金属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二)加快推进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加强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监督考核工作,对各地2011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行检查,下达了2012年炼铁、炼钢、电解铝、铜、铅、锌、水泥、玻璃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积极推进钢铁等重点行业兼并重组,正式批复唐山渤海钢铁集团联合重组方案、首钢和通钢兼并重组方案。研究提出2012年原材料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重点。积极推动湛江、防城港钢铁项目启动工作,目前国务院已予以核准。大力开展高强钢筋推广应用工作,先后印发了指导意见和有关通知,召开了协调组第二次会议和全国推广应用工作会。

  (三)促进原材料工业持续稳定增长。

  针对2012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原材料工业生产增速回落、利润大幅下降、经营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发挥熟悉行业、贴近企业优势,加强钢铁、水泥、电解铝、乙烯等重点行业运行监测分析,提出了加强有色金属储备、推进建材下乡等相关政策措施建议,并积极推动落实,促进行业平稳较快发展。召开专门会议,加强化肥、农药行业协调,要求各地做好春耕保障工作,确保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四)全面落实稀土工作各项任务。

  稀土行业协会正式组建,4月8日召开成立大会。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于6月20日正式发布。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已全部下达,组成检查组到江西、广东等重点省(区)进行核查。设立稀土产业调整升级专项。《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办法》和《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已经发布,第一批和第二批符合准入条件企业准入名单已经公布。积极推动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组建。发挥稀土办的牵头职责,协调推进打击走私、建立增值税专用发票、完善出口配额分配等工作。

  (五)大力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

  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稀土稀有金属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专项,研究2013年支持方向和重点。对新材料产业年度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动员各方面力量,会同黑龙江省组织召开第二届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加强对地方、重点企业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导,做好国家规划与地方规划布局的衔接工作。启动新材料标准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有关工作。开展工信系统新材料产业人才培训工作。

  (六)加强行业准入和规范管理。

  发布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2012修订),黄金行业指导意见,钼、石墨、木材防腐、岩棉等准入条件。公示公告一批符合准入条件的铸造用生铁、镁、水泥、平板玻璃、萤石等企业名单。下达了2012年原材料重点产品指令性生产计划。提高农药行政许可工作效率,开展颁、换发产品生产证书和核准农药企业工作。规范黄金矿产开采秩序,下达2012年黄金生产指导性计划,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开采黄金矿产批准书。

  (七)认真做好禁化武履约工作。

  做好接受国际禁化武组织核查、国家宣布、防扩散、化学防恐、化学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顺利通过国际禁化武组织现场核查。按照《禁止化学武器公约》规定,提交了2011年度和2013年度预计国家宣布。加强和改善监控化学品行业管理,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监控化学品管理工作的通知》,研究制定高危监控化学品准入条件,加强新建项目准入审查。加强禁化武组织执理会和防扩散培训班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研究禁化武组织转型问题并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磋商,维护国家利益和负责任大国形象。

  (八)依托部际机制加强行业统筹协调。

  依托铁矿石保障协调机制,积极支持钢铁协会编制并发布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推动北矿所、钢铁协会、五矿化工商会建立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引导铁矿石价格形成,规范铁矿石流通秩序。指导钢铁协会、五矿商会加强行业自律,积极探索我国沿边地区利用周边境外铁矿资源发展钢铁工业的新模式。依托GHS部际协调机制,编制国家行动方案,成立GHS实施专家咨询委员会,有序开展能力建设项目等各项活动,举办三期培训班。充分发挥稀有金属部际协调机制作用,组织召开5次部际协调机制办公室和联络员会议,对推动国务院各部门做好稀土稀有金属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编辑:纪海波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