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增光:创新推动冀东发展集团由大变强
在我国建材工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跨世纪发展战略思想指引下,冀东发展集团经历了“跨区域、多领域、加速度、高赢利”跨越式发展的15年,实现了总资产由17亿元增加到361亿元,新型干法水泥产能由129万吨增长到9000万吨(到今年年底)的飞跃,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铸就了新的辉煌。
作为中国建材行业的重要成员,公司15年的历程,既是我国建材工业15年巨变的生动写照和历史缩影,也是我国建材工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战略的成功实践和创新发展。15年来,公司牢牢把握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的战略机遇,快速推进规模扩张,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由1条增加到37条,水泥产能位居国内三甲。公司逐步发展成为控制3家上市企业、拥有72家企业、布局11个省区的行业领先企业。2009年10月,根据形势的需要,冀东水泥集团公司更名为冀东发展集团公司。公司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回顾15年的历程,冀东发展集团公司所取得的业绩,是企业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坚决贯彻行业发展战略,结合实际、冲破险阻、紧抓机遇、迎接挑战,坚定不移地扩张发展的结果。15年来,公司坚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以观念创新为重要保证,以技术创新为第一动力,以管理创新为制胜之宝,以资本扩张为关键支撑,实现了规模、体制、机制、技术、管理等系统性全面创新提升,在实现企业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为建材工业由大变强,实现“四个转变”做出了积极贡献。
观念创新是重要保证
观念决定选择,创新改变命运。公司能够走到今天,关键是紧紧把握住了国家行业发展战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进观念创新,沿着既定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了企业战略。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观念转变。“九五”之初,公司首先在资本市场上打开突破口,完成了现代企业公司制改造。1996年5月,冀东发展集团的核心企业——冀东水泥股份公司发行社会公众股6000万股,同年6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同年7月26日,冀东二线在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视察时一次点火成功。公司创造了单一水泥工厂的辉煌。然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公司面临生死攸关的考验。在此情况下,公司上下积极应对、勇于创新,调整营销策略、扩大营销网络、拓展市场空间、增加水泥品种;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精干主业、剥离辅业,搞活经营机制。通过一系列脱胎换骨的改革,公司保持了生机活力和进一步发展的后劲,而最重要的是公司干部员工的观念,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关键性转变,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坐等市场、四平八稳经营”的状况。
由单一区域、产业,向跨区域、多领域发展观念转变。“十五”之初,面对国际、国内产业资本及金融资本的竞争压力,公司一方面加紧内部改革改制,蓄势待发,另一方面瞄准国家水泥宏观调控的政策环境及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以及开发西北、振兴东北的历史机遇,选择了“巩固华北、挺进东北、开拓西北”的“三北”发展战略,适时快速占领“三北”区域市场,保持发展规模和资源优势。2006年,公司结合实际进一步创新发展了企业战略,启动了“水泥板块区域领先,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板块跟进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先两进”发展战略。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新形势,公司对经济发展和企业前途进行了深度思考和超前判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研究新的发展模式。随着国内不少区域水泥过剩趋势日益显现,行业内外投资水泥的热情高涨,将造成产业布局失衡、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公司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将企业战略进一步完善为“突出主业、相关多元”的发展战略,拓宽多元化发展道路,增加赢利手段,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公司产业链横向延伸到水泥工程设计、装备研发制造、水泥工程建设、水泥生产线维修,纵向延伸到混凝土、房地产,同时配套发展汽运、干粉、外加剂、商贸等相关产业。经过10年的发展,公司各板块之间既相互关联又自成体系,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逐步延伸,成为产业结构优、经济效益好、竞争实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
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
提高水泥工程系统集成创新与服务能力。“十一五”以来,公司在夯实水泥装备制造的基础上,进军电气行业,收并河北建材设计院,强化水泥工程与维修业务,形成了服务型水泥装备工程产业链;通过承担公司内部部分生产线的设计、装备研制、工程建设,提升了水泥工程系统集成创新与服务能力。目前,公司已掌握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设计的核心技术,具有甲级设计资质,具备对外承包工程资格,累计完成10多条日产4000~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的设计。公司先后研制出水泥工业用高效冷却机、大型堆取料机、辊压机、锤式破碎机、矿渣超细粉立磨、原料立磨、水泥工业用皮带秤、料位计、高效布袋收尘器、科里奥利秤等新产品。公司年装备制造能力达8万吨,年产各种型号电气盘柜1万余个,具备同时建设8条和检修10条日产5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的能力。
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新驱动型企业。公司坚持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理念,大力发展以纯低温余热发电、资源综合利用为代表的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技术,实现了企业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的协调统一。目前,公司共投资14亿多元,建成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22套,装机容量232.85兆瓦,吨熟料平均发电量37.07千瓦时;在水泥行业率先对所有新建熟料生产线窑尾配套采用高效布袋收尘器;近4年综合利用工业废渣3000多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城市的“清道夫”。公司本部作为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和河北省“双三十”节能减排承诺的责任主体,近5年投入1.5亿元,完成了余热发电改造等节能减排项目,提前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
科技创新成为公司实施低成本经营战略的重要利器,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新驱动型企业的关键抓手。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科技创新,企业才能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占领可持续发展的制高点,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管理创新是制胜法宝
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公司结合大规模、跨地域、超高速发展的实际,逐步建立了矩阵式的管理模式和体制架构。其中,公司总部按照“统一规划、督促实施、评价引导、强化激励约束”的管理定位,强化了对大区及各子公司的垂直管理和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提升了公司专业管理效能;在各区域实施了水泥板块的大区管理模式,通过区域一体化运作,对区域内各种生产力要素优化重组、盘活各种资源,提升了公司各区域的竞争力;子公司实行了工厂制,经营权由大区统一行使,大区内企业对外是独立法人、效益中心,对内是生产单元、成本中心。通过上述变革,有效平衡了企业运营中分权化与集权化问题,使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监督,更加高效地实现了企业工作目标,为公司由生产经营、资本运营型企业向战略管理型企业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公司按照快速发展的要求,转变用人标准,以综合素质和工作业绩为导向,加强中层干部管理和绩效考核,做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了干部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提高了中层干部的危机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综合素质,使公司的执行力显著增强。
全面预算管理出效益。面对企业高速增长的风险和国内外的激烈竞争,公司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方式,从“全面推广、细化分解、精确对标、强化考核、软件研发”5个方面深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成为公司提高经济效益和运营质量的重要工具和战略执行平台。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近年来,公司坚持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应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建成了国内建材行业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打造统一、标准的管理环境,实现了各子公司的统一管理;通过开发全面预算系统,实现了预算体系搭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对标全程管理。
资本扩张是关键步骤
15年来,公司在资本市场大胆创新,实现了融资渠道和扩张方式的多样化,有力地支撑和促进了企业高速发展。
通过多渠道融资支撑发展。冀东水泥股份公司通过上市及3次转配股共融资11.85亿元;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29.33亿元;银行授信200亿元;发行短期融资券3亿元,发行长期债券6亿元,发行利得盈理财产品4.27亿元。冀东发展集团公司在证券市场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了近1.7亿元的净利;银行授信151亿元;发行短期融资券14亿元。
通过兼并重组加快发展。2001年,冀东发展集团公司成功并购原吉林松江水泥厂,在行业中第一个异地并购重组企业,至今已先后注资控股了原辽宁辽东集团诚兴水泥;兼并了原唐山隆丰水泥;购并了启新水泥;购并了山西大同水泥集团的土地、矿山等有效资产。去年以来,相继注资控股了原重庆金桥水泥;通过股权转让吸收合并了原烟台昕和水泥;注资控股了邢台奎山水泥。通过积极运作,公司已经与陕西铜川市政府达成一致意见,冀东水泥作为重组方参与秦岭水泥破产重整。公司不断增强资本运作能力,通过收购兼并实现水泥产能扩张1500万吨以上。
通过合资合作促进发展。公司通过与德国海德堡集团、三友碱业集团、亿利资源集团等不同性质的企业合资合作,不仅实现了用有限的资金快速发展,而且为公司向国际化发展积累了经验。
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资金战略的综合管理,把股票、债权(长期、短期)、借款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为企业发展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
15年的历程,证实了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企业的生命。只有在创新的思维中,在创新的氛围里,才能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创新发展,靠新出强,是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在未来发展中,应给予建材行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战略以符合时代潮流的内涵。把低碳、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作为“创新”的核心内容;把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大”的标准;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作为“强”的重要目标,促进建材工业实现真正意义的“大”和“强”。
冀东发展集团公司在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将永葆创新活力,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协调的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wwb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