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辛龙:南方水泥开创中国水泥行业健康发展新路径

浙江省水泥协会会长 李辛龙 · 2010-09-27 00:00

  作为一名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始终从事于中国水泥工业建设、发展的过来人,我很有幸参与了中国建材组建南方水泥的历史进程。在南方水泥成立3周年之际,我想借此机会回顾和客观评价南方水泥成立对浙江乃至中国水泥行业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

  曾经的辉煌与难解的困境

  2001~2004年是浙江省水泥工业的辉煌时期。从2001年浙江第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投产,至2004年年底基本上淘汰了机立窑落后产能、全部实现新型干法工艺生产,仅仅用了3年多时间。浙江水泥工业在全国率先完成了技术和工艺结构的调整,创造了辉煌的“浙江现象”。面对当时有利的供求关系,借力新型干法水泥的高速发展,2003~2004年,全省水泥行业经济效益也达到了顶峰。

  然而,由于市场的投资冲动和其他种种原因,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浙江水泥的大好形势在2005年出现逆转。产能严重过剩导致的无序竞争、恶性竞争使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2005年,水泥企业亏损面高达90%,全行业实现利润仅1亿元,平均吨水泥利润只有1元,是水泥企业经济效益最差的年份。2006年,浙江水泥产能过剩高达50%,市场恶性竞争和无序竞争日趋严重,产品质量也出现下降。与此同时,在企业投资难以退出、现有产能难以消化的严峻条件下,企业不得不更加竞相低价争抢市场,吨水泥的价格处于全国最低,浙江水泥行业产销严重失衡的矛盾成了难解的困境。这是又一个“浙江现象”。

  被实践证明的成功道路与光明的前景

  我们全行业的有识之士敏感地意识到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并从2006年开始试图通过行业自律、企业协同、节能限产来控制水泥产能,提升行业整体效益。期间做了大量细致艰苦的工作,自律和协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苦于企业分散,行业集中度低,效果有限。

  经过反复探索和思考,大家充分意识到浙江水泥工业发展处于关键时刻。浙江水泥工业要健康、理性、可持续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要有效控制产能,唯一的途径就是要通过联合重组来提升行业集中度,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行业自律、企业协同,优化全行业经营环境。

  中国建材在2007年,对全国水泥行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和判断,果断地作出了以存量重组为主的方式组建南方水泥、推动东南经济区水泥产业理性发展的决策。这个决策是需要有高度的前瞻性和极大的魄力和智慧。3年来,南方水泥用实践证明,中国建材的决策者们上述决策正确有效、十分及时,南方水泥成立3年来取得的业绩有目共睹,也使浙江水泥工业基本摆脱了困境,为浙江水泥工业开创了健康向上的崭新局面,其主要成效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浙江省行业集中度大幅提高。2009年,熟料产能前三甲占比67.4%,其中南方水泥的产能占比达52.6%。水泥产量前三甲占比47.9%,前10家企业占比达64.3%,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二是由于集中度提升,行业自律得到深入和强化,产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2009年全行业利润13.44亿元,吨水泥利润12.45元,比2005年提升了12倍。预计2010年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还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三是落后产能淘汰速度加快。随着南方水泥的成立,浙江淘汰落后产能开始加速,产能过剩现象得以缓和。2012年前,浙江计划淘汰所有3米以下水泥磨,同时,淘汰能耗相对较高的小型新型干法生产线。目前,浙江已拆除1条日产1300吨的新型干法线,停产7条日产1500吨以下的新型干法线。

  四是行业自律深化,大企业带头、示范作用明显,基本杜绝了水泥和熟料市场的无序竞争。一方面产品质量不断提升,42.5水泥产量占比由2006年的27.9%提升至2009年的38.6%。另一方面加强节能减排措施,纯低温余热发电由2006年的26条增加至2009年的64条,风机变频技术得到广泛推广,节电效果明显,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熟料标煤耗由2006年的114.6千克/吨降低为2009年的111千克/吨;水泥综合电耗由2006年的84.4千瓦时降低至2009年的79.5千瓦时。

  五是企业间协商机制得以建立,创造了一个友好协商、共谋发展的平台。在南方水泥的引领下,不仅浙江省建立了企业间的协商机制,与浙江省周边和临近的更大范围的协商机制也逐渐形成,市场氛围逐渐优化,基本上杜绝了恶性竞争。

  南方水泥成立和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通过联合重组、存量改造这种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对中国水泥工业技术结构的调整、组织结构的调整十分有效,可以说是开创了中国水泥工业健康发展的新路径。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wwb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3: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