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谁是企业家?企业家的特质是什么?
国家最高领导人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那么谁是企业家,企业家的特质是什么,国有企业有企业家吗,如何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01
谁是企业家
“企业家”这个词是舶来品,法国人最早把流通过程中使货物增值的商人称为企业家,后来英国人又将其提升为使资源创造价值的企业主。经济学家马歇尔注意到企业家和组织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经济学家熊彼特进一步提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企业家是创新的组织者。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企业家与企业规模、所有制形式无关,富于创新意识、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领导者就是企业家。
改革开放后,企业家概念引入我国,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家、乡镇企业家、民营企业家的大量涌现,企业家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开始为社会大众所认识。但同时,社会上也存在将民营企业家等同于资本家、将国有企业家简单等同于官员、将企业家视同一般企业管理者等片面认识,这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很不适应。
应该认识到,在经济学意义上,企业家通过创新活动优化资源配置、改变生产函数、塑造市场、承担风险和颠覆竞争模式为社会创造新价值。企业家是以其独特的创新行为和社会贡献来定义的。今天,企业家不限于新企业的发起者,大家也常谈到企业家政府、社会企业家。
企业家既是时代形成的,也有自身极其鲜明的性格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使得中国的企业家在资源组织、风险承担和创新活动方面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
中国的企业家队伍主要包括三个来源,一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成功的民营企业创业者,二是拥有创新精神的国有企业领导人,三是在企业里的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他们领导企业健康成长,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企业家是稀缺要素,是企业的领导者,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因子。企业家不以财富多少而论,企业家是创造财富的人,但如果没有任何创新,没有创造价值,再富有也不能算作企业家。企业家不以成败而论,企业家不是完人,也不是常胜将军,做企业常常会不断遭受失败,甚至会倒在征途中,所以我们对企业家应倍加珍惜和呵护。
02
企业家的特质是什么
企业家特质非常丰富,如浓缩一下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即创新、坚守、责任。
(一)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的灵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解决经济周期性问题和企业面临的困难,必须靠创新。那么谁来创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企业里谁来领导创新,是由企业家,企业家的核心特质就是创新。企业家用什么创新,资本是企业家用于创新的杠杆。从这样的逻辑来看,创新的引领者是企业家。企业家是创新这场“新组合”的灵魂。
企业家的创新和科学家的创新有所不同。科学家的创新是解决未知、是发现,不见得一定要有当期利益企图。而企业家的创新有所不同,做企业有一个硬性约束,企业必须有经济效益或市场价值。创新是一个风险活动,企业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企业家不仅要创新,还得会创新,要遵循市场的规律,要遵循科学的规律,要有效益、有目的、有质量地进行创新。
企业创新既要重视高科技,也要重视中科技、低科技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看起来好像没有太多技术,但也可以创造巨大价值。像我以前工作过的北新建材主营业务是石膏板,相比有些行业似乎没有太高的科技,但石膏板做得既轻又结实,质量一直很好,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0%。
创新还要重视资本市场。如果没有资本,再好的创新也不容易做成。这几年,我国科创板、创业板相继试点注册制,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交所等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为很多科技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创业资金。企业创新要充分利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创新也需要重视管理。现在有不少企业,包括一些独角兽、科创板企业,技术都很好,但是管理也要跟上。企业一方面要重视“创新+资本”,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技术+管理”,实现双螺旋式的成长。我们要更加全面地理解创新,“创新+资本”能加快创新,“技术+管理”能让创新的产品做到极致,提高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家也是这样,企业家是创新的灵魂,企业家也要是企业管理的行家里手。
(二)坚守精神让企业排除万难
做企业是个长期过程,不是百米冲刺的短跑,而是马拉松式的长跑,需要一直坚持跑下去。企业家要树立终身做企业的信念。
要秉持长期主义。做企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以前我在书中写过,做好一个企业,需要10-20年的时间;要想做到极致,那可能需要三四十年;要想做成伟大的企业,那可能需要50年以上时间的考验。有人问这是怎么算出来的,我说这不是算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像中国建材旗下的北新建材、中国巨石,这些做得比较好的企业都历经了40多年。北大光华的刘俏院长在《从大到伟大》书中讲到,一个伟大的企业,不光要有良好的效益,还得经历50年以上时间的考验。也就是说,做企业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要恪守专业主义。今天我们看成功的企业,绝大多数是突出主业、坚持专业主义的。我本人也是个专业主义者。企业家要做专业的痴迷者,做企业时要心无旁骛、扎扎实实把主业做好。其实做企业和做其他事情是一个道理,就是要深度学习、深度思考、深度工作,才能够做出成绩,不能心猿意马,不能浅尝辄止。
做企业必须勇于面对困难。做企业、做企业家,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困难。面对困难,既不能悲观失望,也不能盲目乐观。我主张企业家应该务实达观些,就是战略上藐视困难,战术上重视困难,既要有平常心,不浮躁、不慌乱,又要有进取心,千方百计解决和克服困难。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下,企业家必须有耐心、有韧性,企业家要有应变力、抗压力、复原力、免疫力。
企业家要做好传承,不仅要培养队伍,还要培养接班人。企业要做下去,企业家不长青,但是企业长青,一代传一代要薪火相传。在这方面,企业家不能光顾着自己埋头苦干,还要重视传帮带,把新一代培养好,接好班,这也很重要。能不能选好接班人,这是对每位企业家的终极拷问。企业家即使把企业经营得很好,但如果没有选好接班人,可能还没做到位,这也是企业家需要认真思考的事情。
(三)责任担当为企业指引方向
企业是一个有责任的组织,除了盈利的基本目标,最重要的是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企业家也是这样,企业家可能比普通人更会赚钱、拥有更多的财富,但也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要展现更强烈的家国情怀。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观。归根结底,企业的一切是靠人创造的,企业的目的是为人服务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不能只看树木、不见森林,不能忘了做企业的初心和本质。我们应该把企业建成社会大众、客户、投资者、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共享的平台,让企业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基石。
要做有品格的企业,站在道德高地做企业。企业品格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和社会交往中体现的品质、格局和作风。优秀的企业品格,是把满足社会大众需求和利他主义融入核心价值观,把责任担当的意识、悲天悯人的情怀融于自身追求。要做有品格的企业,要做有品格的企业家,要站在道德高地做企业。
要有家国情怀。企业营销没有国界,但企业家有祖国。做企业确实要有盈利、要赚钱,这也是企业家应有的本领。但是企业家赚钱后,得知道财富为何所用?就是要积极回馈社会,多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家,不仅要创造财富,更要热爱祖国、回报社会,做受人尊重的企业家。
03
国有企业也有企业家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指导意见》,不仅高度肯定了企业家的作用,概括了企业家精神,而且首次明确了国有企业家的地位和价值,为国企市场化改革吃下定心丸。
长期以来,围绕国有企业有无企业家,学术界争论不休。改革开放后,我们开始把敢于改革传统体制的国企领导人称作企业家,后来把成功的民营企业带头人当作企业家,也有一段时间不提企业家,只提企业创业者,其实这是“企业家”这个词汇的英文直译。
近些年,国有企业家常常不被认可。一些学者认为,企业家应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民营企业有企业家,而国有企业的领导人是被任命的,不应该叫企业家。事实上,国有企业是有企业家的,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的洗礼中浴火重生,也孕育和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国有企业家。这些国有企业家肩负使命,坚守实业,突破资本、市场、技术、人才等重重困难,创造了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为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
国有企业家既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中涌现的,也是他们自身的企业家特质和企业家精神所练就的。他们大多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走上领导岗位;他们大多面对过困难的磨炼,以坚韧的担当带领企业勇往直前;他们大多淡泊名利,用甘于奉献的精神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每个国有企业家的成长经历都是一部光荣的创业史,每一家国有企业的成功都浸透着他们巨大的付出和艰辛的汗水。
经营好国有企业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工作,国有企业家常常要面对传统体制和市场机制的双重压力。社会上一些人对国有企业家缺乏应有的理解,误以为国有企业赢利全是靠垄断。其实,国有企业在经营中要面对各种市场风险,同时还要面对一些固有的体制机制问题,国有企业家只有大胆创新、锐意改革才能使企业焕发活力。
因此,他们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敢于决策的担当力、抢抓机遇的爆发力、引领职工的感召力。有这些特质的国有企业家不是一般的企业经营者,他们首先必须是改革者和创新者。
国有企业家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宝贵财富,是难得的经济人才。国有企业家要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承担市场不确定性的风险,肩负着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政治责任和国家责任,他们是多重目标任务的承担者,因而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和爱护。对于国有企业家要责权利相统一,要调动国有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就要在政治上爱护、工作上帮助、生活上关心,让他们安心、安身、安业。
关心和爱护国有企业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充分认识国有企业家的历史贡献和发展规律。二是按照改革要求,强化国有企业家的经营决策权。三是为国企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充分理解国有企业家的工作难度,坚定支持他们的改革创新,宽容他们在经营中的正常失误,增加他们前进的勇气。四是加快队伍建设,使国有企业家成为听党指挥、勇担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的先锋队。五是充分信任,做好服务,解决好生活待遇等问题,要给予国有企业家关心和温暖,消除后顾之忧。
04
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断涌现,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对激发市场活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我认为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尊重企业家的创新活动。
从制度和政府层面减少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干扰,依法保护企业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家在创新和经营活动中获得的财富,加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引导更多高质量的创新投入。我们也要建立接纳创新的文化。如果想要大范围推动本土创新就需要人们有活力,需要人们有意愿进行创新,需要有智力能力和需要接纳广泛创新的大众。
第二,要加强创新体制机制建设。
国家引导创新,要着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和汇聚关键创新资源的平台,要加快建设风险投资、科技创新联盟、产学研一体化、人才流动、产权市场,要加强政府和企业家的交流,要更加开放和自信,吸引推动创新要素的聚集。在企业内部采用市场化机制如员工持股、科技入股、管理入股等多种形式,确保企业家团队的稳定和动力不竭。
第三,建立“亲”“清”政商关系和企业家自律的风气。
要建立企业家荣誉制度,提倡企业家发扬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家专注坚守,打造众多专业化和国际化的行业“隐形冠军”。企业家要注意对标世界一流,提高自身政治觉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四,要宽容创新的失败。
创新是一个试错过程,既要鼓励创新也要宽容失败,不能赢了就戴大红花,输了就打入冷宫。对遇到困难的企业家要雪中送炭,鼓励遭遇失败的企业家东山再起,再展雄风。要营造尊重和支持企业家的社会氛围,认真研究和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信任和理解企业家,给予企业家正能量、正激励,让企业家在创新创业中越挫越勇。
第五,抓好企业家队伍建设。
要关注企业家成长,善于发现企业家苗子,扶持和培育成长过程中的企业家,倍加珍惜和爱护成功的企业家,创造更多机会和平台使人尽其才。同时还要关心企业家身心健康,引导企业家带头践行爱国敬业、艰苦奋斗等精神特质,不断完善、大力弘扬、积极传承中国特色企业家精神。对有成绩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要引导他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加强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用于管理的精进和企业的发展上,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编辑:李晓东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