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就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 稳定有效投资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定于2018年9月18日(周二)下午15:00,在国家发改委中配楼三层大会议室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出席,介绍“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 稳定有效投资”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文字实录
查看全文正序倒序刷新
孟玮:
谢谢刚才三位司长的介绍,因为时间关系,我注意到还有一些记者朋友的问题没有来得及回答,发布会后可以和新闻办或者相关司局同志联系。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
2018-09-18 18:05:22
李明传:
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包括生态保护与修复在内的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上升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明确要“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并提出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扩大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任务。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加快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我委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开展了以下2项工作。
一是持续加大对生态保护与修复领域的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十八大以来,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200多亿元,积极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岩溶石漠化治理、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水土保持及坡耕地综合治理等山水林田湖草修复工程,大力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大规模国土绿化工程,深入开展森林防火、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等生态保护支撑体系建设。
据统计,在这些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的带动下,全国累计完成新造林面积5.1亿亩,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5748万亩,实施退耕还湿106万亩,完成“三化”草原治理3.5亿亩,积极推动《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6-2030年)》的落实,全国轮作休耕试点规模3000万亩。
二是积极拓宽生态保护与修复领域的投融资渠道。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及金融机构出台了《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林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利用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通知》,明确了运用PPP模式推进林业和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和支持政策,以及利用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推动生态保护与修复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相关程序和配套政策。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对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推进各项重点生态工程的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同时,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相关政策性文件的落实,支持和鼓励各地创新生态保护与修复投融资体制机制,通过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财政贴息、政策性贷款、金融资金和其他社会资本,进一步拓宽生态保护与修复投融资渠道,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综合效益。谢谢。
2018-09-18 18:03:35
总台国广记者:
当前我国生态保护和修复任务还是挺重的,请问,从投资角度看,发改委还将重点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谢谢。
2018-09-18 18:01:58
孟玮:
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
2018-09-18 17:59:38
马强: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对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供给质量和效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善城市环境具有积极作用。总的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健康有序,相关城市执行国家批准的建设规划较为规范,项目资金基本落实到位,大部分建成运营线路客运量持续增长,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要求,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意见》,提出完善规划管理规定、有序推进项目实施、强化项目风险管控、完善规划和项目监管体系等方面的措施,促进轨道交通规范有序、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把握节奏量力而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实际,适当调整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申报条件。调整后的指标,充分考虑对已获国家批复建设规划城市的影响,兼顾对新发展轨道交通城市的导向功能,合理反映城市的综合实力。
二是通过规划引导提高发展质量,为增强国家批准的建设规划实施稳定性,对提高建设规划编制质量提出明确要求,比如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关交通规划的衔接,强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驳换乘,方便乘客出行,鼓励探索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
三是有效防范项目实施风险。合理把握发展速度节奏,对申报新一轮建设规划作出规定,要求加强城市政府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建设、运营的资金保障,根据自身财力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律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保证项目合理工期。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具有周边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风险管控难度大的特点,要坚守安全发展的底线,确保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运营安全可靠。
四是加强监管确保规范有序。城市轨道是交通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先行领域。为强化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各环节的动态监管,要健全有关部门间的协同联动监管机制,运用大数据手段建立监管数据库,强化各级有关部门和城市政府的责任,加强追责问责等相关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意见》的规定,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建立健全建设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项目监督检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谢谢。
2018-09-18 17:56:20
中国投资杂志记者:
前一阵子,国务院发布了《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意见》,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申报条件,但是现在很多地方还在规划轨道交通的项目,有些可能也是违规的,不知道发改委怎么看这个事情
2018-09-18 17:55:57
李明传:
谢谢您的提问。水利是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稳定有效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按照国务院的精神和要求,近年来,全国水利工程年均完成投资规模在6000亿元以上,各项重点水利工程加快建设,目前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已累计开工130项,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超过1万亿元,提前完成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但对标党的十九大明确的新目标、新部署、新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力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力度。保续建、保重点、优先加大在建项目及配套工程建设力度,保障项目建设后续正常资金需求,确保各项工程如期建成发挥效益。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将继续重点支持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符合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方向、正在实施的有关水利专项规划和方案。推动加快建设引江济淮、滇中引水、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碾盘山水利枢纽、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尽快补齐中小河流治理等薄弱环节的短板。
二是分类做好重大项目的储备。根据相关规划和发展战略的要求,区分近期、中期、长期三类情况,做好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重大水利项目储备工作。我们将指导督促各地方和有关单位动态更新项目信息,加强项目进展调度,加快推进前期工作,积极落实建设条件,促进储备项目顺利转化为开工项目。需要强调的是,各地方、各单位拟填报的重大水利储备项目特别是中长期项目,务必要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以及稳有效投资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深化工程规划布局、建设必要性、技术经济可行性、生态环境影响、征地拆迁、资金筹措、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建设时机等关键问题的论证,选好选准项目,以合理有效的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三是积极扩大利用外资和民间投资。近年来,国家已两次精简下放政府出资水利项目审批事项,取消了对综合水利枢纽建设运营的中方控股限制,制定印发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重大水利工程操作指南》。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积极鼓励和引导支持外资、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运营,调动和激发民间资本的活力。谢谢。
2018-09-18 17:50:20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中国改革报记者:
我的问题是,我国是水利大国,但水利也是突出短板,在此次稳定有效投资工作中,我们在水利方面有没有具体的安排,将开展哪些工作?
2018-09-18 17:44:48
马强:
谢谢您的提问。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交通强国建设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我们将加快推动“十三五”规划项目的开工建设,提前启动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和战略意义的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保持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后劲。拟推进的重大项目首先必须要在已批准的各类规划范围之内,并符合“三个突出”的要求:
一是突出骨干通道的建设。加快具有战略意义、标志意义的骨干通道建设,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实施重点通道连通工程和延伸工程,强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通道建设,加快沿边的通道建设。
二是突出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强化内外联通通道和城际、城市交通的建设,完善民用机场布局和航空运输网络。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三是突出打通“最后一公里”。注重打通铁路瓶颈路段和公路缺失路段,推进铁路进港口、进物流园区、进重点工矿企业,打造开放式、立体化的综合客运枢纽。
下一步,我们将在确保已开工项目顺利实施的同时,力争年内再新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强化明后年项目储备,保持交通基础建设平稳有序,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需要。一方面,加快今年新开工项目的进度。加快推进包头至银川、和田至若羌、湖州至苏州至上海等铁路项目建设;启动一批国家高速公路网待贯通路段,实施武汉至安庆6米水深航道等航道整治工程;力争实施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韶关机场军民合用工程以及新建菏泽、丽水机场等重大工程。另外一方面,抓紧开展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梳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中长期交通网络规划中具备启动条件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在铁路方面,统筹推进战略性、标志性重大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高速铁路“八纵八横”主通道项目建设,拓展区域铁路连接线,研究推动实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城际铁路,在中心城市周边规划发展市域(郊)铁路。在公路水运方面,加快储备一批国家高速公路网待贯通路段,启动长江干线剩余航道整治工程,同步推动一批水运支线航道整治工程。在民用机场方面,加快推进深圳、西安等枢纽机场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支持地方加快推进安阳、昭苏等一批中西部支线前期工作。
谢谢。
2018-09-18 17:33:56
中新社记者:
基础司的负责同志刚刚说到了,要充实重大项目储备,目前这一方面工作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会有什么样的考虑?谢谢。
2018-09-18 17:23:31
李明传:
谢谢您的提问。按照2018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深化农业农村领域的改革,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在扎实推进规划实施的同时,结合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体现到各个方面,积极支持各地有序实施乡村振兴。
一是聚焦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继续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支持方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科学有序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大灾后水利薄弱环节补短板工作力度,统筹推进中小型水源工程和抗旱应急能力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大中小微结合、骨干和田间衔接、长期发挥效益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着力提高节水供水和防洪减灾能力;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开展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现代化建设,有序新建一批节水型、生态型灌区,实施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到2022年,推动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4亿亩。同时,结合农业产业的发展,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所有高标准农田实现统一上图入库,形成完善的监管和考核机制。
二是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乡村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大力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完善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全面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积极和有关部门一道,共同做好耕地轮作休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数字乡村建设等工作。
三是抓紧研究提出深化农村基础公共设施管护体制改革方面的政策意见,解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重建轻管的问题,推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长期良性的运行。谢谢。
2018-09-18 17:03:00
光明网记者:
根据我们这边了解到的情况,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将于近期公布,我的问题是,我想知道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有没有一些投资支持政策?谢谢。
2018-09-18 17:02:24
刘世虎:
近年来,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不断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按照推进重大战略规划落实、集中力量办大事等原则,每年都根据中央决策部署、规划建设任务和年度建设需求,优化投资结构,将中央预算内投资集中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2018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376亿元,集中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农”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区域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生态环保等领域建设。
二是不断加强项目储备。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方,利用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切实加强项目储备,形成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储备格局。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落实各项建设条件,做到“项目等钱”而不是“钱等项目”。提前部署、扎实推进,确保投资计划一经下达即可投入项目建设,尽快落地见效。
三是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出台或修订《中央预算内直接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等,按照“一专项一办法”的原则制定了每个专项的管理办法,使投资计划编制下达、执行、监管等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保障各个投资专项规范有序实施。
四是不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每个项目从申报阶段就要求明确项目单位及项目责任人,日常监管直接责任单位及监管责任人,落实好建设管理主体责任和日常监管责任,并贯穿开工、建设、竣工全过程。坚持做好建设进展情况日常调度,积极开展项目在线监测和现场监督检查,积极配合开展国务院大督查和审计等各方面监管,确保项目规范实施、资金安全使用。
通过不断努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带动作用。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点建设任务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聚焦脱贫攻坚、棚户区改造、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各领域建设力度加快推进。2017年,超额完成全年减少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的目标任务,提前完成全年开工改造各类棚户区600万套的目标任务。
二是集中力量办成了许多大事。重大水利工程、中西部铁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不断加强,滇中引水、西安至成都高铁、“天眼”、北京新机场等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推进实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国家竞争力提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是对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的重大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有力带动了社会资本投资于重点领域建设,“三农”建设、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等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为稳定有效投资、调整优化结构提供了有力支撑,对补齐短板和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改善了供给结构,提高了供给质量。
2018-09-18 16:51:28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记者:
我们都知道,国家发改委是投资主管部门,在管好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提高投资效率方面,有哪些考虑?谢谢。
2018-09-18 16:40:46
刘世虎:
国家发改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会同有关方面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稳定有效投资增长。
一是进一步加大项目储备力度。当前,新开工项目增长乏力,显示投资增长后劲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我们正在会同各地方和有关部门,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健全完善储备制度,强化重大项目库管理和应用,不断提高重大项目储备制度化、常态化、信息化水平。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协调督促各地方和有关部门,重点在补短板、强弱项、优化结构等方面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重大项目。
二是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开工建设。储备项目只有及时转化为开工和在建项目,才能形成实实在在的工作量。我们和有关部门一道,深入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压减工程报建时间。切实加快规划选址、用海、用地、环评等方面的前期工作,指导地方加大征地拆迁、市政配套、水电接入以及资金落实等推进力度。加强协调指导,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加快推进项目及早开工建设。
三是保障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针对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需要加大保障力度的实际情况,督促地方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支持在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金融机构加大对在建项目合理融资需求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防止盲目抽贷、压贷和停贷。
四是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会同有关方面加快破除各类不合理门槛,取消和减少阻碍民间投资进入补短板等重点领域的附加条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推介重点领域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提高对民营企业服务水平,规范有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
五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投融资改革是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抓手。推进投资项目综合性咨询和工程全过程咨询改革,推动联合评审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加快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一体化,加快项目审批管理服务“一网通办”,强化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六是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是做好投资工作的重要前提。我们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地方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严格落实项目建设条件,区分轻重缓急、科学有序推进。严禁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严禁以政府投资资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切实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七是压实责任、抓好落实。地方责任落实到位,才能确保投资发挥应有的效益。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加快财政资金到位进度,合理保障必要的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避免形成“半拉子”工程,造成大的损失浪费。强化和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切实采取措施统筹做好项目储备工作,推动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早日建成发挥效益,稳定有效投资。谢谢。
2018-09-18 16:29:42
新华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为了稳定有效投资,国家发改委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投资的针对性和精准性?谢谢。
2018-09-18 16:18:59
刘世虎:
谢谢您的提问。做好稳投资工作,在当前形势下,对于稳定经济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提升长期综合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是稳投资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重要宏观调控指标处在合理区间。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稳定有效投资有利于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稳投资是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关键性作用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通过政府投资引导,吸引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支持了一大批符合发展和民生需要的重大项目建设,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发挥了关键作用。稳定有效投资,有利于加快补齐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短板,提升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扩大再生产良性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是稳投资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长期综合竞争实力的必然要求。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距离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的目标仍有显著差距。稳定有效投资,加快基础设施提质增效,是提升长期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支撑。
做好稳投资工作,一是要聚焦稳定有效投资的重点领域,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找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领域,精准发力,加大工作力度。稳投资要稳有效投资,聚焦党的十九大明确的重点建设任务,聚焦已纳入建设规划的重大工程,聚焦早晚都要干的短板项目,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取得实效。二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地方政府建设投资应当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和政府投资能力,严格落实项目建设条件,区分轻重缓急,科学有序推进,严禁建设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坚决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三是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对政府投资,要切实加强规范管理,不断提升投资质量效益,发挥好对稳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对民间投资,凡是市场能做的,政府要创造条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谢谢。
2018-09-18 16:08:10
经济日报记者:
我们知道,各方面都在积极做好“六稳”工作,在当前的形势下,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稳投资?
2018-09-18 16:07:27
孟玮:
谢谢马司长。下面请记者提问。
2018-09-18 16:05:04
马强:
与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相比,我国交通基础设施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发展空间较大,是促进有效投资的关键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将会从高位运行向常态回落,但仍需要保持在必要的合理区间,以保障不断增长的运输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需要。为此,要按照防范风险、适度超前、有序实施的原则,保持一定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有效投资,加快补齐短板,推动提质增效。
下一步,我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快推进“十三五”规划内项目、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加快建设、早日发挥效益;确保在建项目顺利实施,加快推进一批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项目,同时力争再新开工一批重大项目,保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稳定,增强发展后劲。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协调机制作用,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衔接,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加快办理规划选址、用地预审、行业审查等手续。
二是加大资金筹措力度。通过规范的PPP方式运作,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铁路项目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推进债转股。
三是充实重大项目储备。抓紧储备一批国家战略需要、通道作用较强、运输需求较大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同步推进前期工作,为适时开工创造条件。
四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压缩交通基础设施领域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为加快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谢谢大家。
2018-09-18 16:00:29
马强: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下面,我介绍一下交通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有关情况。
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交通网络更加完善,运输服务品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畅外通的“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逐步形成,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民用航空为主体的快速交通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国土开发、优化区域空间结构、扩大对外开放的引领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交通基础设施具有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十三五”以来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左右,对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十三五”前两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运行,完成额超过6万亿元;今年1-7月完成1.6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各地新开工项目有所减少,交通投资增长后劲不足。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2018-09-18 15:55:52
孟玮:
谢谢李司长。下面,请基础司马司长介绍交通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情况。
2018-09-18 15:50:06
李明传:
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今年以来农经司在“三农”领域促进有效投资和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有关方面的工作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三农”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资支持力度,切实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在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效应的推动下,今年以来,第一产业投资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1-7月份,增长13.7%,增速比整体投资高8.2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第一产业新增投资2267亿元,同比增长14.3%。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投资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
2018年中央预算内农林水利投资主要支持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灾后水利薄弱环节补短板和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发展、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工程建设。与往年相比,今年农口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有三个特点:
一是投资总量保持稳定,结构不断优化。农林水利领域的项目公益性强、资金总量大、投资管理任务重。2018年,不断优化投资的专项设施,将原有的专项归并若干个大专项,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聚焦改善民生,结合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拟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中央补助投资,由原计划的2020年安排完,提前至2019年安排完,为2020年全面消除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投资计划下达的进度明显加快,我们按照委党组的要求,加快了2018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下达进度,农林水利等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在今年3月底以前就已经下达了96%以上。截至今年5月底,所有投资计划已全部下达,这也是我们历年投资计划下达最早、最快的,这一举措有效促进了项目及早开工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有效投资,切实发挥了中央预算内投资效益和“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是进一步突出对“四个重大”的倾斜支持。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有关要求,着力研究大战略、关注大趋势、协调大政策、推进大项目,结合农口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予以倾斜支持。其中,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方面,集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550亿元,用于支持纳入172项重大水利工程范围内的大型水库、重大引调水、江河湖泊骨干治理、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等方面的建设。截至目前,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已累计开工130项,其中今年新开工8项,在建项目的投资总规模超过1万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实施,进一步研究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投资支持和政策保障力度,促进补齐农业农村生产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谢谢。
2018-09-18 15:48:14
孟玮:
下面,我们请农经司李司长向大家介绍一下水利等“三农”领域的补短板工作情况。
2018-09-18 15:46:22
刘世虎:
四是多措并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重点选取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民营企业参与意愿强烈的项目,向民间资本推介。大力推广促进民间投资典型经验,宣传推广河南省许昌市等地方的经验做法。抓紧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规范有序推广PPP模式。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的十项政策措施。联合全国工商联召开PPP项目推介会,向民营企业推介了一批前期工作成熟、基本具备实施条件的PPP项目。
五是继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指导推动地方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等改革举措。出台《企业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办法》等,进一步完善简政放权后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梳理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清单,促进投资审批便利化。建立投资审批难点问题征集机制,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着力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加快前期工作推进项目新开工建设,加强在建项目后续资金保障,持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切实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进一步激发社会投资活力,稳定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
2018-09-18 15:32:49
刘世虎:
一是统筹推进补短板各项工作。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短板,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农业、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加快补齐短板。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协调机制,协调督促进一步加快补短板建设。
二是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协调督促各地方和有关部门,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储备正在办理手续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健全重大项目储备制度,形成滚动接续的储备机制。同时,积极做好项目审批等前期工作,落实项目建设资金,推动储备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三是发挥好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不断调整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结构,抓紧安排投资计划,保障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点建设任务,集中力量办大事。印发实施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实施综合监管办法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和事中事后监管。
2018-09-18 15:25:17
刘世虎:
总的看,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回升,表明投资结构在不断优化。同时也要看到,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大幅回落,反映出投资增长后劲不足,需要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稳定有效投资。
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农业、民生、环保等领域补短板力度。国家发改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各地方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统筹做好防风险、补短板、稳投资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2018-09-18 15:21:47
刘世虎: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先向大家简要介绍加大基础设施、农业、民生、环保等领域补短板力度、稳定有效投资有关情况。
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但增速逐月放缓,1-7月增长5.5%,比1-6月下降0.5个百分点;1-8月增长5.3%,比1-7月下降0.2个百分点,降幅有所收窄。投资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回升。1-8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制造业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2.9%,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9.2%。
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平稳。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1%,其中住宅开发投资增长14.1%。房屋新开工面积和土地购置面积分别增长15.9%和15.6%。
三是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2%,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5.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落,是投资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
四是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民间投资增长8.7%,比整体投资高3.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始终高于整体投资增速。
五是投资先行指标低位运行。投资到位资金仅增长2.1%。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下降18.3%,其中基础设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下降28.1%。
2018-09-18 15:14:51
孟玮:
目前,各重点领域任务顺利推进,补短板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央和省级专项扶贫资金逐年增长,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重点工程全面启动实施。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加快实施。截至目前,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建设130项,在建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高标准农田加快建设。一批铁路重大项目建成运行。截至2017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3.6万公里。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一大批住房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补短板、强弱项,在坚决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稳定有效投资,不断提高投资效益,确保把有限的资金投向那些能够增加有效供给、补齐发展短板的领域,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就介绍这些。下面,请投资司刘司长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2018-09-18 15:10:28
孟玮:
一是精准聚焦短板领域。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瞄准基础设施、农业、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加大补短板力度,加强基础设施薄弱环节,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投资精准性和有效性。
二是建立补短板协调机制。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共同推动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重点工作。加强部门间协同合作,强化上下沟通配合,切实发挥机制作用,协调解决补短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三是推进补短板重大项目储备。协调督促各地方、各有关单位,按照近期、中期、长期三类,储备一大批补短板重点领域项目。
四是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和项目开工建设。对补短板重大项目,加快规划选址、用地、用海、环评等方面前期工作,指导地方加大征地拆迁、市政配套、水电接入和资金落实等推进力度,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五是加快落实补短板重点任务。把补短板各领域主要目标任务分解到位,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着力抓好贯彻落实。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定期调度补短板各重点领域落实情况,督促加快相关任务完成进度,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好各领域建设任务。
2018-09-18 15:05:59
孟玮: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稳定有效投资。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出席发布会的同事:投资司副巡视员刘世虎先生,农经司副司长李明传先生,基础司副司长马强先生,我们将一起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先简要介绍一下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总体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稳定有效投资相关工作。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农业、民生、环保等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激发社会活力,推动有效投资稳定增长,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巩固经济稳中向好势头、促进就业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力度。
编辑:鞠丽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