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行]青海水泥:老企业新奋斗 做“昆仑山”般强大
青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良接受万里行媒体团的访问
李良总经理与万里行美女记者团在公司荣誉奖牌前合影留念
“三十年来我们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客户”
“做大不一定能够做强,只有做强才能更久的维持下去”
“做强自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少数民族地区用户只认‘昆仑山’牌水泥”
“玉树地震灾前只有青海水泥的‘昆仑山’在那边销售”
在对青海水泥总经理李良的采访中我们听到这样的话,无论是在品牌、品质方面,还是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如昆仑山般强大坚毅已经成为青海水泥奋斗的目标。
地区经济落后 企业发展进程缓慢
青海水泥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水泥厂筹建于1970年,经过6年半的长期建设于1976年7月份投产,是列入国家第五个五年规划蓝本的项目。当初设计年产30万吨水泥,在当时的青海省算是产能规模较大的水泥生产线。这条生产线针对高原缺氧的气候特征,设计建设全国唯一的一个双立筒预热器——可以说是有新型干法水泥工艺特质的生产线。从1976年投产到1990年,水泥产量维持在20万吨/年左右,之后进行过一次比较大规模技改,产量有所提升。
计划经济时期,青海水泥厂与现在的冀东、山水水泥均被列入当初国家统配水泥的最早57家后来的63家企业名单,但是多年以来由于当地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水泥厂各方面的发展也未得到有效启动。
1996年底,青海水泥开始正式启动第二条1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扩建工程,1998年11月28日点火投产。尽管这条线只针对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的开发而建设,却是当时甘、青、宁三省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干法生产线,不管是最初的立筒预热器还是1998年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青海水泥厂都走在了西北三省水泥工业的前列。1997年之后国家改革,作为政府的一个尝试企业被深圳一家上市民企控股,从1998到2008年,10年间多次更换股东。
重组后迎接新起点
2008年3月,青海盐湖集团成功重组原数码网络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青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青海盐湖新域资产管理公司二级子公司,在足够的资金力量注入之后,青海水泥走到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
公司从2008年到2010年初将近三年的时间投资了近5000万,一方面还以前的“旧账”:之前的矿山体系还是70年代的设计,配套当初的年产30万吨水泥生产线,1998年的扩建和2001年的技改使水泥生产线有了很大的改变,矿山体系已经不适应新线的生产,用李良总经理的话说是“有一口很大的锅,可粮食只有一口”。通过近2500万元的投资改造,从采掘到破碎到运输,矿山体系得到了较好完善。
另一方面,生产作业区部分——主要是生料熟料生产部分做了大量节能减排和提产的改进。公司现有一号线设计产能2000t/d,但由于高原气候的影响,实际产量通过海拔折算系数折算下来只有1650t/d,但一直以来只能达到1500t/d,目前正在进行技术改造,有望在改造完成后达到1800t/d。二号线1000t/d生产线现在可以达到1100t/d,通过技改应该能达到1400t/d-1500t/d。生产线产能提升的问题在2003年就已经意识,但由于资金、管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拖到现在才得以解决。
“我们始终相信只有做强自己企业才能永续发展下去”,李良总经理感慨于过去多年内企业发展速度缓慢,盐湖集团重组后公司得到有力的资金注入和规范管理,有了做强的资本与管理力量,现有生产线生产与管理水平更上了一层楼。
老企业包袱沉重 加强内部管理迎接未来挑战
老的水泥企业普遍存在企业员工数量多的问题,青海水泥在1998年年产能不到30万吨之前,职工总数达到了2000多人;到现在,年产能不到100万吨,职工总数不到1000人。很多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一条5000t/d的生产线也只需员工150人足矣。但是涉及到劳动力就业及员工安置不能强行进行裁员,青海水泥从1998年到现在不招工,采用自然减员的方法,使得员工总数在10年中减少了一半多。但这也令企业又面临了一个新问题:企业职工老龄化,年龄断档。李良总经理说:“公司目前最年轻的员工都已经30多岁。”老企业职工的思想受传统的束缚,“可以说存在一种惯性,”李总这样说,“我们公司现在对优秀员工的奖励就是出去走走,在放松的同时,安排到各地比较先进的水泥生产企业进行参观,让他们了解更多现代化工艺水泥生产的情况。”
尽管目前青海水泥身处西北水泥市场行情高涨时期,但在全国其他地区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现实下,青海水泥也为本地产能过剩做着充分的准备。通过加强内部管理,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做强自己来应对未来的种种挑战。加强内部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保持品牌、质量优势,第二通过产能扩张员工分流来达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第三发展循环经济降低生产成本,第四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最首要的是保持企业的品牌和品质优势,这也是企业做强的最重要环节。通过40年的发展历程,企业创立了“昆仑上”品牌,2004年“昆仑山”牌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P.C32.5)和中热硅酸盐水泥被青海省人民政府评为青海省名牌产品。2006年,公司被青海省人民政府评为青海省第五届优秀企业。2007年,公司“昆仑山”牌商标被评为青海省第五届著名商标。自2004年起,年年均进入“青海企业50强”的排序之中。20年来公司的水泥应用没有出现任何问题,5年之内没有接到过一次质量投诉。举世瞩目的青藏公路二分之一的水泥是由青海水泥供应,产品销售扩展到西藏、甘肃,并建立了稳定的用户群。
“三十年来我们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做客户!”李良总经理对于目前公司产品取得的客户信赖和忠诚度颇感欣慰与骄傲。
重重困难之下不忘社会责任感:
玉树地区发生地震灾害之前一直是青海水泥向当地供应水泥产品,由于距离比较远、玉树当地经济比较落后、人口少,很多企业把玉树市场当成“食之无味”的“鸡肋”直接放弃,青海水泥却始终坚持服务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用户现在只认昆仑山牌水泥,”当地的牧民对“昆仑山”品牌的水泥情有独钟,格外信赖。
4月14日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第四天,青海水泥第一时间第一批人员到达玉树灾区,5月14日李良总经理到了灾区,和青海省经委领导、玉树州政府领导详谈灾后建设水泥供应问题,与祁连山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共同筹建了一个20万吨的水泥配送站,同时建立一个年产30万立方的混凝土搅拌站。6月27日配送站建成,8月5日,商混搅拌站也投入使用。
青海水泥由于长期以来为玉树地区提供水泥服务,灾后也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灾后重建的重任。老企业有老企业的不足,长期发展积累起来的但社会责任感却是许多其他新兴企业无法比拟的。
更多内容请点击通达中国水泥万里行专题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jss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