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才来:感悟中国建材联合会四届七次会长全体会议
7月15-16日,中国建材联合会四届七次会长全体会议在甘肃酒泉召开。说起来,这次会议就是一次例会,但感受却与以往的例会不大相同,总觉得有些特别的地方,可一时也没想出个究竟,回到北京又琢磨了好些日子。
琢磨来琢磨去,总算理出来了几条特别之处:一是会议的时机。这次会议是在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刚刚闭幕,又一轮西部大开发启航的重要时刻召开的,开会的时机选得好。二是会议的地址。酒泉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塞上明珠,西陲热土。与会代表们到达酒泉后不约而同地表示,这次开会的地方选得好。三是会议主题确定得好。这次会议的主题是通报我国建材行业201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形势,研讨下半年行业形势及走势,研讨促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建议及政策措施;加快转变建材行业经济发展方式,研讨建材行业、企业“十二五”发展思路,研讨走低碳排放的行业发展思路。这第三条是核心,涉及全行业方方面面的大事情,需要我们细细思量,细细感悟。
再往下想,觉得还有几点体会和感受也有必要向读者朋友汇报,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第一点,参加这次会长会议,感到有一股清新之气,与会代表聚精会神谋划行业“十二五”发展蓝图的新气象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听了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巡视员高广生的专题报告,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低碳排放的政策措施及对建材等工业领域的影响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听了工信部有关领导关于建材行业发展问题的讲话,对行业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听了会议的几个报告,听了各位会长的发言,收获很大,启发很大。
第二点,离开北京去酒泉开会的前几天,北京40多摄氏度的高温把人烤得叫苦不迭,到了酒泉仿佛进入清凉世界,在那么凉爽的地方开会,大家自然可以静下心来思考和讨论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一下我们这个行业在新时期、新阶段能为人类、地球、环境和气候变化做些什么。
第三点,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张人为的讲话确实让大家开阔了思路,明确了目标,坚定了信心。这个讲话高屋建瓴地解读了中国建材工业发展的历史和未来,通过缜密的论证为建材行业展现出一幅充满希望的蓝图。尤其是他提出的建材工业以建筑业为主要市场的导向不变;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的主线不变;坚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的模式不变;抓住机遇发展与新能源等产业相配套的新材料的思路不变;坚持靠新出强、不断创新的策略不变的“五个不变”论断,深刻阐述了我国建材工业在“十二五”期间甚至更长一个时期的战略定位。讲话既体现了总揽全局的高度,也体现了一位行业老领导与时俱进的智慧,可以说把建材行业的问题给大家讲透了。演讲者激情澎湃,聆听者大获裨益,达到了很好的互动。
梳理过酒泉会议的体会和感受,再看看建材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最复杂的一年中经受市场“灼烤”的表现,我们会进一步理解酒泉会议的意义和精神。在建材行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阶段,在“十二五”规划即将启动的时刻,我们不能不思考会议提出的几个重大问题。
一是关于行业低碳技术创新与转变发展方式。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低碳经济成为世界未来经济发展的基本潮流和趋势。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建材长期的努力方向,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低碳建材发展的本质所在。因此,在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强化的条件下,要不断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机制,激发全行业的创造力,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行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同时积极建议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建材科研队伍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公益性技术研究,着力突破制约低碳建材发展的关键技术,力争在一些有优势的行业率先突破。
二是关于结构调整。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我国建材行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总体上还处于产业分工体系的中低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都知道,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建材行业已有多门产业的产能、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建筑材料制造大国。但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发展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长期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显现,突出表现在需求结构失衡、供给结构不协调、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环境影响大、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等方面。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快结构调整。
三是关于新需求、新方向、新模式、新结构。我国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已造就了建材工业全球最大的体量和规模,但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更关注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中出现的新需求、新方向、新模式和新结构。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一些国际组织常用这个指标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我国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空间,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还能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到203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各类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这将为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城镇人口的增加,还可以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多方面投资需求。我们可以由此作出一个判断:新的建材市场格局已经显现,建材产业仍将是一个朝阳产业。
四是关于淘汰落后产能。进入2010年,政府淘汰落后和消解剩余产能的步伐还在提速。在工信部公布的淘汰落后行业分解任务中,对炼铁、炼钢、水泥、电解铝、玻璃、造纸等行业下达的指标大大提高。工信部在全国工业系统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指标显示,在18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中,水泥9155万吨,玻璃648万重量箱。这两个数据让我们明显地感觉到,国家淘汰落后水泥和玻璃的力度是相当大的。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这里面有挑战也有机遇,我们应该选择积极的态度。
五是关于建材利废与循环经济。目前,建材产业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利用固体废弃物的产业之一。几十年来,水泥产业和新型墙体材料产业是工业废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大宗固体工业废弃物最大的消纳产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全国新型墙体材料产量达到4500亿块标砖,占墙体材料总量的一半以上,比2000年增加了25个百分点,其中累计利用固体废弃物达14亿多吨,节约土地250多万亩,同时减排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建材利废在推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由此可见一斑。
传统的建材产业之所以具有优异的利废功能,是因为水泥、陶瓷、墙体材料等大都是窑炉工业,窑炉高温是“消化”工业废弃物的重要条件。令人欣喜的是,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一批新型建材产业的利废功能也逐渐显现出来,建材利废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空间将越来越广阔,文章将会越做越大。
多年的实践表明,所有的工业废弃物、工业垃圾、城市垃圾及生活垃圾只要有效地加以利用,都可以成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而建材产业正是完成这一“化腐朽为神奇”般转换的光荣使者。利废不仅实现了变“废”为宝,而且也为建材产业在经济大转型中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低碳建材发展中,利废将是一个重要的支撑环节。
酒泉会议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牵动行业全局的大题目,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认真解答,认真践行。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wwb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