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迎接第二轮城镇化 中西部城镇化速度加快

2010/07/18 00:00 来源:申银万国证券 李慧勇

......

  在外需扩张受限下,未来5年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哪里?--加速城镇化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4万亿投资效应的释放、房地产调控、产业转移和新产业兴起三方面条件将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在新的城镇化加速下:传统制造业机会更多来自产业升级;房地产业增长更多来自中西部;服务业将迎来大的发展。
  过去两年,尽管中国通过反周期的宏观调控政策成功地应对了次贷危机对经济的冲击,但不难发现,这些政策更多是暂时的,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性问题并没有解决。这些问题错综复杂,根本上可归结为三方面:一、外需扩张受限下,中国经济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动力在哪里。二、如何解决城乡、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三、在劳动力成本提高下,如何解决就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系列政策,其中加速城镇化意义重大。
  后危机时期加速城镇化意义重大
  加速城镇化,首先有助于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中国,人口多、储蓄多,决定了劳动力多、可供投资的资金多;居民收入水平低,决定了消费偏少。本次危机前,通过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方式,中国以外循环来推动经济增长。次贷危机爆发打破了这种增长的路径依赖。需要一种新的机制来替代旧的增长机制。而加速城镇化可以发挥中国劳动力充裕、可供投资资金较多的优势,带动中国消费需求的增加,从而有效解决需求不足。
  其次,有助于解决城乡两极分化问题。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通过户籍制度等限制,将大量劳动力固定在农村,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经济。这是城乡两极分化的根源。加快城镇化,则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进入城市,城乡的差距将逐渐缩小和淡化,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两极分化。
  第三,解决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我国第三产业占比长期偏低,2009年第三产业占比仅为42.62%,低于第二产业的比重46.8%,更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加速,将大大提高生产性服务需求及居民的服务消费需求,有助于解决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的问题。
  加速城镇化的条件逐步形成
  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有三:一、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二、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三、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从城镇化的本质出发,城镇化进程快慢的条件基本上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条件决定城镇化外延和城镇承载能力;二是住房条件决定人口转移的居住问题;三是就业条件需要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转移。由于这三个条件是决定城镇化的基本条件,这三大条件的变化决定了城镇化速度的变化。
  我国的第一次城镇化加速开端于1996年,其主要推动力就来自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市场化改革和入世带来的国际产业。
  近年来城镇化速度有所放慢,也主要和这些因素对城镇化的制约有关:一是基础设施发展滞后跟不上城市发展;二是高房价越来越超出居民的购买力,开始影响城镇化;三是重化工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若这些制约条件能打破,城镇化有望再次加速。目前看,加速城镇化的条件正在形成:
  首先,4万亿基础设施投资助推。按照平均2-3年的施工期推算,从今年下半年开始,4万亿投资将逐渐完工,其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将再次释放。数据显示,4万亿投资将有效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交通枢纽的形成,有助于推动新的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形成。
  其次,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房地产价格回落将使更多人能在城市居住。保障性住房制度将保证中低收入者能够通过廉租房、两限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等形式解决居住问题。而房地产调控,有利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确保有一定购买力的新城市居民解决居住问题。这有助于避免居住成为人口转移的障碍。
  第三,产业转移和新产业兴起。就业问题和居住问题同样重要。对中西部地区而言,就业很大程度上靠东部产业转移带动。而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我们认为就业机会主要来自包括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内的新产业来解决。一方面传统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为新产业的发展腾出了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能力强,资本基础比较雄厚,人口素质也较高,决定了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有可能获得优先发展,从而成为吸纳就业的新增力量。
  两轮加速城镇化特征差异大
  由于大的经济和政策环境不同,这次城镇化加速在以下四个方面与以往有所不同。
  1、中西部城镇化速度将明显加快。
  上一次城镇化加速,驱动力是外需,区域城镇化速度较快的是东部沿海。2008年,全国城镇化率为45.68%,东北及东部地区高于全国水平,分别为56.7%和55.9%。在城镇化率排名前10的省份中,6个东部地区的、3个东北地区的,中西部地区居于第10位。
  这次城镇化加速,中西部城镇化速度将明显加快。中西部城镇化率总体偏低,意味着未来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008年中部和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为40.9%和38.3%,正处于城镇化较快时期。其次,伴随劳动力成本上升及中西部市场扩大,未来将有大量产业从东部沿海转移到中西部,从而带动中西部城镇化率的提高。
  2、在空间市民化的同时,更注重完全市民化。
  过去城镇化率提升,主要表现在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空间转移,表现在以常驻地标准计算的城镇人口的增加。以此标准计,我国2008年城镇化率为45.7%,1996-2008年提高了15.2个百分点。但相当部分进城人口仅在城市工作,并不拥有城市户口、不享受和城市户口高度相关的公共福利。这部分人口实际上是处于半城市化状态。两种统计口径的差异,大概有1.7亿人口处于半城市化状态,并没有有效释放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新的城镇化过程中,国家将更注重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来促进进城人口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从而实现完全市民化。简单测算,每年的实际城镇化率将提高到2.3个百分点。
  3、更注重城市群城市圈建设。
  中国人多地少的特征,决定了中国未来的城镇化格局将呈现更紧凑的空间格局;随着经济规模扩大和经济一体化发展,许多城市的经济活动将超越行政区划,这决定未来的城镇化将呈集群化特征。由若干城市构成的城市集群(如长三角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或由某一个大城市为核心形成的城市圈(如武汉城市圈)将成为城镇化基本趋势。城市群能够与产业集群之间能相互促进。
  4、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指的是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在2010年关于三农的中央1号文件中,再次强调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可以预见,未来城镇与农村之间的联系会加强,更注重发挥城市对乡村的辐射效应,确保农村享受到城镇同等水平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现代文明。
  城镇化加速三方面助推经济增长
  1、替代出口,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促进发展最大的潜力也在城镇化。城镇化率的提高,可以极大地扩张市场需求。其一,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据测算,未来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3个百分点,消费将多增1.8个百分点。其二,有利于带动投资。城市人口增加将带动城市和区域公共基础设施物品的需求增加,从而带动相关投资的增加。综合考虑,未来城镇化加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2-3个百分点。
  2、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城镇化率将推动城乡消费结构升级,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一方面体现在城镇化推动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推动呈现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体现在农民进城之后消费城市化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
  城乡消费的差距不仅体现在总量上,更体现在消费结构上。农村居民进入城市,不但消费水平将明显提高,消费结构也将发生明显变化,体现在用于必需品开支下降,用于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增加。
  农民进城支出增加最快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衣着,支出增加4.5倍;二是杂项商品和服务,增加4.5倍;三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增加3.3倍;四是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增加3倍;五是交通通信,增加2.9倍。除此之外,医疗保健、旅游开支增加2.1倍,和总支出的变化持平。食品和居住支出分别增加1.7倍和0.7倍,增加幅度明显低于总支出。
  家庭设备用品消费的增加,主要体现在耐用消费品方面。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将增加461.8万户家庭,空调、移动电话、冰箱的消费量将分别提高417.8万台、350.5万部和293万台。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的市场空间巨大。
  3、改变企业盈利模式。
  适者胜出。基于对新城镇化的前景,我们看好以下三类企业:
  一是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劳动力成本的提升、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决定了传统制造业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量太小,又需要一个积累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因此传统产业和新经济的结合,或者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将打开新经济和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尤其看好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以及节能环保。
  二是中西部房地产。城镇化加速下,房地产企业仍具较大市场空间,不过未来房地产增长点将和过去明显不同。一从利润来源看,过去利润很大程度上来自地产增值,未来更多来自自身经营能力提高;二从区域看,过去房地产业增长更多来自东部沿海,未来房地产增长将更多来自中西部。
  三是生产和生活服务业。伴随服务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服务消费需求的提升,生产和生活型服务业都将迎来大发展。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zhangm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09-27 1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