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将是企业未来生存的必选项
某个春日,云南一位农民播下一粒咖啡种子。多年以后,由这粒种子长出的咖啡豆最终来到上海,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等待客人品尝。不同于普通咖啡,它有个特殊的身份——碳中和咖啡。
在6月11日开幕的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简称“碳博会”)上,由一杯碳中和咖啡出发,记者发现,各行各业都与“碳达峰碳中和”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碳博会上,你能看到申能这样的能源企业、欧莱雅这样的消费品企业、特斯拉这样的汽车企业、宝武这样的钢铁企业、浦发银行这样的金融企业……
对于普通人来说,有关碳的话题似乎有些遥远。但是只要在碳博会上看一看、听一听就会发现,“碳”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不管是积极地还是消极地,它很快将影响每家企业的经营、每个人的生活。越来越清晰的是,低碳不是喊给消费者听的,也不是做给上级部门看的。正如碳博会上一家参展企业的负责人所说,低碳将是企业未来生存的必选项。
还是让我们从那杯碳中和咖啡出发,看看企业为什么要降碳,整个经济又如何和碳关联在一起。
碳中和咖啡出自碳博会上的申能集团展台。碳中和咖啡的口味和普通咖啡一样,区别在于咖啡的生产流程实现了碳中和。也就是说,在这杯咖啡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碳等于吸收的碳。申能集团旗下申能碳科技的总经理助理须文曦解释说:“我们通过两个渠道做到碳中和。一是尽量使用清洁技术,减少咖啡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二是购买碳减排量或是使用碳配额,注销后,就可以中和掉生产咖啡实际产生的碳排放。这样到您手中的咖啡就实现碳中和了。”
一家能源集团做碳中和咖啡,目的不是咖啡本身,而是展示企业的碳中和之路。企业为什么有意愿减碳?最直接的答案是:碳也是一种可交易的商品。2020年12月30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2225家发电企业被列入名单。这些企业均有碳排放配额,用不完的配额可以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出售,不够用的则需要购买配额。
以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为例,2022年出售碳排放配额交易收入约4.78亿元,购买碳排放配额支出约1.04亿元,净收益达3.74亿元,成为当年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获益最高的电力上市企业。
碳排放配额不仅可以用来交易,还可以作为资产抵质押融资。这样,金融行业也和碳产生了联系。2021年5月,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向申能碳科技发放了一笔500万元贷款,作抵押的正是这家公司的碳资产。除了碳资产抵质押融资,浦发银行上海分行还实践落地了包括绿色债券、可持续关联贷款、可持续关联债券、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碳中和科技贷等绿色金融产品,逐步探索出一条商业银行绿色发展之路。
目前,国内纳入碳配额、碳交易的只有发电一个行业。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其他七个高排放行业已开展碳排放数据前期准备工作,下一步将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
对于那些没有碳排放硬性指标的绝大多数行业、企业来说,减碳的动力来自哪里?毕竟减碳是新增的一项约束性条件,短期内可能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成本。
当然,动力之一是社会责任,但更重要的是市场逻辑。
“从整个业务的可持续角度来讲,我们没有太多选择。”汽车零部件企业佛吉亚的亚洲战略和发展副总裁李京诚说,“产业链下游的主机厂越来越关注碳减排,我们作为上游企业,必须按照主机厂的要求去做。如果我们达不成这些基本指标的话,可能以后连报价参与竞争的机会都没有。”例如沃尔沃已向佛吉亚等供货商提出,2025年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
为了达到减碳目标,佛吉亚所属集团制定了碳中和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截至2025年,实现企业内部排放碳中和;截至2030年降低产业链上下游各项活动45%的碳排放;自2045年起,实现所有范围的碳中和。
李京诚说,减碳对企业来说是新的约束,也可能带来新的机会。例如,佛吉亚研发的一种天然麻纤维内饰材料,不仅比传统材料轻10%—25%,而且减少碳排放最高达80%。自2013年量产以来,这种材料已经用于上千万辆汽车。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志青说:“减碳是全球发展趋势,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也是根据这个趋势制定的发展目标。信号已经非常明确。企业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减碳,都是对未来趋势的一种反应。我认为,生态发展目标确定之后,企业腾挪的余地已经越来越小,如果不提前行动的话,可能未来损失会更大。”
在碳博会特斯拉展台,涌入了大批看车的观展者。尽管在室内展出,特斯拉还是搭建了一个仿照野外环境的露营沙龙,在这里,车主们分享着关于低碳的故事。他们说,特斯拉电动汽车已累计行驶28亿公里,减少65万吨碳排放,相当于为地球种下了130万公顷森林……
现代人对绿色的追求,是企业走向低碳的动力源泉。碳博会里的那杯碳中和咖啡,今天还是新鲜事物,未来也许会成为每家咖啡店菜单上的主打产品。
编辑:周程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