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周]第六届余热发电国际峰会在沪召开

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 2010-03-23 00:00

  3月23日,“2010国际水泥周”之第六届余热发电国际峰会在上海新天哈瓦那大酒店隆重召开。中国水泥网总顾问、原国家建材局局长王燕谋、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处长袁克兰、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高长明等行业领导专家出席了会议,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科技部部长周清浩主持了会议。来自水泥及相关设备行业众多企业领导嘉宾出席会议并作行业技术发展报告。

   在会议中,嘉宾们分别就“余热发电”技术发展与应用发表各自的见解,并且阐述了他们在余热发电领域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本次会议在搭建技术交流平台的同时,促使我国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的有效实施,推动水泥行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以往几届会议中,上海盛合新能源公司有关于引进的Kalina循环的进展报告一直颇受关注,往往能引来一片热议,此次也一样。不过,今年的会议上,中材节能发展有限公司也加入了Kalina等非水工质循环技术的研究探讨行列。

  中材节能公司副总董兰起在峰会上做了《非水质循环在水泥余热发电中的应用分析》的报告。报告内容围绕理论余热发电量、非水工质循环与Ranken循环比较、ORC及Kalina工程实例及存在的问题展开阐述,对余热发电的技术使用角度认为Kalina或ORC循环在技术上完全可行;Kalina或ORC与Rankine相比在低温废气热源具有一定的优势,在200℃以下废气热源的条件下ORC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董兰起认为,非水质循环也具有其局限性,例如,非水质循环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余热发电投资较高;非水质循环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维护成本过高;对于ORC循环来说,进一步降低投资是推广的关键;对于Kalina循环来说还需在系统和装备上进行深入研究;当能源愈加紧张时必定会促进ORC和Kalina的发展。

  对于中材节能对Kalina循环等非水质循环技术的质疑,上海盛合新能源公司总裁张高佐在随后的报告中,承认新技术Kalina循环确实存在某些缺点,他认为,Kalina循环系统的优势时期是采用氨-水混合物工作介质,具有沸点和凝结点的温度不固定、热物理特性随氨浓度变化、热容量不随温度变化、冰点温度极低的特性,这些特性使其循环效率大幅提高,同时也实现朗肯循环无法实现的低温余热热电转换。但是,卡琳娜循环系统在工程应用上有着热源温度不宜超过650度、系统设备材料不宜含铜、须在氨法规有效管理条件下使用等局限性。同时张高佐表示“无论什么技术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其优缺点”、如何扬长避短、有效应用于生产、科技进步是殊途同归之路。目前,公司通过不过采用Kalina循环可以和Rankine循环组合应用项目已经在贵州泰安水泥32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上应用,利用汽轮机排汽凝结放热,充分利用高、低热源共存时的余热发电。

  峰会最后,中国水泥网CEO邵俊主持的”技术交流论坛“,七位专家与参会来宾积极互动,就“余热发电设计优化”以及“余热发电装备最新进展”展开热烈讨论,并就企业在现实生产中遇到的困惑作了现场解答,气氛非常活跃。

  峰会详情请关注:水泥周余热发电专题,明天将要进行的是国际水泥周系列会议之2010中国水泥除尘技术高峰论坛,敬请关注。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whn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3: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