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雨、危/机、希望——2009年全球水泥行业回眸
对全球水泥行业来说,2009年是艰难却又不乏希望的一年:上半年,世界经济终于踉踉跄跄跌入周期谷底,水泥企业经营举步维艰。但是,冬天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下半年,各国政府的经济提振计划初见成效,全球经济企稳,部分建筑市场停止下滑趋势,水泥销量降幅放缓,水泥企业业绩趋好。
对国际水泥巨头来说,2009年危机重重,却最终转危为安:建筑市场萎靡、水泥销量下滑、经营利润骤减、巨额债务缠身,种种问题困扰着拉法基、墨西哥水泥、海德堡水泥等国际水泥巨头。然而,它们凭借在商海沉浮多年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果断采取措施,或剥离资产减负瘦身,或关厂裁员削减成本,终于挺过了这段危机四伏的时期。
对期待水泥行业更环保、更清洁的国际水泥组织和其他人士来说,因为有了万众瞩目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2009年则被寄予厚望。然而,在现实利益面前,理想大多是苍白的,失败了的哥本哈根大会让他们的2009年交织了太多的希望与失望。
本文将从市场、企业、可持续发展三个角度回顾全球水泥行业在2009年所走过的道路。
市场:道是无晴却有晴
2009年初,本刊回顾2008年国际水泥市场的时候,曾借用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来形容大相径庭的成熟水泥市场和新兴水泥市场。对于2009年国际水泥市场,这句话仍旧基本适用,只是2008年艳阳高照的俄罗斯水泥市场好日子走到了尽头,开始大雨滂沱,同时,非洲、拉美、东南亚局部地区也一改前年的好天气,晴转多云,甚至转为小到中雨。
巴黎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除中国外)全球水泥销售量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其中降幅最大的是东欧、北美和西欧,水泥销售分别同比下降38%,28%和26%。位于下降第二梯队的是以日本为首的北亚(-10%)和东南亚(-3%)。拉丁美洲水泥销量则略降1%。除中国外,一季度水泥销售涨幅最大的是印度,同比增加9%,其次是中东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涨幅约为5-10%。地中海地区也有2%的涨幅。
2009年第二季度则持续了这一“东晴西雨”的趋势。北美、东欧和西欧水泥销量降幅有所缓解,分别为29%,22%和21%。日本和韩国水泥销售量则同比下降11%,拉丁美洲降幅增至4%。与之相反,印度第二季度水泥销售量增长12%。本季度,全球水泥销售量同比降幅为7%,较一季度有所好转。
根据巴黎银行的预测,2009年全球水泥消费总量将比2008年下降6个百分点,东西分化的局面仍然很明显。其中,预计北美、西欧和东欧水泥消费量降幅约为20%;澳洲、亚洲成熟市场和拉丁美洲降幅分别为13%、6%和5%。除中国外的新兴水泥市场中,水泥消费量涨幅最大的是印度(9%),其次是中东和北非,涨幅分别为8%和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水泥销量也可能略有增加。
对于已经到来的2010年,巴黎银行预计全球水泥消费量将上升3个百分点,除东欧和西欧略降1%以外,其他地区都将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东南亚、拉丁美洲、澳洲、北美洲将一改延续了数个季度的颓势,实现正增长。而据美国波特兰水泥协会(PCA)的预测,2010年北美水泥销售量将增长5%。
正是有了这种还算美好的预期,或许我们可以在描述2008/09年全球水泥市场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后,顺理成章地接上一句“道是无晴却有晴”。[Page]
巨头:柳暗花明又一村
即使现在回头再看一年前各大跨国水泥集团发布的08年财报,笔者还是禁不住为他们捏了一把冷汗。以墨西哥水泥(Cemex)为例,2008年12月31日,墨西哥水泥负债净额为179.08亿美元,2009年到期的债务为41亿美元,而2009年第一季度墨西哥水泥的EBITDA为7.12亿美元,净利润则只有300万美元;第二季度,墨西哥水泥的净利润又同比下降60%。
尽管墨西哥水泥不断加大成本削减的力度,继2008年通过裁员15%削减支出9亿美元之后,2009年墨西哥水泥向股东承诺再削减9亿美元开支。不仅如此,2009年10月,墨西哥水泥还以17亿美元的价格将公司在澳大利亚的全部业务出售给竞争对手——Holcim集团。
然而,考虑到如此沉重的债务压力和如此低迷的利润水平,鉴于“墨西哥水泥遭遇了成立百年间从未曾遇到的市场困境,水泥销售量、现金流量和税前收入都大幅度下滑,”某国外财经媒体断言“墨西哥水泥命悬债务谈判”。于是,负债再融资成了墨西哥水泥2009年的首要任务。与债务人周旋将近一年之后,墨西哥水泥终于能够露出久违的笑容:它已就2011年6月前到期的30亿美元的债务延期偿还事宜与债权人达成一致意见。
与墨西哥水泥一样受到债务困扰的还有海德堡水泥(Heidelberg Cement)。2007年,耗资160亿美元的汉森收购案让海德堡水泥背上了115亿美元的沉重债务。随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海德堡水泥陷入建筑行业持续低迷、建材销量萎靡不振的泥潭。2008年一年间,海德堡水泥的股票价格大跌70个百分点。2009年1月5日,海德堡水泥控股人阿道夫?默克尔(Adolf Merckle)因疲于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心力交瘁,卧轨身亡。
此时,站出来力挽狂澜的是海德堡水泥总裁Bernd Scheifele,正是他一手促成了海德堡水泥对汉森公司的收购。为避免海德堡水泥落入银行家之手,他果断地引入摩根史坦利做公司的独立顾问,着力实施20亿欧元的资产处置计划。2009年下半年,Scheifele成功进行了债务再融资,随后又融资22.5亿欧元,再后来又先后发行总金额达25亿欧元的公司债券。通过这一系列动作,海德堡水泥总算缓解了债务危机,而避免了沦落至分崩离析的地步。
另一方面,面对不景气的水泥市场,债务压力不是很大的意大利水泥(Italcementi)集团也更加谨慎对待资本支出。该集团年初就宣布将通过削减投资20%、裁员6.5%,来应对全球经济危机。
在资产处置、开支削减、债务再融资之外,国际水泥行业的巨头们应对金融危机的另一方法则彰显出了管理者的高超智慧——将战略重心向新兴水泥市场转移,其中尤以拉法基和Holcim最为显著。
拉法基集团发布的2009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前九个月,拉法基集团共实现销售收入122.43亿欧元,同比下降15%;营业收入下降29%,降至19.83亿欧元;报告期内净利润下降50%至7.74亿欧元;净债务在2008年底的基础上下降23亿欧元。拉法基预计2009年集团水泥销售量将下降6-8%。前九个月,拉法基在欧洲和北美的水泥销售额下降12%,而中东、非洲和亚洲的水泥销售实现十足增长。
10月份,拉法基集团总裁乐峰接受采访时曾公开表示,拉法基当前的战略重点在“潜力巨大”的新兴水泥市场。拉法基在全球的战略布局也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拉法基网站公布的资料显示,集团在全球共有164个水泥生产厂(包括熟料生产线和水泥搅拌站),其中新兴市场占108个。2009年前九个月,拉法基水泥业务销售额为78.17亿欧元,中东欧、拉美、亚洲、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水泥销售额达到52.70亿欧元,所占份额超过集团总销售额的60%。
尽管为偿还收购Orascom水泥公司带来的高额债务,拉法基在2009年初将宣布通过资产处置筹资10亿欧元,但同时,拉法基还是加速了在新兴水泥市场的扩张步伐:4月,拉法基在伊拉克的一条年产250万吨的水泥生产线投产;5月,拉法基在尼日利亚合资分公司的一座250万吨的水泥厂投产;同月,耗资1.6亿美元的水泥厂在厄瓜多尔投产。
Holcim业绩报告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Holcim集团共实现净销售额142.11亿美元,同比下降22%;EBITDA同比下降21%至32.56亿美元;营业利润下降28%至21.05亿美元。
水泥业务方面,截止到2009年9月30日,Holcim集团在全球的水泥年产能为1.985亿吨,较2008年上升2.1%。09年前三个月,Holcim集团水泥销售量为9910万吨,同比下降8.9个百分点。从地区来看,Holcim在欧洲的水泥销售量为2090万吨,同比下降20%;在北美的销售量同比下降25.9%至830万吨。在新兴市场,拉丁美洲水泥销售量下降17%至1710万吨;非洲中东水泥销售量下降5.7%至660万吨;亚太地区是Holcim水泥销售量唯一有所增长的地区——略增1.6%至4990万吨。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Holcim集团的发展战略向新兴市场的倾斜:Holcim在北美和欧洲的水泥销售量只占前三季度集团销售总量的30%左右;而在形势最好的亚太地区,Holcim的水泥销售量更是占到集团总销量的50%以上。
与墨西哥水泥和海德堡水泥不同,Holcim承受的债务压力并不是很大,正因为如此,Holcim才能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抄底澳大利亚水泥市场——以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墨西哥水泥在澳大利亚的所有业务。业内人士认为,这个价格比2007年墨西哥水泥收购Rinker澳大利亚分公司时低了一半。[Page]
CSI:力促行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国际水泥组织一直在为水泥行业的节能减排奔波呼喊。2009年,有了备受瞩目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国际水泥组织——水泥可持续性发展倡议组织(CSI)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
早在哥本哈根大会开始之前,CSI就与国际能源署(IEA)联合发布了全球水泥行业减排路线图。作为全球首个行业性减排路线图,它设定了2050年之前水泥行业二氧化碳减排的宏伟目标,并建议各国政府、社会人士和水泥企业一起从提高热电效率、采用替代燃料、采用更多熟料替代物以及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四个方面入手,努力降低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抵制全球变暖,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详见本刊2009年第11期)。
此外,CSI还在2009年临近尾声的时候,迎来了三个新成员。12月8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成员会议上,CSI正式宣布接纳中材、中建材、天瑞为成员单位。这是中国首批加入旨在促进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组织——CSI的水泥企业。2008年,世界水泥总产量为28.57亿吨,水泥制造业生产出来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人造二氧化碳总量的5%。2008年,中国水泥总产量接近14亿吨,占世界水泥总产量一半。中材、中建材、天瑞加入CSI的这一举措向世界展示了了中国水泥行业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追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决心与努力。
至此,我们不难理解本文标题中用来形容2009年国际水泥行业的五个关键词:在2009年的全球水泥图景上,既有成熟市场和部分新兴市场的阴雨连绵,又有中国、印度、中东等新兴水泥市场的晴空万里;国际水泥巨鳄们曾身处危机四伏的困境,却最终(或暂时)转危为安,有机会拥抱来年晴空下的美好机遇。对国际水泥生产商、国际水泥组织,乃至全球水泥行业来说,2010年都将是充满希望的一年。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zhangm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