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行]北川中联:挺国有企业脊梁 亮剑北川
北川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2008年5月12日以来,北川这个地名对于国人来说已经成为了一段无法忘却的悲怆,无数鲜活的生命如地震中的楼房一样轰然倒塌,数不清的家庭也随着地壳间挤压碰撞而变得支离破碎。灾后重建对于北川人民甚至整个中华民族都是严峻的挑战;同样,这也将考验众多国企的能力和责任感。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中国联合水泥有限公司期间就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迅速行动,毅然亮剑北川。
俯瞰北川老县城
生产线全景
危难时刻彰显央企责任
2010年1月21日,通达中国水泥万里行团队在走访北川中联的路途中,车窗外面随处可见的依然是断壁残垣、满目疮痍,时刻提醒着人们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的历史。但是与此相对的,在蜿蜒山路上轰鸣爬行的重型卡车、在泥泞工地中隆隆作响的吊装机械,却给这座曾经死寂的小城带来生命的脉动。破坏和建设的碰撞,生与死的轮回,让到达这个地方的人们恍惚间游走穿梭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感受着生命的哀歌和礼赞。
通达中国水泥万里行团队第二十九站的目的地北川中联,距离“5·12”地震震中北川老县城仅仅3公里,其建设的一条4800t/d的生产线已经于2009年12月28日正式点火投产。如今,北川中联紧张、稳定的生产环境已经掩盖了其在建设过程中,曾经经历过的惊涛骇浪、艰辛困苦。作为央企,中联及其背后的中国建材集团,面对民族的灾难,拥有着坚定勇气,挺身而出,亮剑出击。北川中联的建设无疑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在最危险的位置,树立起一座丰碑,彰显着央企固有的责任,代表了水泥行业对于灾区同胞的支持,对于灾区建设的拳拳之心。
万里行随行记者在采访中
建设过程“与天斗,与地斗”
万里行团队在参观北川中联期间,随行记者武文博、李静等人采访了公司总经理朱长城。在采访中了解到,中联水泥在地震前就有意在北川的投资建厂,5·12地震发生后,集团加速督促新线的建设。在地震发生后仅2个月的7月12日,北川中联项目就开始动工,2009年初正式奠基,仅用10个月时间,整个工程完工投产。第一时间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重组的水泥物资供应。由于建设过程中间要不断克服恶劣的地质和环境条件,尽早完工,北川中联工程部施工人员不断“与天斗、与地斗”,终于取得了胜利,随之而来的是总投资高达7.5亿的账单。
北川中联的选址紧挨地震中心。这片区域之前是一个鱼塘,设计和施工都费时费力,奠基资金就达8000万元,而建设过程也异常艰辛。5·12过后,这里作为重灾区,依然大小余震不断,险象环生。其中六级以上的4次、5级以上的8次,5级以下的不计其数。总经理朱长城清楚记得:2009年6月30日夜里,北川再次发生较大规模余震,在大家还惊魂未定时,仅仅过了一天多时间,7月1日下午,大地又一次震动……建设者们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当中不分昼夜推进工程。除了余震使建设者时刻游走在生死之间,恶劣的天气和交通也加剧这一负担。北川中联所需重型器械都是先通过长江水运到重庆然后在利用公路运输至工地。然而,从2009年6月到11月中旬,工地几乎天天下雨,处处泥泞,由于地处山区道路运输造成极大不便,再加上赶工期加班加点,如此种种,足以见得,建设者们所要克服的不仅仅是物资上的艰苦,更是精神上的挑战。
悼念在地震中遇难的北川中学师生
仍然埋葬着400余名师生的北川中学
“非理性”投资折射央企光芒
正如建国初期大庆油田、一汽、红旗渠工程建设一样,我们从总经理朱长城的讲述中完全能够想象到北川中联的建设者们是如何在震荡的大地上顶风冒雨、在工地上嘶吼劳作。这些人,对死亡不是没有恐惧,但是他们用对生命的怜悯和悼念战胜了它;对恶劣条件不是没有焦虑,但是他们用对灾难的愤怒和不屈战胜了它。
投资是理性的,是通过衡量投入和产出、风险和收益所得到的最优结果。严格来讲,中联水泥在北川投资建厂,在传统经济学意义上并不是个明智甚至理智的决定。但是,套用美国联席参谋会议主席布拉德利对朝鲜战争那句著名的评论,我们可以讲中联北川的建设其实是在一个非常的时间、非常的地点、做出的一个“非理性”的决定。中联水泥这种在地震前对经济利益仔细考虑,地震发生后反而立即在重灾区开工建设的行为却恰恰折射出央企的勇气和魄力--在同胞遭受苦难之时,不仅仅用金钱、物资的方式进行物质上的支援,更是通过为救灾让自己直面苦难并战胜之的行为给同胞以心灵上的慰藉。对于央企来说,这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范畴,更体现出其对于国家和民族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通达中国水泥万里行在拜访北川中联的同时,也穿越了北川老县城,踏上望乡台,近距离感受那片依然在空气中流动的悲怆,尤其是面对北川中学那些依然深埋着数百花季生命的废墟,我们几乎没有勇气和力量做过多的停留。万里行专职摄像师史冉明也曾在地震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他仔细描述了当年在这里参与救援时令人心悸的静默,当时的那种没有歇斯底里和嚎啕大哭,有的只是低低呜咽、无声泪水的悲恸,我们今天依然能感受到。
如今,在诸如北川中联这样艰巨勇气和实力的企业的支持下,北川中联组建恢复生机。震前,北川经济发展较慢,当地的水泥需求每年大致只有30万吨,所以未来北川中联的主要目标市场在绵阳、德阳、广元、阿坝自治州等地,主要瞄向重点工程和灾后重建工程,尤其是水电、高速铁路公路、桥梁建设项目等。对于未来四川区域激烈的竞争,朱长城估计:绵阳附近2010年会有800万吨的产能,但是中联投产时间较早,在竞争中还是具有一定优势。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zyz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