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行]第二十二站乌江水泥:五十年老国企期待“浴火重生”

中国水泥万里行随行记者 刘超华 · 2010-01-07 00:00

  

  万里行成员与乌江水泥领导合影

  1月6日上午,万里行车队来到贵州乌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乌江水泥)进行采风和技术交流。乌江水泥副总经理王兴才等公司领导盛情接待了万里行团队一行。

  乌江水泥前身贵阳水泥厂成立于1958年,1959年陆续建成4条从罗马尼亚进口的湿法回转窑生产线,全厂设计年产水泥40万吨。乌江水泥的建设生产历尽了起伏和坎坷,同时也创造了成就和辉煌。目前,乌江水泥拥有1条年产30万吨湿法窑生产线和1条年产40万吨回旋窑生产线。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老牌水泥生产企业,乌江水泥在区域市场有着很高的品牌影响力,产品供不应求,重点供应国家重点工程项目。2010年2月,乌江水泥在贵州清镇建设的日产3200吨新型干法生产线将点火投产,伴随着新线的投入运行,乌江水泥的发展也将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乌江水泥副总王兴才致欢迎词

  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乌江水泥有着自己历史积淀的优秀文化的同时,也摆脱不了老国企历史遗留的社会包袱沉重和人员过多等问题。王兴才表示,当前企业70万吨的产能,却承载了1800人的在职员工,退休员工1300人。当前贵州水泥价格高企,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高位运行,但在良好的市场行情下,乌江水泥的企业效益却并不显著,企业沉重的负担对成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劳动生产率很低,也是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期,重庆、四川等地相继严控水泥新项目的审批,而同处在西南地区的贵州水泥市场此时俨然是一枝独秀,当地不仅未有任何停止审批项目建立的迹象,与此相反,还将大力推进水泥新项目的建立,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区域内,海螺、昌兴、赛德等众多水泥企业迅速扩张。而乌江水泥受制于机制不灵活、社会责任过重等问题,发展非常缓慢,这也成了当前企业难以摆脱的困厄。

  由此,乌江水泥在积极求新、求变,王兴才向记者多次表示,“不改制就是等死”。目前,乌江水泥正在积极的寻求与多方力量合作,进行体制的改革。据悉,乌江水泥新建设的3200吨生产线只需要300多人,单条线的劳动生产率在区域内较高,新生产线将摆脱包袱,轻装上阵,以期待能在市场中赢得竞争的优势。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lch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3: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