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文达:浙商水泥发展需要新模式
世纪新峰水泥集团董事长诸葛文达是一个睿智的人,这一点从其经历可以明证。他是浙江人,却在浙江水泥行业行情最好的时候,走出浙江,去湖北、河南扎根;他是位商人,却认为行情低的地方,机遇才更大,因此便扎根在外人看来并不起眼的小地方,如今已经把企业做的风声水起。
眼前的他坐在笔者的面前,淡定而不失豪迈,谦逊而又神采奕奕;言语间时而幽默诙谐,时而庄重严肃,纵论当今经济社会形势,畅谈水泥行业纵横捭阖!笔者由衷佩服其深深地见地,其对行业发展的洞察和经济形势的了解非一般水泥人所企及。
事实上,在去湖北创业之前,诸葛文达已经在浙江水泥行业声名鹊起,20多岁时便当上了分厂厂长。1999年,刚过三十而立的他离开了浙江尖峰水泥有限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商海生涯。
2001年,诸葛文达开始到湖北创业;2004年-2009年,湖北世纪新峰在淘汰落后的理念基础上,陆续建成了一条日产6500吨、两条日产2500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到2009年底,世纪新峰的水泥粉磨能力将达到800万吨/年。
10年来,世纪新峰坚实的脚印踏出了一连串的成功,每一步诸葛文达看来都充满了冒险和幸运、艰辛和激情、抑郁和快乐,今天的成就也许是诸葛文达当初无法预见的。
如今,这位思索者仍在思考、探寻浙商水泥发展的道路。
水泥浙商发展面临瓶颈
最近几年,中国水泥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值得铭记大事就是“以海螺水泥为代表的优秀水泥企业的超常规、超速的发展和跑马圈地重组并购;南方水泥的横空出世和快速膨胀,引致了浙商水泥的大量加盟;以红狮水泥为代表的浙商水泥在全国各地继续的扩张”。
经过多年的风雨磨砺,足迹遍布全国26个省市的浙商水泥产能已经接近2亿吨,拥有全国水泥总产能的五分之一。凭借着“自强不息、坚韧不拨,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开拓精神,水泥浙商已经成为我国水泥行业的第一商帮。
当前,水泥浙商所控制的水泥产业在规模、装备、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逐渐走向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然而,在被高调赞誉的同时,浙商水泥发展却面临着瓶颈,浙江省被行业称为国内水泥市场的“锅底”,价格低、竞争激烈,国内水泥界的有识之士因此一直在告诫行业,要避免出现第二个“浙江现象”。
全国范围内水泥厂商布局基本上已经比较完善,很少有比较好的投资空间。而在浙江,尽管水泥企业由于管理规范、技术精细,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海螺和南方水泥等行业巨头的夹击以及缺乏再次布局空间的背景下,诸多浙商水泥的发展已经逐渐陷入停滞。
同时,在经营管理上,水泥浙商与世界水泥前十强和国内海螺集团等大企业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向向拉法基、海螺等大企业学习,用先进的理念来经营企业,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创新赢利模式,尤其是增强企业发展的创新能力。
面对行业巨头咄咄的步伐,勇于创新、勤于实践的水泥浙商们将如何面对?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诸葛文达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浙商水泥需要实现发展模式的创新
中国水泥产业的发展经过一段时期的辉煌,目前已经到了产能过剩的阶段,水泥消费量即将进入低增长阶段,以量扩张的发展模式的空间已经很小,浙商水泥如果不能实现发展模式的创新,将很难继续快速发展,甚至不能生存。
因此,诸葛文达提出了浙商水泥发展的三种模式,首先就是加入如南方水泥等的大型企业集团。南方水泥汇集了大量水泥浙商优秀的精英,使之得以传承、发展和壮大,它给浙商水泥留下了后路,已经成为了浙商水泥的坚强后盾。
其次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如红狮水泥引进高盛投资后,其不但保持企业独立性,其发展也走上了新的快车道,确保了集团在整个中国水泥行业的地位。
诚然以上两种模式对于浙商水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也有缺憾!加入大型企业集团要以丧失自主发展为代价,即使能在大型的企业集团里继续工作,自己的价值也不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而如红狮集团引进高盛这样的发展模式,对于大部分水泥浙商而言不是那么容易模仿、实现的,同时,在现阶段,即使实现了,市场也已趋于饱和,缺乏布点的空间。因此,在诸葛文达看来最值得探讨的模式就是“组建浙商水泥投资的控股集团,作为浙商水泥企业共同的发展平台”,目前这种模式也已得到了诸多水泥浙商的积极响应。
这种模式的要点归纳起来表述为,“多家浙商水泥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共同出资,成立浙商水泥投资控股集团;浙商水泥投资控股集团收购各浙商水泥企业实际控制人的部分股权,成为各浙商水泥企业的股东;各浙商水泥企业仍旧独立经营;由各浙商水泥企业实际控制人担任集团董事并组成董事局,由董事局各董事共同选举产生董事局主席。”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表现在逐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浙商水泥投资控股平台,并争取以其中某企业为载体进入资本市场或联合进入资本市场。诸葛文达认为,目前在全国各地浙商水泥的总产能估计已接近2亿吨,只要将其中部分组合在一起,其规模就会非常庞大,整合后进入资本市场显然要比单个中等规模的水泥厂容易得多!
其次投资控股集团可逐步成为各成员企业融资、管理、技术、营销能力的输出平台。诸葛文达以融资举例道:联合后的集团可以为各成员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企业间也可相互担保,由于水泥浙商对行业的发展和认识都很深刻,提供了资本支持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投资的风险。即使投资失败,担保者可以通过收购融资者优质水泥厂的方式实现自身的扩张,这样对于担保者自身发展也是有益的,甚至可以上演“蛇吞象”的好戏。
最后在企业的经营方面,各企业在各自为战斗的同时,在区域市场还可以形成协同作战的能力。如果企业发生经营风险,集团或者其中的优秀企业还可以帮助其解决。
从诸葛文达的侃侃而谈中,我们可以感受他对这个模式的深思熟虑和推崇。这种模式不以实际控股和支配企业为目的,各企业仍然独自发展,是最适宜于勇于创新和实践的浙商的发展道路,而且有了控股集团的支持,抱团作战,水泥浙商的发展将步入新的空间!
据诸葛文达介绍,目前,水泥浙商中,京兰水泥集团和金圆水泥集团等浙商水泥企业已经形成联盟的雏形,需要的工作就是把它推而广之,规而范之。
当问及控股平台的操作步骤的时候,他认为需要一个有号召力的人来倡导,这样这种模式的操作和发展相对而言更为容易。即使没有领导者来来穿针引线,只要水泥浙商有着“加强区域合作,实现抱团成长,做大做强水泥浙商”理念,在共同成长的共识基础上,同样可以实现。
独木难成林,百花齐放才是春!水泥浙商群体不能各自自扫门前雪,抱团发展才能繁荣浙商水泥群体!更多的浙商聚合起来才能形成明媚的春光!
[Page]
水泥行业未来的空间仍在中东部
除了发展模式的创新探讨,诸葛文达对于水泥浙商的未来发展市场也颇有研究。尽管目前东部的水泥行业已经逐渐饱和,进入了整合期;中部的水泥行业发展速度,也明显减缓;但在西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大有可为,但诸葛文达仍向笔者表示,“水泥行业未来的空间仍在中东部”。
在诸葛文达看来,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内生的,人才、技术、资本驱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更具有可持续性。近年来,中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必然引致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稳步增长,催生了较为广阔的房地产需求空间,双重因素将为水泥行业带来稳定的市场空间。加之最近国务院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将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水泥行业也有新的机遇。如今,诸葛文达在中部地区另辟的蹊径越走越宽阔!
而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地广人稀、生态环境承载力低,经济增长是国家投资因素拉动,内在消费能力不足,经济运行缺乏循环的动力。在国家投资推动下,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当前水泥需求保持快速增长,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但西部区域经济增长依靠输血,而不是造血,基础设施建设周期完成后,民间投资和需求无法提振,水泥行业的发展也将遭遇瓶颈,地广人稀西部不会长久的成为水泥人的乐园,今后的5-10年内即将会进入增长的停滞期。“粗茶淡饭,可以持久,盛筵过后则往往杯盘狼藉”,诸葛文达这样向记者表述。
他认为,东部仍然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尽管目前水泥市场过剩,但是由于经济发达和民众消费能力强,长期而言对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需要都非常强劲。诸多行业巨头都选择了东部地区作为自己的发展主阵地,“市场行情很热的地方往往会出问题”,尽管东部地区的市场空间最广阔,诸葛文达仍选择了选择避其锋芒,另辟蹊径!
后记
2003、2004年正值浙江水泥发展的高潮期,水泥量价齐升,但是诸葛文达却选择了市场行情最低的湖北,而后又进军河南,并且在中部地区做的有声有色,成为区域最有竞争力的水泥厂商,对中部地区长远发展和市场行情的预判是其选择事业空间的原因和初衷。
如今,世纪新峰的发展证明他当初的判断是明智的。而我们也从世纪新峰水泥集团的发展过程中,看到了水泥浙商勇于创新、勇于尝试、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和勇气!相信拥有这样的气质和实力的水泥浙商,走出行业瓶颈、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天地,在中国水泥业的大海里扬帆远航为时并不遥远!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zhangm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