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新政或延至10月发布

华夏时报 · 2009-09-05 00:00

  “水泥新政策还在研究中。”9月3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建材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水泥新政何时出台必须由领导说了算。

  针对水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发改委原定最快8月下旬正式发文严控水泥生产,至今也仍没有下文。

  记者多方采访获悉,由多个部委参与调研的水泥新政目前已上报国务院,有消息称10月初有限制水泥产能的政策出台。

  审批权限收紧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列举的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的行业中,水泥业位居其中。记者采访获知,遏制新线、淘汰落后,将成为水泥行业今后一段时间的主题,这已被写入正在修订中的《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

  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的治理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五项措施中,严格市场准入高居首位。对于其具体操作,有水泥专家建议:“将此前下放的新建项目审批权限严格上收至省级政府以上,甚至收归中央。”“政策收紧有利于抑制产能过快增长。”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汉亚表示。

  眼下,尚未出台的新政策已对水泥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包括江苏、浙江及上海等城市的水泥价格都出现了小幅的上涨。

  从目前情况来看,水泥政策的主要推进方包括发改委和工信部两个部委,发改委政策倾向是新项目的“不批、缓批、限批”,而工信部政策倾向可能为结构调整和加强兼并重组。后者为此制定了《水泥行业准入条件》,不过也尚未公布。

  此外,工信部还将从资源配备、能耗、从业资质等多方面对新建生产线进行控制。其措施包括:提高新建水泥项目的自有资金比例,从30%提升至50%;必须拥有3年以上水泥从业经验,生产线需配备30年开采储备的矿山;新建生产线规模下限从日产4000吨提升至日产5000吨。

  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孔祥忠表示,提升准入条件,将会强力限制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

  逐步转向调结构

  “重点加强对水泥等行业发展指导,严格核发生产许可证。”四川省经委机械冶金建材处副处长刘道君说,水泥产业政策正从目前强调“保增长”逐步转向“调结构”。

  9月2日,记者从工信部获悉,由其拟定的《水泥行业准入条件》的核心内容是,将“人均熟料(水泥产能人均占有量)拥有量1000公斤”纳入审批标准之一。也就是说,下一步人均熟料产能超过1000公斤的省将停止审批新线。

  将会受到限制的省份就是安徽、浙江两省,因为2008年两省的人均熟料产能超过1000公斤。发改委的调研显示,到2010年,江西、福建两省都将新增产能2000万吨,人均水泥产能也将超过1000公斤,突破“红线”。

  记者采访发现,企业对工信部采纳这样的“治剩”标准并不感到意外。“新建水泥产能依然拥有空间。”四川多家水泥厂家负责人表示,目前水泥行业的问题不是整体过剩的问题,而是结构失衡的问题。

  因此,控制水泥总量并非易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名誉会长王燕谋估算,水泥生产总量中有37%是用落后方法生产的水泥,需淘汰的水泥总量有5亿到6亿吨。

  “立窑虽然关停,但粉磨站仍在,产能过剩问题依然难以解决。”有专家建议,政府还要坚决关闭立窑生产线,同时严控粉磨站项目的审批。刘道君说,四川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将实行项目“区域限批”。

  投资疯狂依旧

  尽管水泥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但投资依然疯狂。

  今年上半年,四川水泥投资总额达到110多亿元,占全国的七分之一。记者同时获悉,有4家四川水泥企业启动了IPO,募资应对即将到来的兼并重组。

  中国水泥协会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国水泥投资同比增长幅度超过60%;工信部发布的数据表明,1-7月份全国水泥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65.8%。

  据悉,水泥疯狂投资的热情在于“投资仍是保增长主要途径”。这导致没有放弃产能扩张的水泥企业大有人在,其中河南、河北、吉林的水泥企业扩张意愿强烈。

  不仅水泥企业想做大,其他资本也对水泥行业产生了兴趣。有消息称,原本没有水泥业务的中国建材集团和中国中材集团,也开始涉足水泥业务。

  尽管相关部委通过行业准入、环评、清理整顿、依法关闭等手段对过剩产能动刀,但依然没能完全抑制住重点行业的产能扩张。对此,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研究员刘满平解释称,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仍然是投资驱动型,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无法撼动。

  工信部也直言,此轮宏观调控强调的是远近结合,保增长和调结构的结合,事关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局。“淘汰落后产能需要妥善处理地方的利益。”一位专家这样表示。

  全国人大财经委报告还指出,虽然微观淘汰了落后产能,全行业产能总量反而更大。“上半年的重点就是保增长,无论怎么样,先把经济基础稳住再说。”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分析师牛犁认为。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ljy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9: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