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扩张调控收紧 相关上市公司或受影响
这已经是此行队伍出发的第10天。在这场名为“中国水泥万里行”、旨在全景式展示建国60年以来中国水泥行业辉煌成就的行程中,一个沉重的话题——产能过剩危机,萦绕着所有队员。
8月26日,万里行团队正在吉林亚泰集团考察,国务院发出的严控信号不期而遇。“其实产能过剩在水泥行业是一个老话题,但严控信号仍如警钟敲响。”参与考察的队员如是对记者说。
而在国务院发布水泥产能过剩警钟前的数小时,亚泰集团副董事长徐德复还在对记者表示:“我们正准备在辽北一带加快扩张,未来2-3年水泥制品投资将达到30个亿。”
扩张与过剩,这一悖论的命题似乎无法摆脱对水泥行业的纠缠。“目前我国水泥行业不是一般意义的过剩,而是严重过剩。”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措辞强硬而焦灼,但在徐德复看来:“水泥行业确实存在总体过剩,但同时也给兼并、重组带来了很多机会。”
收闸与放水,只能选择前者。由工信部主导的《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初稿已经完成,并已于近日在西安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了初审。据本报记者了解,《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初稿中设定了新的红线:“‘十二五’期间人均熟料产能超过1000公斤的省将停止审批新线。”
抢建与过剩
来自工信部的统计数据 显示,2008年我国水泥产能利用率仅为66.7%,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浙江省2009年上半年水泥的产能利用率仅为63.0%。
今年1-7月,我国水泥产量迅速上升,达到了8.78亿吨,同比增长15.90%。2008年建成投产的新型干法生产线132条,新增水泥产能达2.1亿吨。2009年1-7月,全国完成水泥投资881.63亿元,同比增长65.84%。
这一现状并没有警醒水泥业的投资。业内预测,2009年水泥新增产能将大大超过2008年。
在万里行的始发站——金隅集团,其旗下的太行水泥 此前刚刚通过在河北建设一条4500t/d的生产线。其董事长姜德义对记者表示,目前全国产能总体是过剩的,但细分来看是存在区域分配不合理的情况。“我们认为河北地区还有不少发展空间,正计划抓紧开拓。”
河南天瑞水泥有关负责人则表示,已意识到本地有产能过剩的势头,因此,在本地新建一条万吨生产线的同时,已计划向辽宁扩张。
而位于吉林的亚泰集团岂能坐视东北市场“沦陷”。徐德复表示,“我们计划在辽北收购一家企业,这样年产能力能达到200万吨/年,同时再新建一条5000t/d的生产线。”如此一来,亚泰在辽北的产能将达到400-500万吨/年,能够占据辽宁市场的10%-20%。
“你不扩建产能,别人也在建,还不如自己建新生产线淘汰落后产能,给自己争取主动权。”一位业内人士如此对记者说。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这股由大项目拉动带来的水泥需求能勉强持续到明年下半年,此后大量水泥产能将面临过剩。”一位业内人士说。
事实上,水泥业热潮后的疲态已经开始显现。
来自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水泥平均出厂价格在历经了3月份和4月份两个月小幅上涨之后,6月份和7月份两个月再次回落。7月份全国水泥出厂价格每吨平均为277元,比上月下降2.8元,也是今年以来的最低价格。
重组阻力与扩张动力
兼并重组是否是调控产能过剩的坦途?这似乎是一个疑问。
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曾发出通知,鼓励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对中小水泥厂实施兼并、重组、联合。此后,国家有关部分又多次发文要求解决水泥企业数量过多,平均规模过小,产业集中度过低的问题。
然而,时至今日,水泥行业的兼并之路却依然步履蹒跚。相对于并购重组,跑马圈地式的新建似乎对水泥企业更具吸引力。2008年10家大型水泥集团新建生产线44条,其中5000吨级的37条;新增产能占全国新增产能40%。
一位熟悉海螺集团的人士指出,海螺试图收编地方水泥企业的计划曾屡遭碰壁。主要原因在于,运输半径的限制使得水泥业有着天然的地方保护特点,一些地方水泥企业在缺乏强力竞争者的环境下,即使生产规模不大,技术水平也谈不上先进,却能够维持较好的收益。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企业往往对前去洽谈收购的海螺等大企业开出“天价”。
筹码高企,于是海螺采取“以产能搏产能”的办法:看准一个地方的市场,就去当地投资建设一家大型水泥厂,以规模、技术和营销等方面优势来挤压当地企业的市场空间。“但是,往往等这些小企业利润空间大大降低,愿意被收编时,海螺又发现再拿钱去收购这些厂意义已不大。”规模扩大了,但那些原本将被挤压的产能还在。
“海螺目前的策略还是要通过新建、扩建新型干法线,尽快占领淘汰落后的产能空间。”海螺副总经理余彪说,“水泥产业在完成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必然会造成阶段性过剩,但最终会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
“只有经过长时间低价位运行,才能使区域性市场得到整合,市场价格才会回归到理性。”余彪说。
但事实上,一些地方政府对于水泥业的“青睐”,往往使市场淘汰变得复杂。
“由于水泥这样的大型投资项目对拉动地方GDP具有明显的作用,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对大小项目都持‘来者不拒’的态度,这使得一些地区水泥产能迅速扩张。而水泥生产线一旦建成后,由于其特殊性,退出成本很高,于是就出现水泥总量过剩,而一些地方小水泥厂至今也难退出的现象。”华新水泥 董事长李叶青说。
“关停小水泥企业,政策已经下发过好几回了,但操作起来还是有不少的难度,有些水泥企业虽然技术落后且规模相对较小,但却是当地的财政支柱和就业大户,地方政府也有所保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调控与转型
一个富有戏剧效果的片段是,在万里行之前,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的一次论坛上,12家全国性水泥大企业加上中国建材、中国中材两家央企聚在一起,被称为“CG12+2”。这些水泥巨头举杯相贺、握手言欢。而实际上,他们曾是刀光剑影、波诡云谲、明争暗斗的竞争对手。
“能够让他们坐到一起的是金融危机、是产能过剩、是恶性竞争、是利润下降。”中国建材报社社长陈才来说。
同一个场合,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表示,中国水泥业的总量规模已经足够大,由于缺乏合理布局,结构性过剩和区域性过剩压力较大,无序竞争较为严重。因此既要扼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也要警惕高水平重复建设。
调控不仅是来自国务院和工信部的决策,也是企业和行业的共识。
在“中国水泥万里行”启动仪式上,北京市水泥行业协会会长胡中甲表示,北京市25家水泥企业在今明两年要淘汰掉大半——13家,从而彻底将高污染、高能耗、高耗水的三高水泥企业淘汰出局。
在万里行的考察行程中,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屡有如北京水泥协会一样的表态。
“我们向相关部门的建议是,国家最好做一个总体规划,比如在哪个县规划多少产能,然后各个企业招标,这样就能最有效地控制总量,而不在乎是国家审批还是省一级审批。”金隅股份姜德义则对记者说。
而亚泰集团方面则建议,“最好由国家一级来实施总体调控,避免国家与地方执行力度不一致的矛盾,同时发改委和工信部这两个部门也最好在宏观调控方面协调好。”
记者观察到,在整个行业竞争加剧,利润难以保障的背景下,不少水泥企业已经在实施多元化或转型,以规避集中投资所带来的风险。而其中进军房地产,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似乎已成为水泥商们的一种新趋势。
近日,国内最大的水泥企业之一、冀东水泥进军房地产市场,便成为业内热议的一个话题。
此外,东北的亚泰集团除水泥外,在金融、房地产、医药领域的扩张也已渐成规模,而且还计划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
而北京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金隅集团,在房地产开发上的比重已经接近水泥。金隅集团旗下北京琉璃河水泥副总王贵生对记者介绍,目前厂里的产量稳定在200万吨/年左右,已没有太大的提高空间。所以,公司一直在考虑发展水泥以外的业务。
记者还注意到,“中国水泥万里行”第一阶段活动将在为期34天内,走访东部沿海及华中地区有影响力的23家水泥企业,总行程8000公里。在寻找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随行的技术专家将对企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排疑解惑。当然,包括转型指导。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hdj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