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部署稳增长 基建投资有望被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本轮疫情令市场对经济产生一定的担忧,有迹象显示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与制造业PMI指数都出现回落:4月6日公布的3月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服务业PMI)录得42.0,较2月大幅回落8.2个百分点,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
不仅如此,4月1日发布的3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较上月回落2.3个百分点至48.1,再度落入收缩区间;这一走势与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一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月制造业PMI录得49.5,也较2月回落0.7个百分点,5个月来首次跌至收缩区间。
在此背景下,稳增长再次被提及:3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坚定信心,咬定目标不放松,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部署用好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补短板增后劲和经济稳定增长;决定新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水利工程,提高水资源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
随后3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也要求,各部门要确保102项重大工程每一项任务落地见效。要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基础上,扎实做好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加大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受访业界专家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国常会再次夯实稳定经济增长的信号。而基建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将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为年初以来,局部散发病例和国际地缘政治升温,加大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由此,这需要适度加大基建补短板力度;同时还需要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见效。”
基建投资仍是稳增长主要抓手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下一步,要更好发挥专项债效能。坚持既利当前又惠长远,加大惠民生、补短板等领域投资,支持新基建等增后劲、上水平项目建设。合理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在重点用于交通、能源、生态环保、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项目基础上,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公共服务等项目。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加快项目开工和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记者注意到,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显著放量。有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各地共发行地方债18246亿元,是去年同期发行量的2倍多。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12981亿元,约占今年“提前批”额度的89%,约占全年额度的36%。还有数据显示,在1月份新增专项债券4844亿元中,基建相关投资占比达67.4%。从资金投向看,1月近七成新增专项债券投向基建领域。
对此,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日前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与去年相比,国内稳增长政策靠前发力,确保上半年经济运作合理区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明显前置。随着这些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基建投资增速将明显加快。”
实际上,在3月份的数据中,建筑业景气水平小幅上升。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随着气候转暖,建筑业施工进度有所加快,商务活动指数为58.1%,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4.7%,高于上月6.1个百分点,升至高位景气区间。有分析称,这均显示基建投资正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的进程。
摩根士丹利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也对记者表示:“近期外部地缘风险以及国内疫情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冲击,宏观政策需采取更有力举措。在当前稳增长任务更重的背景下,预计二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至少会与一季度持平,使得上半年发行规模达到2.5万亿元左右。”
章俊还告诉记者:“未来会有更多新增专项债投向新能源、5G、大数据等新基建相关项目,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
东方证券也认为,基建见效快,是稳增长最有力的抓手。该券商还指出,2012 年8月基建重回两位数增长,距离项目大幅增加用了大约1个季度。以此为借鉴,当前的超预期基建增速存在一定持续性,也将成为今年稳增长的重要来源。
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指出,今年再开工一批已纳入规划、条件成熟的项目,包括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等重大引调水、骨干防洪减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建设和改造等工程。这些工程加上其他水利项目,全年可完成投资约8000亿元。在业界看来,这意味着基建高增的确定性进一步增强。
记者注意到,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良好开局。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2%,比2021年全年加快7.3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加快:1~2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1%,增速比2021年全年加快7.7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基建投资增速,德邦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芦哲近日发布的研报称,基建发力是今年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支撑,预计今年基建增速能达到5%~7%左右。
周茂华还向记者指出,今年除了基建补短板发力外,国内消费与外需都是稳增长重要抓手。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稳增长的核心是稳消费。稳消费的关键是财政政策扩张,财政政策扩张的抓手是消费券。”
二季度稳增长政策有望加快推进
目前已进入二季度,业界专家预计二季度稳增长政策有望加快推进。
周茂华对记者分析:“1~2月国内经济数据表现理性,经济恢复态势良好,但3月以来国内散发疫情影响及国际地缘局势外溢效应,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预计国内将加大托底力度,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协同,总量与结构政策工具配合,提升政策质效。”
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周茂华认为:“面对全球复杂经济环境,短期稳增长,中长期经济潜力释放,稳内需是短期稳增长抓手,也是加快构建中长期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
在周茂华看来,在稳内需上,一方面需要适度扩大有效投资,合理加大基建补短板;另一方面为市场主体纾困,保市场主体,稳就业和收入,促进内需稳步恢复。同时,外贸对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重要,国内仍需要落实落细此前出台的外贸企业纾困、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组合拳,促进外贸平稳健康发展。
在扩大有效投资上,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用好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补短板增后劲和经济稳定增长。
对于会议强调有效投资,周茂华认为,一是避免无效投资与重复投资,提升投资效率,让地方政府财政更可持续;二是聚焦民生所需所盼,例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防洪防内涝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聚焦未来发展潜力,合理制定发展规划,量力而行,适度加大新基建投资,例如通过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5G应用、新能源充电桩,助力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我国经济长期发展效率等;四是继续促进国内区域平衡发展等。
展望二季度,东方证券认为,3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按兵不动不代表货币政策宽松窗口的结束,为配合中小企业疫后纾困、大宗商品价格高企、政府债券大量发行等因素,降准甚至降息的窗口有望继续打开。
华安证券分析师何宁也认为:“后续可能再降准降息,鉴于5~6 月美联储可能连续加息,且5月可能加息50bp(基点),预计最快4月国内可能落实降准降息;财政支出节奏可能靠前。”
编辑:陈浩川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