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德义:信心 责任 理性 成就中国水泥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金隅集团副总经理 姜德义
很高兴有机会向各位行业领导汇报工作、向各位业界同仁学习经验。在此,我谨代表北京金隅集团,对中国建材联合会的精心组织和海螺集团的周密安排表示衷心感谢!
水泥作为基础建材,在人类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发展的瓶颈约束日益明显,如何实现我国水泥行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是业内企业面临的共同命题,对于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大水泥企业而言,更是加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振兴水泥工业的强大动力所在。在此,我谈一些个人体会:
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水泥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从水泥行业的发展看,从1985年起,我国水泥实物产量已连续23年位居世界第一,尤其是中央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后的这段时间,我国水泥总产量从2002年的7.05亿吨,增长到2008年的近14亿吨;水泥企业的平均规模从2002年的15万吨左右,增长到2008年的3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占水泥的总量从2002年的不足20%,增长到2008年的60%多。应该说,我国水泥行业在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和辉煌成就。
在我国水泥行业大发展的进程中,北京金隅集团不断探索,认真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金隅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5年的北京建材工业管理局,下辖一百多家传统建材生产企业,素以“砖、瓦、灰、砂、石”和“苦、累、脏、穷、远”而“著称”,1992年组建为集团公司后,金隅集团主动进行大刀阔斧的结构调整和持续不断的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成功转型为以“新型建材—房地产开发—不动产投资与管理”三大业务板块为核心产业链的大型综合性产业集团。在这十多年中,金隅集团的水泥企业由1992年的2家,发展到目前的14家;水泥产能由1992年的400万吨,发展到目前的1800万吨,不但在对水泥产业环保要求较高的北京得以持续良好地发展,而且成为环渤海区域最重要的水泥企业之一,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的12家大型水泥企业集团之一。总结金隅水泥过去一个阶段的发展,我最主要的体会是:高质量的发展与循环经济和谐共进。
一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目前金隅集团16条水泥生产线均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其中4000T/D以上的水泥生产线4条,主机设备运转率、自动化控制水平、产品质量、散装率等在全国处于一流水平,窑尾粉尘排放浓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是,切实推进节能减排。先后对水泥窑系统、粉磨系统和收尘系统进行改造,窑系统年运转率平均达到92%以上,电耗和煤耗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水泥窑尾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在集团各水泥企业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良好效益。
三是,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业废渣等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与途径,实现了自然资源的有效替代和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积极建设和大力改造污水处理回收系统,实现了生产污水对外零排放和100%循环再利用;有效利用生产废气余热,不仅保证了生活釆暖和生活用蒸汽,而且大大降低了低硫煤的消耗,减少了燃煤锅炉粉尘排放和二氧化硫排放,实现了能量梯级利用。
四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密切结合水泥生产特点和新型干法水泥工艺优势,于2005年建成我国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利用水泥窑处置城市工业废弃物的环保示范线;2008年,集团自主研发的我国第一条利用水泥窑余热干化处置城市生活污泥的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并将于今年内正式运行。应该说,金隅集团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不仅为水泥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寻找到了较好的结合点,也为我国城市工业和生活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典型循环经济意义的有效途径;不但实现了自身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唯独北京水泥厂被允许正常生产经营的事实,既反映了政府对金隅发展循环经济的认可与支持,也进一步坚定了金隅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信心与决心。
二、践行科学发展观理念,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
去年9月份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深和整个国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水泥生产也出现增速放缓、价格回落、效益下滑的新情况。但是,作为宏观政策效应“晴雨表”的建材行业,尤其是水泥行业,由于对外依存度相对较低,与其他行业比较,所受冲击相对小一些。从行业整体看,金融危机对整个水泥产业的影响还在继续,但程度有所减缓,一季度全国水泥市场价格较为平稳。
但我们也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国内水泥市场需求构成中,基础设施建设约占40%、新农村建设约占35%、工业及房地产开发约占25%。虽然基础投资建设比例最高,但国家两年4万亿投资的到位还有一个过程,对于一次性投资巨大的水泥行业而言,既面临等待有效需求的煎熬,也面临届时剧烈的市场竞争;新农村建设目前还处于政府主导阶段,由于农民消费能力有限、农村住房结构调整具有长期性,这一市场对于水泥消费习惯的培育和消化能力的提升还有一个较长过程;工业及房地产开发在水泥消耗量中所占比例尽管最低,但具有相对更加显著的敏感性和标志性,当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小阳春”能否改变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低迷还有待观察.所以,水泥行业既要充满信心,还应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审慎研判当前形势,理性思考未来发展。
1、加快结构调整是水泥行业战胜危机的最大法宝
尽管目前新型干法工艺已成为我国水泥工业的主体,水泥行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还存在一些主要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是,生产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能源消耗高、质量不稳定、环境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仍占我国水泥总体产能近40%,产业集中度偏低,我国台湾省仅“台湾水泥”和“亚洲水泥”两家企业就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国家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目标要求是:到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70%以上。到2020年,企业数量由目前5000家减少到3000家,生产规模3000万吨以上的达到10家,500万吨以上的达到40家。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需要大型骨干水泥企业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以发展低耗能、非耗能产品产业和延伸产业链,发展深加工制品为内容的产品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以整合重组为手段,以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为目的的行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引导。加大执法力度,尤其是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和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为优势企业引领行业发展创造更加规范和健康的外部环境。
2、科学布局是确保水泥行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投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922条,水泥熟料产能75686万吨,预计到2009年底,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将达到99863万吨,折合水泥产能14亿吨以上,总量已经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优质高标号水泥的需求。今年一季度,水泥投资同比增长110.46%,其中东、中、西部的增速分别为91.08%、66.41%、175.80%。对于这样的一个高速增长,我们可以理解为业内对未来发展的良好预期和坚定信心,但同时,我们也不应回避投资过热、产能过剩、布局失衡的隐忧。据了解,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水泥,由于过度投资,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十分突出,2008年全省水泥企业开工率约为70%,2009年一季度开工率约为60%,为了在激烈的价格中保证应有的利润,屡屡停窑限产;灾后重建的四川地区,2008年3月份之前在建和拟建生产线就已有83条,产能合计9970万吨,地震后又增加了33条,产能6000万吨,新增加的总产能高达1.6亿吨。加上目前已有的6000万吨,到2011年,四川水泥产能将达到2.2亿吨。届时随着灾后重建项目的陆续完工,产能过剩问题将更加严重,行业竞争也会非常惨烈,而且这种苗头在今年5月份已经以市场成交价格大幅度下跌的方式呈现出来。
因此,在加快结构调整过程中,如何通过“两条腿”的协同规范促进整个水泥行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是国家政府部门应加强水泥产能总量控制,尤其是对热点地区的新增产能要在评估审批和总量控制上进一步加大力度,提高投资的技术、管理、产能、环保等进入门槛,使水泥行业的区域布局更加科学、新增投资更加合理,以避免重蹈90年代“大玻璃”的覆辙;二是水泥企业应在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在速度和质量、规模和效益的关系的把握上,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发展付诸努力、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自律诚信为本,在竞争中加强合作,在合作中共谋发展,勇敢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共同营造和推动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同时通过盈利能力的不断提升,使企业的发展成果惠及职工。
金隅集团近几年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结合自身特点,发挥技术、管理、资本和人才优势,本着先做强、再做大的原则,坚持质量和效益第一,坚持水泥工业与循环经济相结合,按照“大十字”战略,重点在京津冀区域发展了一批大型新型干法水泥项目,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通过“上大压小”,也为当地的环境保护提供了经验,做出了贡献。
3、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是实现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建材行业总能耗仅次于冶金和化工,居工业部门第三位。水泥工业作为建材行业的能耗和物耗大户,在国家环保要求不断加大、 自然资源不断稀缺的今天,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寻求出路。
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发展质量上下工夫。通过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引用、新装备投入和信息化建设,转变单纯依靠增加产能来实现规模增长的成长模式,代之以通过延伸产业链和提高水泥产品的附加值来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从依靠数量的增长发展转变到依靠价值增长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在生态效益上下工夫。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更要倍加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节能降耗减污工作,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创新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拓展利用水泥行业技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国水泥工业发展任重道远。金隅集团愿在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与各大水泥企业集团开展广泛交流合作,分享应对金融危机的做法和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共同为推动我国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作出努力。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hdj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