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原条例修订已历时近30年,深圳商品房预售资金拟由银行监管改为政府监管

2022/11/15 16:5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实际上,深圳期房的预售资金监管,在执行中已由银行、房企、政府三方一起参与,特别是近两年房企出现资金流动性问题后,为保交楼,政府在监管方面要求更为严格和细致。......

近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官网发布关于《暂时停止适用〈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转让条例〉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下称《意见》)。

公告称,暂停上述《转让条例》中与“金融机构监管”相关的部分规定,暂停适用上述有关规定的期限为3年。明确深圳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模式正在推进改革,政府将接替商业银行成为监管主体。征求意见截至日期为2022年11月16日。

11月14日,多名业内人士表示,草案一方面是呼应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加强并完善深圳预售资金监管监管体系的一次立法,实施后对深圳新房市场的稳定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延期交房和烂尾楼的产生。

原条例修订历时较久

就全国而言,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分为行政监管和金融机构监管两种模式。

行政监管要求政府与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企业签订监管协议,由政府对预售资金的使用进行审核监管,广州、武汉等城市采用此模式。

金融机构监管要求商业银行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签订监管协议,由商业银行对预售资金的使用进行全流程监督,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采用该模式。

对于暂停的必要性,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表示,深圳市于1993年出台《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转让条例》,确立了商品房预售资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目前,市司法局正会同市住房建设局修订《深圳市房地产市场监管办法》(以下简称《监管办法》),并按照《意见》要求,构建商品房预售资金行政监管模式。但此举措与《转让条例》实行的预售资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不一致,为依法依规推进预售款监管模式改革、确保依法行政,需对《转让条例》相关条款进行修订或者暂停适用。

“考虑到修订历时较久,现提请市人大常委会暂停适用《转让条例》有关规定,待预售资金行政监管模式运行一段时间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启动《转让条例》的修订工作。”

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宋丁认为,深圳推进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模式改革,完全是基于市场的现实考量,过去单纯依赖商业银行无法保证预售资金的安全,此前出现的烂尾楼、停贷停供等现象,归根结底都是资金监管层面出现了问题。

有业内人士表示,实际上,深圳期房的预售资金监管,在执行中已由银行、房企、政府三方一起参与,特别是近两年房企出现资金流动性问题后,为保交楼,政府在监管方面要求更为严格和细致。

也有此前购买百强房企预售房的业主,在获悉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后,表达出盼望和喜悦之情。

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创始人王玉臣表示,其实原本相关部门也有监管职责,眼下进一步明确、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也是为了更好保障楼市的健康和稳定。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呼吁保交楼,而保交楼就必须做好预售资金监管,不能再流于形式,否则延期交房和烂尾楼问题只会越演越烈。

已有超110省市调整监管政策

据中指院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面对诸多开发企业发生资金流动性问题,全国已有超110省市调整预售资金监管政策,或放松资金监管为房企提供部分资金支持,或收紧政策保证项目建设资金安全。

对于深圳此次从修改法规角度,将银行监管转变为行政监管的必要性和意义,明源不动产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艾振强11月14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任何监管都是有成本的,过去行业单边上扬,高周转能够持续,银行监管可节约行政监管成本。

“但三道红线后,出险房企逐步增多,银行作为盈利性机构本身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比如保护储户利益等,出现了划走资金的情况。而项目出现烂尾,购房者最终还是找政府,还不如行政监管。”

王玉臣认为,保交楼必须要有强有力的资金监管,所以此次草案的实施一方面是呼应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加强并完善深圳预售资金监管体系的一次立法。

王玉臣表示,从银行监管正式转为行政监管,恐怕会有三个重要难点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开发商直接收取首付款或分期付款时的监管。现实中,很多开发商提供的收款账户并非监管账户,在收取房款的源头就开始转移,所以这方面的监管是重中之重。第二,银行放款的账户。现实中,很多银行在放款时并没有将购房人的按揭贷款放到监管账户。第三,监管账户中预售资金的具体使用。现实中,不乏一些开发商利用施工企业虚报工程进度,以工程款名义领取后挪作他用。”

编辑:李晓东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找准降本“最大公约数” 画好强基“最大同心圆”

塔牌集团面对水泥市场需求萎缩和产能过剩问题,开展全员降本强基活动,通过深化改革、精细化管理、技术创新和全员参与降低成本,力求在市场压力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强调全员关心成本,打破部门壁垒,提高执行力,并通过审计和纪检监察确保措施落地,营造风清气正的经营环境,以应对挑战。

2024-07-05 水泥 塔牌 房地产

34家上市建筑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9.15万亿元 !

2023年,34家上市建筑公司的总营收达到9.15万亿元,显示出中国建筑行业的强劲发展和上市公司业绩的显著提升。

2024-07-05 房地产 需求 水利

上半年土地市场点状回暖 房企“以销定投”谨慎拿地

2024年上半年,房企投资拿地额下降40%,土地市场虽有局部回暖,但房企普遍采取“以销定投”策略,谨慎投资。融资端,房企债券融资总额同比下降26.1%,央国企占比增加,民营房企下降。土地供应和成交缩量,房企投资规模预计全年偏弱,但下半年降幅可能收窄。央国企和部分稳健民企在核心城市积极拿地,而债务压力和偿债风险仍是行业挑战。政策层面,“白名单”项目贷款加速审批,为房企提供一定支持。

上半年房企“以销定投”继续谨慎拿地,未来仍面临较大偿债压力

上半年房企投资拿地规模显著下降,仅三成百强企业仍在拿地,且多数房企投资谨慎。销售头部房企投资金额大幅下滑,与销售业绩排名形成反差。融资端,房企债券融资总额同比下降,央国企占比增加,民营房企下降。偿债压力大,下半年投资降幅可能收窄,全年投资表现预计偏弱。政策方面,“白名单”措施加速项目融资,有助于缓解房企压力。

1-5月水泥行业亏损34亿 企业亏损面55%

1-5月,中国建材行业经济运行疲软,水泥行业亏损34亿,企业亏损面达55%。尽管部分新兴产业如技术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保持利润增长,但行业整体效益下降,水泥产量下跌9.8%,建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仅0.2%。建筑卫生陶瓷和建筑用石加工在特定领域推动下实现营收和利润增长。

2024-07-04 水泥 房地产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7-05

陕西省

¥ 348.03
2024-07-05

内蒙古自治区

¥ 392.96
2024-07-05

山西省

¥ 351.03
2024-07-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66.87
2024-07-05

广东省

¥ 334.44
2024-07-05

山东省

¥ 324.28
2024-07-05

海南省

¥ 442.54
2024-07-05

安徽省

¥ 320.86
2024-07-05

河南省

¥ 303.44
2024-07-05

上海

¥ 325.00
2024-07-05

福建省

¥ 296.46
2024-07-05

云南省

¥ 342.30
2024-07-05

重庆

¥ 389.81
2024-07-05

四川省

¥ 396.61
2024-07-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56
2024-07-05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7-05

甘肃省

¥ 422.03
2024-07-05

青海省

¥ 441.41
2024-07-05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34.51
2024-07-05

湖北省

¥ 304.03
2024-07-05

江西省

¥ 312.07
2024-07-05

江苏省

¥ 322.36
2024-07-05

湖南省

¥ 336.37
2024-07-05

贵州省

¥ 399.39
2024-07-05

浙江省

¥ 346.33
2024-07-05

黑龙江省

¥ 506.98
2024-07-05

吉林省

¥ 462.45
2024-07-05

辽宁省

¥ 466.61
2024-07-05

河北省

¥ 379.53
2024-07-05

天津

¥ 408.21
2024-07-05

北京

¥ 419.43
2024-07-07 06: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