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规模将达数十万亿元,“金融+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及服务路径

南方财经网 · 2022-11-14 11:24

建筑领域作为高能耗行业之一,具有体量庞大、覆盖面广的特征,其绿色低碳转型备受关注。

据预测,绿色建筑涉及的行业超过六十个,未来产业规模有可能达到数十万亿级别。

当前,气候投融资如何赋能建筑领域碳减排,是业界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

11月10日,在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花都分局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和广东省金融科技协会承办的“花都区建筑领域和制造业气候投融资”相关论坛上,多位与会专家认为,绿色建筑领域市场机遇庞大。

多位绿色金融专家表示,发挥金融对绿色建筑碳减排的作用,需要针对建筑领域的不同市场主体提供差异化的投融资方案,并辅以数字化手段,推动金融赋能建筑领域减排,助推“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建筑领域碳减排市场庞大

城乡建设是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

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量增加,其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比例均将进一步提高。

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建筑运行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约30%,仅次于工业和交通。建筑领域碳减排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绿色建筑领域的碳减排分为两大类,一是存量建筑的低碳转型,二是新建绿色建筑。由于这两大类建筑覆盖面广,绿色建筑碳减排体量庞大,市场前景广阔。

以广州地中海酒店综合体项目为例,该项目原是天河区排名第一的重点能耗单位,经过一系列智能化节能减排智慧改造,地中海酒店的能效大幅度提高,碳排放大幅度降低,一年降低碳排放约3500吨,并在2021年成为广东省首家碳中和酒店。

粤财信托绿色金融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亦在论坛上表示,“单就建筑节能领域来说,从建筑设计、建造、使用的材料,包括落成使用后的能源消耗,整个生命周期均涉及到建筑节能。而绿色建筑涉及的行业超过六十个,未来产业规模有可能达到数十万亿级别。”

尽管绿色建筑领域市场前景广阔,但是行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市场参与主体复杂、标准体系不完备等问题。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骆志刚表示,鉴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较大,且建筑领域涉及设计、开发商、运营商、代建方等,利益主体比较复杂,如何协调不同的利益主体,共同合力推动节能减排,是当前我们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和方向。

此外,目前我国建筑领域在碳排放数据量化、核算方法等标准体系仍未建立,行业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方面还有待完善。

不过,近年来,绿色建筑碳排放的相关政策文件亦出台,为行业发展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为控制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量增长,切实做好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2022年6月3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了《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2030 年前,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力争到 2060 年前,城乡建设方式全面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系统性变革全面实现。

《实施方案》的出台为建筑领域碳排放明确了具体实施路径,也提出了强化绿色金融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和商业自主原则下,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支持城乡建设领域节能降碳等指导意见。

积极探索“能源+科技+金融+运营”跨界合作

绿色建筑领域覆盖面广,投资量大,投融资需求量逐年递增。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相关调研显示,绿色建筑领域投融资与绿色建筑碳减排主体相对应,其需求主要集中在两类。

一类是新建建筑的融资。新建建筑的资金需求集中在项目前期,由于这类建筑的建设周期长,产业链上中游小企业中长期融资的需求量大。

不过,当前,新建建筑的融资主体仍以房地产企业为主。由于房地产行业正在经历周期调整,如何确保房地产的融资资金用在节能建筑的环节,值得行业关注及思考。

另一类则是既有的建筑节能绿色转型所需的资金投入。由于涉及的利益及主体复杂、单个的主体主动性弱等问题,既有的建筑节能的融资需求相对复杂。

为此,骆志刚认为,针对资金需求方的不同特点配套相应的融资方式,如绿色信贷、绿色保险、融资租赁、绿色债券等融资方式模式等,显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广州作为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一,近年来也在积极探索建筑领域碳减排有效实施路径。

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广州已有不少企业开始探索“能源+科技+金融+运营”跨界融合服务,为绿色建筑提供综合服务。

如部分节能服务企业为楼宇超低能耗、近零碳楼宇能源提供解决方案,其中包括能源资产投资运营、楼宇能源技术的解决方案、碳能力提升的整体体系的建设(包括碳资产管理、碳排放权交易、电力市场交易等)、为楼宇经济、楼宇能源、城市中心区域、智慧综合能源系统的融资搭建投融资对接平台等,探索多元化服务。

此外,也有节能服务企业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建筑项目在融资过程中,贷中管理、贷后管理碳排放实时化的跟踪、减排量的可追溯等问题,为项目融资提供数字化的可评估手段。

作为本次论坛的承办方之一,广东省金融科技协会对记者表示,后续继续联动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等单位,为广州探索创新气候投融资路径提供更多金融科技资源链接,赋能绿色广州。

广东省金融科技协会秘书长朱明春亦对记者表示,未来在绿色建筑领域投融资领域,随着碳核算、评估体系标准的逐步完善,数字化等技术的广泛应用,金融科技公司将在其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从而为推动金融赋能建筑领域减排、助推“双碳”目标贡献金融科技力量。

编辑:李晓东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7: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