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启在即

中国能源报 · 2022-11-10 17:02

业界猜测已久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终于有了明确信号。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近日表示,将“力争尽早启动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同时要切实维护市场的诚信、公平、透明,强化社会监督,发挥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作用”。 

针对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林业碳汇等项目,对其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经过官方认证、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即有机会进入碳市场自愿交易。简单来说,手握减排量的企业,可将指标卖给碳排放配额不足者,由此获益。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又称CCER,项目申请始于2012年,在2017年3月被国家发改委突然叫停。此后会否重启、何时重启的猜测从未间断。如今靴子落地,能源企业如何抓住机会?

发展一波三折

CCER之所以备受关注,与其重要作用密不可分。“全国碳市场包括一个强制市场、一个自愿市场。启动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利于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为社会和企业参与这项工作提供了一个新平台,有助于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李高表示。

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也称,该市场是助力国家和企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市场机制,也是推动碳市场深化发展、实现低成本减排的重要工具。“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生态补偿、鼓励全社会参与减排等均有积极意义。”

然而,这样一个重要市场的发展却历经波折。启动仅5年时间,国家发改委一纸“暂缓申请受理”的公告,对CCER项目暂停审批,理由是存在交易量小、个别项目不够规范等问题。直至目前,再无新项目进入市场,只有老项目维持运行。“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使用CCER抵消碳配额的比例,不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以全国碳市场现有规模测算,每年CCER需求量最大可达2.25亿吨。相比之下,当前市场上剩余CCER数量已经严重不足。”梅德文称。

在采访中,记者也多次听到能源、金融、节能环保等不同行业对于CCER重启的呼声。此次生态环境部发声,则是官方首次正式表态。李高透露,下一步将从三方面加快推进市场建设:一是做好顶层制度设计,组织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二是开展配套制度规范的制修订,以及技术规范研究等;三是组织开展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为市场稳定启动和运行搭建可靠的公共基础设施。

市场潜力可观

重启在即,前景如何?梅德文介绍,截止到去年底,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体系已公示1315个项目,剔除重复记录后,实际签发CCER391个,签发减排量约7700万吨。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约有3400万吨的CCER被用于配额清缴履约抵消。此外,全国9个交易机构已累计交易CCER4.43亿吨,成交额突破4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大约80%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项目。这些高质量的CCER进入碳市场,为重点排放单位减轻了经济负担,为全社会低成本减排作出贡献,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亿元。”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的总经济师张昕进一步称。

记者注意到,从主管部门到地方、企业,对此也越来越关注。例如,国家能源局日前在答复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时表示,除了现有项目类型,还在“研究将煤层气开发利用项目作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进入市场获取减排收益”。在山东,青岛银行近日首次落地了一笔新能源项目CCER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向诸城市某产业园光伏电站项目放款3000万元,CCER成为一种全新担保资产。

多位受访者均表示,5%的比例看似不大,但因我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碳市场,且未来必将纳入更多高碳排放行业,实际减排量十分可观。“重启给能源企业带来了新机会,可充分挖掘自身减排潜力,为领先的减排技术提供资金激励。”龙源(北京)碳资产管理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念武举例,随着风电、光伏发电全面进入平价时代,通过CCER能够撬动投资,助力新能源行业规模化发展。对于高碳企业,依托抵销机制则可有效降低减排成本。

提前做好准备

机会来了,但掘金也非易事。“能源企业参与CCER开发的困难,首先在于政策不确定性。重启信号虽已释放,但目前尚未公布项目纳入门槛等具体细则。在此之前,企业无法评估自身项目的可行性。而随着我国碳市场的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推广,大到能源结构,小到企业面临的碳排放管控等,形势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张念武表示,有意向参与的企业需提前做好准备。

张念武认为,吸取前期教训,重启后的CCER备案审批程序会更严格。建议企业密切跟踪政策动态、掌握市场先机,根据政策变化及时调整项目开发计划,提前谋划优先级,分批有序予以推进。“全国碳市场对数据质量的要求很高,尤其在发现部分企业存在数据质量等问题后,监督检查更加严格。CCER作为全国碳市场的补充机制,在此方面势必不会放松,企业应科学制定数据监测计划并严格执行,针对数据采集、校验核查等重点环节严加管控,全面提升数据质量。”

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专家黄锦鹏提醒,在实际操作中,CCER审批面临更细化的前置条件,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类型、来源、进场时限等要求。“从项目设计到真正参与交易,流程较为复杂,历时1-2年不等。期间不排除出现变数,比如按照细则今年申请的减排量,到下一年就不能用了,给企业造成损失。对此,企业需谨慎考虑综合因素,多方规避风险。”

在张昕看来,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覆盖的项目类型多,辐射的行业和企业广。但高质量市场不光取决于数量和规模,质量更加重要。“一方面,保证市场本身的质量和公信力,切入点是优化完善CCER方法学体系,据此建立标准。另一方面,加强对参与企业、审定与核查机构及交易机构的管理,强化信息披露制度。”


编辑:李佳蔚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7:5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