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产能置换遇冷,是政策约束还是市场的选择?
10月20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浙江省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的公示。在去年7月,工信部印发了《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这一文件是在2018年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基础上所作的修订稿。正是这一上位文件发生变化,加上近几年来的实施实践,浙江、河南、重庆等多个省份其实都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政策。2020年-2021年上半年是水泥行业产能置换的高峰期,市场火热之时,熟料产能指标交易一度突破200元/吨。根据水泥大数据研究院统计,近期熟料产能置换项目数量正在逐渐减少。产能置换遇冷,是政策约束还是市场的选择?
浙江省趋严,其余地区与工信部一致
总体而言,浙江省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细则在上位文件基础上,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做了更加严格和细化的规定。首先,在置换比例上相比上一版做了调整。通用水泥熟料退出产能与建设产能比例由1.5:1调整至2:1,这一比例依然高于全国水平。第二,产能指标的认定更加严格、操作程序更加规范。强调了产能指标必须在年度更新公告的生产线清单内,规定连续停产两年及以上的生产线不能用于产能置换,还增加了无排污许可以及违反错峰生产计划的均不得置换的规定,如果是跨省置换,应当召开听证会。第三,用于置换的生产线拆除时间要求更高,在此前置换项目一般只要满足在新线投产之后一年内拆除即可,这一规定修订为在新生产线投产前就必须拆除退出。除置换比例更高外,其他的修订项基本都是与工信部文件统一。另外,浙江省对部分设区市建设水泥熟料项目要求更加严格。根据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提出杭州市、宁波市和嘉兴市不再承接跨省、跨设区市水泥熟料项目。
除浙江外,在工信部去年实施办法修订稿发布之后,陆续也有河南、江西、福建、重庆发布了相关政策文件。2021年末,河南省和江西省分别发布了《河南省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细则(试行)》和《江西省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细则(试行)》,今年6月和7月,福建省和重庆市分别发布了《福建省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意见》和《重庆市钢铁电解铝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操作办法》。其中除河南、福建对于省外产能指标转入做出限制外,上述4个省份在置换比例等约束性政策上基本与工信部保持一致。
表1:工信部及地方水泥产能置换政策
资料来源: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整理
除此以外,根据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在重庆、四川、贵州贵安新区、河北、山东、海南,水泥熟料制造都属于引导不再承接的产业。
产能置换凉凉了吗?
根据水泥大数据研究院统计,自2018年产能置换办法公布以来,水泥行业完成的产能置换项目多达数百个,涉及到的熟料产能超过2亿吨。高峰期在2020年底到2021年初,两个月内密集公布30多个项目。但从去年下半年起,产能置换似乎有偃旗息鼓的迹象。今年到10月为止,完成公告的项目仅有10个,其中2月、5月、6月和9-10月均无项目公告信息。
图1:2020-2021年上半年是产能置换高峰期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图2:今年产能置换数量减少 2/5/6/9/10月公告项目为0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笔者认为,产能置换不会再恢复到往日的盛况。政策的收紧是其中的一方面原因,置换比例的提高让置换的成本增加,据行业内人士反应,在新置换办法发布后不久,熟料指标突然急剧下降,甚至有价无市,各方都处在观望的状态。市场的剧变更让人措手不及,随后四季度行业就开始了需求缓慢下行,今年更是遭遇水泥产量大跌,高昂煤价,行业利润腰斩的艰难局面。在行业景气期,利润率较好的时候测算的收益率还能实现吗?去除掉已经投产的,剩余一百多条在建,有些甚至还未动工的生产线,这涉及到千亿投资的局面将何去何从?依据置换办法理应在新生产投产之后退出并拆除的老线又该如何自处?若新线迟迟无法投产,不免出现新老线共存的混乱场面。
编辑:魏瑜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