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已累计完成投资4600多亿

新京报 · 2022-10-19 11:06

图为分会场。新京报摄

10月18日,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首场集体采访。北京、天津、河北等七个省区市代表团新闻发言人介绍代表团学习讨论二十大报告的相关情况,并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七位新闻发言人结合实际,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自省区市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他们表示,各代表团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谈体会、谈认识、谈感受,大家一致认为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北京、天津、河北代表团的新闻发言人从产业承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相关情况。据介绍,目前雄安新区重点片区和重点工程推进顺利,累计已经完成了4600多亿元投资。

吉林、辽宁代表团新闻发言人介绍了如何通过创新驱动、改善营商环境,推动东北振兴发展的相关情况。

山西、内蒙古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分别介绍了产业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推进新能源建设的有关情况。

1 减量发展

北京减少建设用地110平方公里

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赵磊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北京坚持“减量发展”,发展不再是“摊大饼”,这几年减少了建设用地达110平方公里。

据介绍,北京是在全国超大型城市里第一个提出减量发展概念,并且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深刻践行了这一发展模式。“减量发展是北京这十年来立足首都功能定位,从城市功能布局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出发,我们做出的一个选择。”赵磊说,北京市先后实施两轮疏解整治促提升,和天津、河北形成协同发展态势。“今后也要坚持减量发展的理念,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划统一推进。”

具体来说,一方面,北京在不可再生生产要素投入上坚决做减量。“北京市发展已经不再是‘摊大饼’,这几年减下来建设用地110平方公里。”赵磊介绍,疏解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物流业等企业,2021年,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比2013年下降了9.5%。此外,商业密度、建筑密度、旅游密度同步下降,更加突出首都功能。

另一方面,在创新要素投入上坚决做增量,靠科技、人才、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几年,北京一直加大技术投入,特别是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6.53%,相比全国平均2.44%的水平遥遥领先,也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水平。

“可以说,这几年北京在科技生产力布局上下了‘一盘大棋’。”赵磊说,北京在全球广招英才,加大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投放,据统计,2021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超四成。在紧要处落好“五子”: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进“两区”建设、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需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以“五子联动”,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

此外,赵磊介绍道,北京在生态环境,特别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宜居上扩容量,不仅仅空气质量、地表水、土壤环境状况持续改善,整个生态环境安全性、清洁性、多样性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北京市民生福祉不断增强,北京的调查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年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1%,与经济增长实现基本同步。

2 雄安新区

北京援建雄安新区“三校一院”基本建成

河北省委副书记、秘书长廉毅敏在采访会上介绍,雄安新区重点片区和重点工程的推进非常顺利,累计已完成投资4600多亿元,雄安高铁站、京雄高速等已建成通车。

雄安新区的设立、规划、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廉毅敏介绍,雄安新区坚持规划引领、质量第一,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完成了“1+4+26”规划体系,确保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稳扎稳打推动建设。

牢牢把握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初心,首批疏解的高校、医院、央企都在有序推进,中国中化、中国星网和中国华能等央企总部已启动建设,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基本建成。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加快恢复白洋淀“华北之肾”功能,一体推进补水、清淤、治污、防洪、排涝,划定了鸟类的栖息地。“前段时间有一个网红鸭子叫‘青头潜鸭’,是极濒危动物,它现在已经在雄安栖息繁育,整个淀区的水质稳定保持在三类以上。”廉毅敏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提出了明确要求,下一步我们会抓住这个历史机遇,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雄安新区的建设。”廉毅敏表示,聚焦雄安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聚焦承接功能,形成示范效应,打造干事创业的城市;聚焦生态环保,持续保护好白洋淀,建设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宜居城市。同时,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聚集高端高新产业,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3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两翼”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

赵磊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始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北京、天津、河北,对首都北京出现大城市病等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从而作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三地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各自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协同办)。

三地协同办在中央协同办的指导下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从规划编制、转变观念、打破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开始转变。”他介绍,北京从集聚功能求增长转向了协同辐射谋发展,先后实施了两轮非首都功能疏解;三地也从“各说各话”转到了协同发展的话语体系,最典型的例子是在规划、标准、政策、管理等四个方面逐步实现统一,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北京要发挥带头作用,“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肯定要把大家带起来一起欢乐才是最大的幸福。”提起北京的做法,赵磊现场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北京从“一城独大”转向“一核两翼”,中心城区不再“摊大饼”,把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两翼”,来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同时,从谋划蓝图向重点突破转变,在交通、生态、产业和公共服务四个领域实现了快速突破。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天津被赋予“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000065)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天津市委副书记金湘军表示,这是天津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发展坐标。

围绕“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天津全力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及雄安新区的建设,在产业的协同对接、区域的协同创新、体制的协同改革、基础设施的协同建设和社会的协同治理等方面,发挥天津独特的作用。

比方,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注意与北京、河北形成有效衔接、错位发展,北京注重自主创新,像产业孵化、产业大规模拓展可由天津与河北衔接;再比如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天津港(600717)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港、智慧港,会同河北周边一些港口共同打造世界级港口区,天津港作为北京和雄安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在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方面,天津发挥在金融创新方面的领先优势。此外,天津自贸区作为北方第一家自贸试验区,在体制机制创新、营商环境改善等各个领域先行先试,推出了154项先行先试制度,其中,有38项成熟的制度在全国得到了复制推广。

廉毅敏介绍,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对接京津,服务经济加快发展。

他介绍,三地在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交通方面,京张高铁、京雄高速都已经建成开通,“轨道上的京津冀”越来越远;三地环境联建、联防联治,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成果十分显著,河北与京津跨境河流横向生态补偿考核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

河北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累计承接京津转入企业和单位近4万家。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河北的定位是“三区一基地”,即将河北建设成“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在协同过程中河北深化改革创新,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河北省钢铁产能由峰值时的3.2亿吨压减到2亿吨以内;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持续改善,1~9月份空气PM2.5为34.2微克/立方米。

4 粮食安全

吉林省今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

吉林省委副书记刘伟表示,根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吉林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努力让中国人的饭碗盛更多的吉林粮。”刘伟介绍,去年,吉林省粮食产量跨上800亿斤台阶,达到807.84亿斤,全省粮食商品率已经达到91.1%。据统计,全国近些年排名前10位的产粮大县中,吉林就有7个,其中榆树市始终排在全国第一位。

同时,吉林省全力打造现代新型汽车和零部件、农产品(000061)及其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冰雪和避暑休闲生态旅游这三个万亿级大产业。2021年GDP增速在全国位次明显前移,在东北三省一区居于首位。

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比亚迪(002594)动力电池、中车松原新能源基地、吉化120万吨乙烯、西部“陆上风光三峡”、东部“山水蓄能三峡”、大水网、万里绿水长廊、延边开放旅游大通道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去年中国一汽销售整车超过350万辆,营业收入自1953年建厂以来首次突破7000亿元大关,红旗品牌轿车销量增长63倍。

辽宁省委副书记、大连市委书记胡玉亭介绍,今年上半年全省建设项目的投资增幅达到了23.8%,一大批上百亿元的项目相继在辽宁落地开工,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都实现了大幅的增长。

5 发展新能源

新能源成为内蒙古新增长点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志强介绍,新能源成为内蒙古新的增长点,“内蒙古发展新能源可谓是得天独厚。打个形象的比方,我们叫‘头顶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

他介绍,所谓“头顶有风光”,内蒙古拥有全国57%的风能资源,超过21%的太阳能(000591)资源,资源丰富;所谓“脚下有煤炭”,新能源都挺好,但是也有缺点,它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需要调峰。目前火电还是最好的调峰工具。内蒙古大量的煤炭资源加上庞大的火电机组,就为下一步新能源大规模的并网接入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所谓“手中有电网”,内蒙古拥有相对独立的蒙西电网,电网的存在为新能源的接入、为探索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机会。同时,内蒙古还离负荷中心——京津冀、长三角比较近,成本优势明显,内蒙古新能源优势非常独特。

去年,内蒙古明确了“两超过”“两率先”的目标,其中,“两超过”就是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要达到1.35亿千瓦以上,新能源的装机要超过火电的装机;到2030年,新能源的发电量要超过火电的发电量。“两率先”,即在全国率先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率先在全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6 能源安全

山西:决不能让国家为煤发愁

山西是煤炭大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一直以来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使命。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吉福表示,当前国际国内能源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特别是国家保供要求,山西省委强调“山西要坚决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决不能让国家为煤发愁”。

张吉福介绍了几个数据,说明山西为保障全国能源安全发挥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累计产煤百亿吨,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其中,外调量64亿吨,占省际调出量七成以上。去年,产煤11.93亿吨,占全国三分之一,同比增产1.13亿吨,占全国总增量三分之二,产量和增量均居全国第一。

张吉福表示,去年山西将产业转型作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鲜明提出产业转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另一方面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变“一煤独大”为“多业支撑”;数字转型统筹推动“四化”,即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和治理数字化,实现数实融合、数智赋能,把山西打造成全国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排头兵和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思路是符合实际的。”张吉福说,今年以来,山西的规上工业增速一直保持在两位数,排在全国前列。

数说

110平方公里

北京发展不再是“摊大饼”,这几年减少建设用地达110平方公里。

9.5%

2021年,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比2013年下降了9.5%。此外,商业密度、建筑密度、旅游密度同步下降。

6.1%

北京的调查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年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1%,与经济增长实现基本同步。

编辑:孙蕾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3: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