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水泥谱就新篇章
经过剥离、重组,原内蒙古西卓子山水泥厂被整体改制为内蒙古西卓子山草原水泥集团总公司,拿出优良资产,再联合其他法人,共同发起组建为西卓子山草原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老国企揭开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篇章。
这样的开篇,由于是对多年集成的具有封闭和保守特征的“水泥文化”的突破,一方面,它不是企业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从体制、制度到理念、意识的全面革新,其意义和作用十分显现;另一方面,它又蕴涵了几多艰辛、几多细腻,其中的艰难不同一般。
改革之初,有的职工认为自己是“时代的不幸者”,不安、不满伴随着争吵和骂娘,公司领导层就直接深入到职工群众中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骂声。职工骂娘没关系,总经理俞忠源只有一个条件:骂完了要提出建议,如果你是总经理企业会怎么改?
经过艰难的工作,老国企揭开的新篇章全面纠正了过去的老套套和旧办法,让人耳目一新。就业,打破了过去的统一分配,实行以岗定人,竞争上岗,双向选择。酬劳,实行“干什么活,拿什么钱”的分配体制,替代了“报酬计人头,工资按等级”的分配办法,实行岗位技能效益工资,职工收入的多少与产品淡旺季的市场状况紧密相连。管理,65项规章各有明晰,违规违纪就只拿生活费下岗学习,学习合格了想上岗还要重新进入就业程序,再严重的就解除劳动合同。如今“西水人”明显地加快了生活节奏,早来晚走全是自愿,工效大为提高。
1999年,是新公司谱就新篇章的一年,是改革大步到位的一年,也是企业大发展的一年。改革的新篇章既结束了旧体制、冲击了旧观念,又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体制上和精神上的坚定支持,为谋好集团公司的通篇大作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在创新内部机制和理顺管理关系的同时,内蒙古西卓子山草原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构架着企业的整体发展框架,并步步推进,具体落实。
公司对内有三个大动作:全面的技术改造,启动余热发电联供工程和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项目。为保证草原牌水泥的品牌优势,巩固高标号水泥市场,同时与国际标准接轨,公司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依然决定投资400万元左右用于水泥磨前预破碎和扩建4组水泥磨等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改造后,提高了熟料和水泥产量,可以大大缓解公司旺季水泥供货紧张的状况,抢抓旺季促销、货款回笼的市场机遇,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质量。
电费占到了草原水泥成本的40%,成为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股份公司多方筹集资金下决心启动余热发电联供工程。“西水人”发扬艰苦创业的老传统,连续几个月不休一个节假日,直至系统调试成功。近亿元的投资收到的功效是巨大而长远的,今年投入运营的第一台机组即可为企业节约电费600万元,3台机组全部运行后年节约电费在2000万元以上,大大降低水泥成本并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将彻底取消供水、供热锅炉,节省能源消耗,方便和服务居民生活。
股份公司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项目已被列入国家重点“双高一优”导向性计划和优先实施项目,这也成为内蒙古建材行业的一号工程。如今,项目筹建领导小组和工程指挥部已经成立并着手工作。项目建成后,股份公司的水泥熟料生产每年增加77万多吨,在显著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和规模效益的同时,也将大大提高草原牌水泥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结合国家的水泥产业政策,股份公司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对外大力实施以大带小、上大改小的扩张战略。水泥熟料供应的增加,既最大限度地挣得了旺季公司的利润份额,又使得淡季有能力输出熟料,在保证了公司正常生产的同时还减少了库存。到了旺季,分散在各地的粉磨站即可利用淡季储存的熟料,开足马力粉磨水泥,与公司一起抢占市场,草原牌水泥由此遍地开花。
实施大集团战略布局,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有效地发挥了名牌效应对自治区水泥行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一批停产、半停产的中小水泥企业改造成粉磨站后重新启动生产,5000多名下岗职工复岗上班,盘活不良资产6亿多元。仅1998年草原水泥集团公司由此增产草原牌水泥33万吨,增创税金1300多万元,为乌海市和自治区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
转制上市、改造扩建、组建大集团三大目标环环紧扣,互为促进,构成了今天的“西水人”的新追求。开好篇、谋好局、抓落实,成为集团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转机建制后的新使命。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