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十年来,已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水泥4亿吨
9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黄润秋介绍,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从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至2021年的33微克/立方米,降低了63.1%;重污染天数从58天减少到8天,今年到目前为止只有2天。从“APEC蓝”“阅兵蓝”到“冬奥蓝”再到如今的“常态蓝”,蓝天不再是奢侈品。
北京的变化是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的一个缩影,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乃至全国的改善成效都很显著。十年来,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56%,重污染天数减少87%;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数比2015年减少51%。我国是第一个治理PM2.5的发展中国家,也被誉为全球治理大气污染速度最快的国家。
治理大气,调整“四个结构”至关重要。
一是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这十年,我国能源消费的增量有三分之二是来自清洁能源。全国燃煤锅炉和窑炉从近50万台减少到不足10万台。我们大力实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让2700多万户农村居民告别了烟熏火燎的燃煤取暖方式,在明显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同时,减少散煤使用6000万吨以上。
二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这十年,我们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钢铁约3亿吨、水泥4亿吨、平板玻璃1.5亿重量箱。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10.3亿千瓦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大力推进钢铁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6.8亿吨粗钢产能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改造。
三是大力调整运输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这十年,淘汰了老旧和高排放机动车超过3000万辆。我国目前新能源车保有量世界第一。机动车排放标准和油品质量标准均实现国四到国六“三级跳”,油品质量、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强度均达国际先进水平。
四是大力优化城市环境治理结构,把扬尘治理纳入重点领域。扭转了施工工地、砂石骨料开采等“暴土扬尘”的局面,城市降尘量明显下降。建立网格化监管制度,打通“最后一公里”,春天烧荒、夏天露天烧烤、秋天烧秸秆、冬天烧散煤、一年四季烧垃圾的“五烧”顽疾得到有效遏制,市容市貌显著改善。
科技在其中也发挥了很关键的作用。全国2000多名科研人员联合攻关,基本弄清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成因、传输和消散等科学问题。另外,我国还开发了国家级预测预报模式,PM2.5污染过程预测准确率超过90%,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编辑:梁爱光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