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集团生态水泥实现“零碳转型”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从产业角度看,数字经济、产业协作正在重塑传统实体经济形态。如何促进制造业向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升级,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命题。
当前,整个社会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从数字化加速向智能化的转型,已经变成一种社会共识。在从信息化向智能化演进趋势中,陕煤集团生态水泥公司见证了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水泥行业的不断迭代过程。
为陕煤集团实现“零碳转型”助力
水泥行业留给大部分人的印象,往往是“晴天飘灰,雨天下泥”,可在陕煤集团生态水泥富平公司生产一线,看不到任何灰尘,即便是装车环节,也实现无尘化操作。在厂区,不仅绿树浓荫、干净整洁,还能看见5G智能机器人巡检。目前,年生产能力已达550万吨。
与水泥打了30年交道的陕煤集团生态水泥富平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庞龙说,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水泥行业了,现在早已走上数字化、智能化、低碳、节能的道路。今年年初,陕煤集团生态水泥富平公司已获评陕西首批唯一环保A级绩效企业,这个来之不易的荣誉后面,是陕煤集团生态水泥公司董事长张超晖提出“六化工厂”创建的具体实践,即原料采购透明化、车间无尘化、生产智能化、排放超低化、固废利用化、工厂园林化。
记者了解到,2011年,拥有60多年发展历史的华山、华峰、尧峰三家老水泥厂兼并重组,以陕煤集团生态水泥公司这一崭新面貌重生。目前,生态水泥公司已全面开展“固废+科技=全新价值”的效益价值转化,实现钢渣代替冶炼弃渣、水泥掺加矿渣粉、中热水泥生产、工业垃圾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污泥等技术创新研发。
同时,将排放的废气余热回收并转换为电能的余热发电系统基本满足了熟料生产用电。在本周,年产40万m³煤矸石制陶粒项目开工,总投资6亿元。这意味着,通过陕煤集团内部协作,将充分发挥企业在固废综合利用方面的生产设备、工艺技术优势,年消纳黄陵煤矸石约150万吨。
而这个项目,也仅仅是陕煤集团生态水泥公司“十四五”期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规划的一个起点,正同步推进的云砼石生产、工业微晶板材、生态土等项目,会将煤炭、钢铁、电力等产业产生的矿渣、钢渣、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炉渣等工业固废“变废为宝”,为陕煤集团实现“零碳转型”助力。
陕煤集团生态水泥公司副总经理时启林告诉记者,在陕煤集团的大生态圈中,生态水泥公司已成功把转炉渣、有色金属灰渣、含钡废渣、磷石膏等20余种工业固体废弃物用于水泥生产,每年处理140万吨固废,可节煤炭2万吨。具备了普通硅酸盐水泥、油井水泥、低碱水泥、机场道路水泥等产品生产能力,各类产品被广泛应用,“华山”牌水泥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品牌。
以数字智能赋能水泥生产
记者从陕煤集团生态水泥近三年的营收和利润数据中看到,营收从2019年24.45亿元到2021年56.13亿元,利润从2019年1.61亿元到2021年1.91亿元。成绩斐然绝非偶然,对于这一领域,可谓蓄势已久。
现阶段,各类企业已经不再处在一种,可以从容于对数字化未来的试探和摸索之中。相反,数字化的“发令枪”催促着每个赛道上的企业竞相下场追逐。时启林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好比“二次创业”,首先需要刷新认知。只有找到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以数字智能赋能水泥生产,既实现水泥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操作与自动化控制,又有效降低煤耗、电耗。积极探索固废综合利用最大化,充分利用各种工业废渣特性,改善生料易烧性,有效减少用煤量,降低水泥生产综合能耗,以独特优势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为此,陕煤集团生态水泥付出了巨大的科研投入。在记者走进陕煤集团生态水泥富平公司时,智能化调度指挥中心大屏上实时显示着生产经营、安全环保、能耗管理、专家系统、数字矿山等数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在2021年年底建成使用,投资8000万元的“智慧大脑”。
在左上角展示的机器人子系统,正是记者在厂区内看到的巡检机器人,机器人每天巡检24公里,具备图像检测、红外热成像检测、声音检测、有害气体检测和双向对讲功能。检测数据可依靠5G网络回传至调度指挥中心进行分析处理,每条巡检路线节省人员至少6人。而且能在刮风、下雨、寒冷等各种恶劣天气下实现不间断巡检,为企业设备的安全连续运行保驾护航。
记者了解到,2022年富平公司将在生态水泥公司打造中国固废综合利用示范企业、陕西省绿色环保生态示范企业战略指引下,加快推进节能减排设备改造和技术升级。比如钢渣熟料分相技术、光伏发电、篦冷机改造等重点计划,持续探索解锁“双碳”密码新路径。
编辑:孙蕾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