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式联运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提出以发展多式联运为抓手,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交通贡献。
这不是我国第一次强调发展多式联运。早在2018年,我国就启动了《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深入实施铁路运能提升、水运系统升级等六大行动,以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不断完善综合运输网络。
为何把多式联运提到如此重要的位置?
一方面,相较于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水运运量更大、能耗更低。不过,由于灵活机动覆盖面广,公路在我国交通运输中的占比一直较高,也带来了更高的碳排放。据统计,交通运输业碳排放中,公路运输占比近八成,是排放量最高的运输方式。因此,在运输中适当提高铁路运输和水运占比,能够有效降低交通运输中的碳排放。
另一方面,多式联运可有效打破运输方式壁垒,优化物流运力、运输流程,有效提升物流效率。以入选国家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名单的环渤海鲁辽公铁水滚装联运项目为例,通过公水联运,将烟台与大连的运输距离从1500公里缩短至165公里,可为用户节省运输成本约20%,提升时效近12个小时,减碳作用更是突出。
交通运输排放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0%,做好减排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多式联运是其中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那么,提升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水平该如何入手?
首先要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提升多式联运承载能力和衔接水平。当前各方已经认识到多式联运的意义,铁水联运、公铁联运、江海联运等运输组织模式创新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受基础设施条件等限制,作用还未充分发挥,需要进一步加快港口物流枢纽建设,完善铁路物流基地布局,健全港区、园区等集疏运体系,实现仓、配、运一体化管理,提升多式联运和物流的深度融合与创新。
其次要丰富多式联运服务产品,创新多式联运组织模式。要发挥多式联运最大效能,需要丰富产品供给,要大力发展铁路快运,推动冷链、危化品、国内邮件快件等专业化联运发展。鼓励港口航运、铁路货运、航空寄递、货代企业及平台型企业等加快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转型。同时,推进运输服务规则衔接,以铁路与海运衔接为重点,推动建立与多式联运相适应的规则协调和互认机制,深入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
再次要推动大宗物资“公转铁、公转水”,促进重点区域运输结构调整。大宗物资自身占用了大量运输资源,在其运输领域推广多式联运,尤其是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晋陕蒙煤炭主产区运输“公转铁、公转水”,能够大幅度降低运输环节的碳排放,也对其他物资运输有借鉴意义,加速推动运输业绿色低碳转型。此外,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也可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大宗物资铁水联运、江海联运。
为了确保多式联运支持政策加速落地,各级政府也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服务市场,规范重点领域和环节收费,制定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和运输结构调整的碳减排政策。同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资源保障
编辑:余丹丹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