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跃升智造,万亿级产业达7个,广东崛起世界级产业集群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2-05-13 09:16

从深圳华为、东莞OPPO和vivo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壮大,到佛山美的、珠海格力引领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创新动能,珠江两岸世界级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

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和全球重要制造基地,广东产业发展领先全国,全国半数以上的彩电、三成左右的空调、两成左右的冰箱、九成以上的无人机、超1/4的工业机器人均出自广东。

近年来,广东始终坚定制造业立省不动摇,按照“1+1+9”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全面布局“链长制”,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起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49069.97亿元,同比增长8.3%,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40%,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显著。汽车产量、工业机器人产量、4K电视产量,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5G基站数等多项指标居全国第一。

广东跃起万亿产业集群矩阵

今年2月,一家来自广州的企业表现格外亮眼。这家名叫博冠光电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超高清视频产业,由其自主研造的国产8K 50P小型化广播级摄像机,亮相并服务了全球知名大型赛事的现场拍摄。

自2017年进军超清行业后,博冠光电仅用了2年时间就研制成功了中国首个8K+5G+AI超高清摄像机,其后迅速成长为广东超高清视频产业领军企业。博冠光电的成长也是广东超高清视频产业高速成长的一个缩影。

从2019年广东获批建设全国首个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试验区,短短几年,广东已建设2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华星光电t7一期、超视界10.5代线、乐金8.5代OLED线等项目陆续达产。

如今,广东的彩电年产量、高世代线面板月产能、4K电视用户数、4K电视频道数等均居全国第一,一个世界级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高地加快形成。

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广东建立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的重要一招。

2020年5月,广东出台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行动计划,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先进产业集群。

对此,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发展格局下,培育壮大战略性集群是广东延续制造业发展优势、开拓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然选择。

如今,战略性产业集群已显现重要支撑作用。2021年,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49069.97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40%,高于全省GDP增速。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社会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战略性产业持续发力,尤其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新动能。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经济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89.6%,充电桩增长119.0%。

去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全国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广东占据6席,占比接近1/4,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等“组团”入选。

以入选的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为例,目前,广佛惠三地已形成全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显示家电配件产业链,其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产值规模居全国之首,辐射带动大湾区相关产业规模超万亿元。

据悉,“十三五”期间,广东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农业与食品等7个产业集群迈过万亿元大关。在万亿的产业集群支撑下,“世界工厂”华丽蝶变,“广东智造”加速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跃升,支撑起制造强省的“钢铁脊梁”。

数字化引领制造业集群式转型

在美的厨热事业部顺德工厂里,5G网络支撑产线高速运转,机器人手臂整齐划一高效作业;AGV小车零差错调度运送到位;AI视觉替代人工质检……

美的集团厨房和热水器事业部顺德工厂是广东省首个5G全连接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通过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效率提升预计每年节约成本数千万元。

美的的选择是广东大多数制造业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也是广东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化转型让企业的生产流程透明化、可视化,也进一步降低了沟通交易成本,从而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提质增效,对于补链强链拓链、增强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2018年,广东便在全国率先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并在2021年印发《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以数字化引领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如今,广东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效初现。截至去年,广东累计推动超2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6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一批企业借此减少生产成本、创新产品模式、提升竞争优势。

面对中小企业“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问题,广东提出,借助和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成熟的数字化转型能力“帮一把”,同时通过相关政策支持“扶一程”,以及发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

以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为例,作为该集群数字化转型牵头企业,致景科技打造“飞梭智纺”数字化平台帮助传统纺织、印染工厂完成数智化改造,打通整个链条的下单、生产及履约等环节,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数字化转型之前,传统纺织行业的平均开机率较低,如今通过将下游的订单需求与上游的空闲产能进行精准匹配,工厂不用再担心订单问题,开机率得到数倍提升。”致景科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围绕家电、电子信息、注塑、消费品等行业,广东已在广州花都狮岭箱包皮具、东莞松山湖电子信息、佛山顺德小家电、揭阳揭东塑料日用品等16个产业集群开展试点,探索集群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根据规划目标,到2025年广东将推动超过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100万家企业上云用云,以数字化引领制造业变革,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

林江认为,数字经济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广东正是想通过数字化撬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模式。

“集群化发展已不仅仅是地理聚集,而是资源要素的流动与重构,甚至包括对产品需求的精准投放,广东可以通过数字化赋能产业集群发展,实现产业集群内的流程再造、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运转等,加快探索建立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林江说。

补链强链推动价值链跃升

产业体系优化升级不仅要保证量的增长,还要实现质的提升,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为解决当前新兴产业支撑不足、重点行业“缺芯少核”的问题,广东提出实施“链长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等,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例如针对容易“卡脖子”的芯片产业,广东提出“强芯工程”,全链条构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2021年来,广东推动成立投资规模均超百亿元的湾区半导体、广大融智、智能传感器等三大产业集团,设立总规模超千亿元的6大投资基金,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集聚区,加快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4月26日,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与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签约,共建“芯片制程关键材料联合研发中心”。作为广东目前唯一进入量产的12英寸芯片生产平台,粤芯半导体总裁及首席执行官陈卫指出,联合研发中心的成立将推动双方实现优势互补,加快构筑自主可控产业链。

“链长制”对于构筑自主可控产业链起到了关键作用。以广州为例,广州建立起“链长+链主”工作推进体系,发挥链主企业“一呼百应”的沟通协调作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效益增长带来更多机遇。

“链长制”与战略性产业集群的深度融合发展也成为广东产业发展的最大特色。以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为例,该集群覆盖500多家高端医疗器械企业。广深的医用生物材料、传感器、探测器等关键零部件供应企业高度聚集,形成了“一小时”外协与定制加工供应圈;同时,物流、仓储等第三方供应链企业达到上万家,为畅通上下游企业流通提供强有力支撑。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链长制”构建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理的竞合关系,通过相互之间的溢出效应,实现了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有机融合,上下游共同转型升级。

林江认为,产业链上下游最好的状态就是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企业群。链主企业具有生态主导力及带动作用,中小型企业则应充分发挥灵活敏感的优势,两者形成健康的、长期的互助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前述提及的粤芯半导体作为“链主”企业,该企业战略产品副总裁赵斌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作为链主企业,粤芯半导体的投产量产不仅填补了大湾区芯片制造的空白,也加快了产业链上下游的集聚。

“我们成功带动了超100家半导体上下游企业前来广州选址落户,通过成立国产设备培育平台及国产EDA软件验证平台,加速上下游产业链的国产化进程。”赵斌说。

编辑:周程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