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式联运下 水泥企业不再短腿!区域竞争或将加剧
“十四五”期间,多式联运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以水泥为代表的大宗物质运输结构将迎来新的调整。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文件提出,到2025年,多式联运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的发展格局,全国铁路和水路货运量比2020年分别增长10%和12%左右,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
而在此前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也都明确指出,要求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公铁、铁水等多式联运。
相关政策频发表明,多式联运的发展不仅契合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格局,更符合碳减排以及污染防治的绿色发展理念。
长期以来,由于产品特性,水泥一直是传统意义上的短腿产品,交通运输成本成为制约水泥销售半径的重要因素。如今,多式联运的布局在收获巨大环保效益的同时,极有可能为水泥企业打破距离“桎梏”。
根据综合测算,目前我国多式联运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约0.9个百分点,节约成本支出1000亿元左右。大多数多式联运线路运输费用低于公路直达运输费用,成本平均降低约30%。
近年来,伴随着水泥价格的抬升以及区域间差异的加深,水泥企业对于跨区域、长距离的运输需求增加,不少水泥企业将“公转铁”、“公转水”、“铁水联运”作为运输结构优化升级的着力点,探索尝试跨区域销售,开拓远方市场。
“公转铁”
包头冀东公司水泥熟料“公转铁”项目开通。2021年6月,由92个集装箱组成,满载1472吨包头冀东公司熟料的集装箱专列在白云鄂博站成功首发。熟料集装箱专列的发运,标志着包头冀东公司水泥熟料“公转铁”项目的正式开通,实现产品运输从公路到铁路的转变。
金隅冀东水泥首列矿建产品绿色专列开通。2021年7月,金隅冀东水泥首列矿建产品绿色专列搭载50车100个集装箱,满载3200吨的砂石骨料由承德东站出发,运行260公里抵达北京市大红门货运站。这标志着金隅冀东矿建产品“公转铁”进京绿色专列正式开通运行。
内蒙古冀东水泥“公转铁”专列首发。2021年8月,承载着内蒙古冀东熟料的数十个集装箱专列在呼和浩特新畅铁路园区首发成功。据悉,该专列锚定山东、天津等省外运距较远的市场。
“海河联运”
东北水泥来到长三角腹地。2020年5月,来自辽宁的54个装满水泥的集装箱抵达浙江德清,据报道,该批水泥产自辽宁,在当地工厂装箱后,经盘锦港、南通港中转,再通过内河运抵德清港区,最终将用于德清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工程项目建设。
“公转水”
西江通航能力提升,水泥流动加剧。2021年6月,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通过通航验收,标志着西江航运干线入江瓶颈彻底打通,西江内河通航能力不断提升,广西的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源源不断的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越来越多大型船舶通过西江黄金水道往返珠三角。
“铁水联运”
金隅冀东打造“水泥销售”南下通道。金隅冀东扶余公司充分利用铁路专用线优势,铁海联运打造南下通道,标志着金隅冀东吉黑区域水泥销售区域不再只局限于东北地区,不再受限于铁路、公路,拉开了东北地区水泥淡季不淡、冬季热销的序幕。
鱼峰水泥抢滩“出海”。鱼峰水泥在抓住西江黄金水道加大运输的同时,积极利用北港集团旗下沿海港口优势,实现“公铁水”“江铁海”联运,进一步开拓市场。北海鱼峰水泥粉磨站的建成投产,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求,抓住了“向海经济”的机遇。
贵州水泥走向广东、广西、湖南、四川市场。市场反馈,贵州水泥价格长期属于全国洼地,近年来,当地水泥企业纷纷通过铁路、水运、公路等方式向周边省份输出水泥及熟料。
多式联运的发展成为水泥行业的销售半径拓宽的机遇,但真正推动水泥“伸长腿”的动力因子其实是利益因素。
无论是内蒙古水泥进京,贵州水泥外运,还是北方水泥南下、鱼峰等水泥企业抢滩出海都是利益驱使下开启的“征途”,这在打开企业销售版图的同时,也打破了水泥区域市场壁垒,加剧了水泥市场的竞争。
近几年,我国水泥行业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整体上仍能保持良好运营态势,有两点因素不容忽视。一方面,水泥产能过剩存在区域差异,以往受运输条件的限制,区域性的产能严重过剩问题传导距离有限,对热门市场难以形成根本性冲击,以南方为主的不少省份产能发挥率较高,行业态势良好,在稳定全国市场格局中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另一方面,水泥产能过剩情况还存在季节性差异,在市场旺季,水泥需求上涨,部分地区产能过剩问题得到缓解,区域行情升温,价格上涨,成为企业实现全年效益目标的重要保证。然而,水泥企业通过多式联运完成运输结构升级,长距离运输有望普遍化、常态化,如此或将对上述的“平衡状态”带来一定程度冲击,水泥市场传统的区域格局可能被打破。
但不论如何,多式联运符合水泥企业长期发展方向,不仅有助于水泥企业降低成本,优化市场布局,提升自身竞争力,更将推动水泥行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迎接“碳减排”大考,逐步走向绿色高质量发展。
编辑:李佳婷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