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泥网:海螺集团牵头!碳捕集发展更进一步!中国建材、华新水泥等已开始行动!
4月27日,安徽省科技厅批复组建省水泥工业二氧化碳捕集转化应用、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复合材料、水稻种业技术3家省级创新联合体。
其中,省水泥工业二氧化碳捕集转化应用创新联合体将围绕水泥工业二氧化低耗高效捕集技术、二氧化碳转化应用技术及金融产品技术等开展研发攻关,为水泥工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技术、平台、人才和应用支撑。
而在几天前的4月25日,海螺集团发布了一则消息称,海螺集团牵头组建安徽省水泥工业碳捕集转化应用创新联合体。海螺集团作为省水泥工业二氧化碳捕集转化应用创新联合体的牵头单位,将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化(浙江)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肥万豪能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源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共建单位,创新体制机制,围绕水泥工业二氧化低耗高效捕集技术、二氧化碳转化应用技术及金融产品技术等开展研发攻关,为水泥工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技术、平台、人才和应用支撑。
作为水泥行业内率先探索碳捕集相关技术的水泥企业,海螺集团成为安徽省水泥工业碳捕集转化应用创新联合体牵头单位可谓“实至名归”。
早在2018年10月,海螺集团就建成了世界首套海螺水泥窑烟气碳捕集提纯(CCS)装置,该项目可同时生产99.9%工业级纯度和99.99%食品级纯度的二氧化碳产品,每年可生产3万吨食品级产品和2万吨工业级产品的二氧化碳。该项目位于安徽芜湖海螺集团白马山水泥厂内,是全球水泥行业首个水泥窑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
海螺水泥窑烟气碳捕集提纯(CCS)装置
此外,海螺集团还创建了“二氧化碳资源化综合利用”联合实验室,并立项智慧农业大棚项目,以期通过将二氧化碳还原转化为可燃气体,及作为农业气肥使用,从而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海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诚表示,水泥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加快绿色转型、实现低碳发展已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必须形成共识,汇聚力量,努力探寻一条运营成本低、技术成熟可靠、综合效应明显的碳减排路径。行业的大企业,应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争做碳减排的开路者、绿色转型的领路人,助推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王诚在上任海螺集团“掌舵者”之后,多次与高校相关负责人交流,深化合作,解决行业碳达峰、碳中和难题。可以看出海螺集团或加速在全国的各个生产基地中大面积推广、布局碳捕捉技术。
不仅仅是海螺集团,多家水泥企业纷纷加速了在碳捕集技术方面的布局。
2021年12月,华新水泥建成世界首条水泥窑尾气吸碳制砖生产线,该技术将水泥窑尾气制品化,采用水泥窑尾烟气吸碳养护工艺取代传统粘土烧成制砖和混凝土灰砂砖工艺,解决了资源消耗、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开发出水泥产业碳中和技术。以“二氧化碳传输—碳化养护—温度—后续水化”协同效应理论,开发出了水泥产业链上碳中和的技术。以年产1亿块蒸养砖生产线为例,每年利用2.6万吨二氧化碳,全国推广每年减碳将达到5200万吨。
水泥窑尾气吸碳制砖生产线生产出的环保砖
今年2月16日上午,中联水泥年产20万吨二氧化碳捕集提纯绿色减排示范项目在山东青州开工。资料显示,2021年10月20日,青州中联水泥召开二氧化碳捕集提纯绿色减排示范项目研讨会。会上,相关人员表示,这是一项全新的技术领域,也是中国建材集团第一个二氧化碳捕集项目,要扎扎实实做好项目起步工作。
中联水泥年产20万吨二氧化碳捕集提纯绿色减排示范项目
此外,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祥明曾公开表示,华润水泥全面推行绿色矿山建设,推广替代燃料、碳捕集等技术应用,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推云南省水泥产业绿色低碳、智能化、数字化高质量发展。
冀东水泥也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主要研发方向为水泥窑协同处置及延伸水泥产业链条方向,并积极探索实施碳捕集、燃料替代等绿色项目,提升产业价值,打造绿色环保产业新格局。
综上所述,面对“双碳”使命,中国建材、海螺集团、华新水泥等诸多水泥企业已经开始行动,创新谋划解决方案,积极探索降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勇担重任努力答好“双碳”这一时代课题。未来,相信随着更多企业、更多行业积极加入降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必将助推“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
编辑:周程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