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业区域竞争白热化

中国工业报 · 2007-10-24 00:00

  10月8日,中国建材集团与唐山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计划与唐山骨干企业共同完成对华北地区水泥企业的整合,组建北方水泥公司并将其打造成为行业龙头。此消息一出,立即成为业界舆论的焦点。

  对于正处在“战国时代”的中国水泥行业来说,“群雄并举”的局面已是不争的事实。业内人士指出,在水泥整合热潮期,任何水泥企业所采取的任何举动,都不会令其他企业感到意外,同时任何举动都会被其他企业所关心。

  此外,这股水泥整合热潮最终将走向何方,也成为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
                    
  中国建材的扩张战略
  中国建材与唐山市政府合作的消息引人关注的背后,是今年下半年中国建材在水泥领域的一系列大举动。
  今年8月,利用浙江水泥企业由于产能过剩而身处困境的时机,中国建材一举收购了芽芽、申河、桐星、天基等10多家浙江水泥企业。这些企业2006年的水泥产量在1500万吨左右,占浙江省水泥产量的16%。

  9月末,利用在香港股市募集资金约27亿元港币之机,中国建材成功联合湖南省政府,以及与江西水泥、尖峰集团、虎山集团等5家企业签署协议,共同出资35亿元组建南方水泥公司。

  南方水泥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在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南这四省一市实现1亿吨产能,市场份额达到30%。

  而中国建材在南方水泥控股75%,总投资预计达100亿元,其占领东南经济区市场的意图十分明显。加之已经在淮海经济区占据龙头地位的子公司中联水泥公司,中国建材已经在我国中部、南部水泥市场取得明显优势。

  不到半个月后与唐山市政府的合作,则让中国建材的第三方战略区域浮出水面。按照协议,中国建材与唐山市相关企业将联手对唐山及东北、华北地区水泥企业进行重组和整合,组建总部设在唐山的北方水泥公司,力争三年内将北方水泥公司打造成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北方地区水泥行业旗舰企业。

  “中国建材与冀东水泥的合作已是必然。”《中国水泥》杂志社总编辑张建新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据介绍,冀东水泥在行业中的地位仅次于海螺,中国建材由此将涉足中国最有市场潜力的东北以及北京、天津、唐山等建材市场。

  据了解,中国建材的水泥产能已迅速扩张到5700万吨,居全国第二,仅次于产能约6000万吨的海螺水泥。未来三年内,中国建材的水泥产能有望突破1.5亿吨,跃居行业首位,占有10%的全国水泥市场。区域市场争夺白热化

  中国建材与冀东水泥的合作,则让当前水泥行业的龙头海螺水泥有些难堪。
                    
  不久前,海螺意图借冀东水泥定向增发股份之机,挺进华北市场的消息在业界广为流传。尽管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据张建新判断,海螺增发冀东的事情,极有可能受阻。这有点类似于此前一度甚嚣的秦岭水泥重组事件,尘埃落定之后,人们发现是浙江的华伦集团以6.3亿元人民币的代价入主,而非此前被普遍看好的海螺和中材集团。

  尽管同属国务院国资委,在南方水泥公司成立后不久,中材集团也与湖南省政府签订协议,将投资34亿元,在该省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产业,有与中国建材一争高下之势。

  “水泥行业就是区域主控的产业。”数字水泥网的总裁刘作毅认为,“紧盯区域市场是当前水泥整合的一个主要特征。”从上述几个事例也可以看到,水泥企业在区域市场的争夺上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主要手段就是兼并重组。
[Page]

  除了中国建材的区域战略之外,海螺水泥在巩固华东和华南市场的基础上,意图进军华北和西北市场;冀东水泥坐镇华北,在东北的吉林和辽宁也建立了生产线;华新水泥则立足湖北,主攻中南地区。山东则被山水集团和中联水泥两分天下;东北则企业众多,除了亚泰、冀东之外,有外资海德堡、CRH及民企天瑞、金刚、宾州等。

  “反观外资企业,其扩张步伐正在放慢。”刘作毅认为,“除了政府部门对外资并购审批从严之外,当前水泥股价大幅上涨、企业估值过高,也导致了外资企业开始对并购采取观望态度。”

  在竞争的压力下,一直以来由外资拉法基占领的西南市场,最近也开始有国内企业涉足。 

  “群雄并举”局面还将持续
  张建新认为,中国建材的行为是符合当前水泥行业发展趋势的。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已经由原先的技术改造为主转移到当前组织形式的调整上来。他说:“我国水泥行业小企业众多,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让企业做大做强是发展的趋势。”

  2006年,《关于公布国家重点支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大型企业(集团)名单的通知》为水泥企业之间大规模战略重组提供了条件,该《通知》中确认了60家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型水泥企业,有关部门将从项目核准、土地审批、信贷投放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不光60家以外的企业,这60家里就开始有并购重组活动。”张建新说。

  另外,内地、香港股市的火爆,使得水泥企业能获得大规模的融资,这为其并购活动提供了充足的资金。除了中国建材的融资成功,海螺水泥、冀东水泥也将通过A股市场,分别增发2亿、2.5亿新股进行融资。

  据介绍,水泥行业是投资回报较低的行业,有较明显的运行周期,因此国内企业要做大必须考虑周期性。同时,我国水泥行业的并购重组还处于初期阶段。刘作毅提醒国内企业,在这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市场背景。

  张建新认为,我国水泥行业“群雄并举”并激烈碰撞的局面还将持续下去。而激烈的并购重组将进一步减少我国水泥企业的数量,有实力的大企业将唱主角,国内市场的大体格局最终将得以确立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zlq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3: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