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水泥:扩张应有度 关键在升级
建材产业是龙岩市“10+3”重点发展产业之一,水泥产业则是建材产业的重要支柱。目前龙岩市水泥工业正抓住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淘汰落后产能,适度控制规模,乘势优化升级,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
龙岩水泥,产能将突破4000万吨
《闽西日报》记者日前采访了龙岩市水泥同业商会和龙岩市冶金建材行业管理办公室有关人员,他们说,水泥工业是该市的传统支柱产业,水泥产量占福建全省的近一半。近年,龙岩市旋窑水泥和新型干法水泥快速发展,成为新一轮项目投资热点。到去年底止,全市有水泥企业122家,产能2378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8家,生产线9条,产能700万吨。
龙岩市在“十一五”规划中,原将水泥总量控制在1800万吨,后考虑到工业结构调整,又将水泥总量调整为2500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为1800万吨。调整后到2009年,全市要淘汰落后水泥产能871万吨,尚保存产能807万吨。2006年以来该市新上新型干法水泥项目8个,建设规模1200万吨,今明两年投产后该市水泥生产规模将突破2700万吨。目前投资热情不减,新罗小池、岩山,永定富源,漳平吾祠、赤水等新型干法生产线,国产实业、红狮、紫金、福建塔牌、振鸿等二期生产线,均在日产2500-5000吨,如不进行总量控制,年生产规模将突破4000万吨,超过目前福建全省年水泥生产总量。
扩张带来种种问题
龙岩市水泥行业盲目扩张,势必造成高水平的重复建设,后果显而易见。
企业融资难度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规模较大,投资较高,项目建设基本靠企业自筹,企业融资困难。
企业规模结构和工艺结构不合理。2006年在全市122家水泥企业中,平均规模为19.5万吨,与全国“十一五”规划要求平均规模在40万吨以上的差距较大,全市还没有一家水泥企业规模达到300万吨。在现有生产能力中,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9条,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日产2500吨(含)以上的仅4条,符合国家鼓励产业政策发展的才1条,其余均为立窑生产线。
水泥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市质监部门通过定期对水泥市场抽检,发现水泥产品质量不稳,合格率偏低。
水泥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
龙岩市石灰石资源丰富,占全省储量的41%。煤炭资源也较丰富,煤炭品质适宜新型干法生产。电力供应充足,能够满足水泥建材基地建设的要求。近年来,龙岩市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为水泥这一重运输商品提供了很好的运输条件。
但是,如果无节制发展水泥产业,仍然会遭遇石灰石资源限制。福建省已探明的石灰石资源在全国排名仅第21位,龙岩市列上储表的石灰石才6.8亿吨,加上乡镇小矿山也不足10亿吨,按照国家发改委要求,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必须有30年以上石灰石开采的资源保障。因此,有关专家认为,受石灰石资源的影响,必然要对水泥工业实行总量控制,到2010年全市总量应控制在2500万吨。
水泥是高运输成本的商品,不宜长途运输,这样就造成水泥市场只得就近销售。长期来龙岩市水泥销售市场半径在漳厦泉以内,仅少量销往广东和江西,但近年来,赣粤水泥向龙岩市倒销。2006年全省水泥销量仅3650万吨,在“十一五”期间,每年一般不会超过4000万吨,本地市场去年在320万吨左右。同时,水泥不宜长期保存,容易板结。因此,水泥工业发展势必受到市场容量的限制。
发展水泥工业的思路
加快水泥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目前龙岩市水泥工业必须抓住工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乘势优化升级,才能确保这一支柱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按照淘汰落后水泥产能企业名单,分年度抓好淘汰关闭。二要抓好发展,积极扶持在建的8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促其早日竣工投产,达产达标,实现升级换代。三要抓好控制。龙岩市政府提出“十一五”期间实行水泥总量的控制,到2010年水泥总量控制在2500万吨以内,新型干法水泥1800万吨。目前该市有旋窑水泥产能700万吨,在建的新型干法水泥产能1200万吨,加上现有的立窑产能,已超过2500万吨,如果不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势必造成重复建设。对新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项目,要坚决等量淘汰立窑水泥。
发展壮大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程度。对现已核准、在建的日产2500吨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项目,在土地征用、能源保障、资金扶持、税费优惠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扶持,促其早日建成投产,形成规模。同时做好企业整合,通过收购、兼并小企业,实行产权变更和集中,扩大企业规模。以领军企业为龙头,以资源配置为基础组建企业集团。
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应做好原有水泥品牌的保护和衔接,培植新上新型干法水泥企业的品牌产品。
搞好产业衔接,延伸产业链条。如鼓励发展混凝土多孔砖、空心砖、轻集料砌块;鼓励发展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轻集料混凝土条板;规划发展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发展散装水泥等。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zlq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