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满月”背后的期待与挑战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已有一月。
“今日全国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7,001吨,总成交额362,352.00元。截至今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7,025,843吨,累计成交额355,387,383.45元。”8月17日,来自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首月交易数据显示。
如何评价全国碳市场的“满月”成绩单?全国碳市场的稳步推进还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中国电力报》记者通过多方走访,了解全国碳市场交易“满月”背后的期待与挑战。
“过于热闹”不是初衷
一个月前,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北京、上海、武汉同时鸣锣开市。全国碳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000余家,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交易一个月以来,市场释放了怎样的碳价信号始终是关注焦点。数据显示,从上线时48元/吨最高涨至61.07元/吨,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以来,碳价未出现大起大落。
业内有评价认为,碳价的平稳表现与碳市场活跃度不高有关。
“我们不指望碳市场过于热闹。目前配额比较宽松的条件下,也不应该有非常大量的交易。”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全国碳市场交易还处于一个试行探索的过程,碳交易机制主要还是要鼓励大家力争自主完成限排减排任务,重点应该是先把完成配额落实下来。”周大地指出。
“碳市场本身就是会在履约考核到来之前更活跃一些,大起大落反而不正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原专职副理事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志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从以往的地方试点经验来看,碳价通常呈现出季节性波动的特征,平时价格会低一些,临近履约期往往会出现明显涨幅。王志轩认为,随着纳入碳交易市场的行业越来越多,企业对碳市场的认识理解逐渐深入,碳市场的交易也会随之越来越活跃。
“碳市场将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碳减排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动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引导资金流动”,这是碳市场追求的一个重要效果。多位发电行业的从业人员表示,碳价的高低是个市场信号,企业顺应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就会在发展当中占得有利先机。
“如果碳价能让企业采取行动主动降碳,那么碳市场的意义也就达到了。”大唐碳资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郑悦表示,碳市场机制下的燃煤发电企业,特别是排放强度相对较高的企业势必会面临成本上升的考验,企业必须进行节能成本与配额成本之间的衡量,并考虑投入一定的技术改进。
从“被动购买”到“主动作为”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从配额分配方式、纳入行业、排放核算方法学,到减排项目抵消机制、处罚机制、交易方式、交易规则等方面的设定,试点地区碳交易近十年的探索,为全国碳市场交易启动上线积累了宝贵经验。
“湖北试点碳市场运行7年来,有很多企业是从开始的被动购买,甚至抵触,到后来转换思路,主动作为,将碳配额作为企业资产来运营,将碳的成本压力转化为碳的收益激励。”曾参与湖北试点碳市场的配额分配、履约核定等工作的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院长助理黄锦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湖北本地的百年企业——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有12家分子公司纳入湖北碳市场,第一年履约时配额缺口较大。企业认识到碳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后,专门成立了气候保护部负责管理企业碳资产,之后每年均从碳市场获益。”黄锦鹏向记者举例。
“2014年湖北碳市场开市,一开始也弄不明白碳市场是干什么用的。我记得我们第一年就花了3000多万元购买配额,当时感觉碳市场是一个很沉重的负担。”中国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质量环保管理部一级主管夏枫在记者采访时回忆。
“后来从配额分配、数据盘查找原因,发现了配额分配方法的不科学、数据统计的不完善,能耗偏高等问题。我们主动为配额分配完善提供科学化建议,在内部制定标准化碳核算流程,对主要耗能设施进行改造升级,一步步改变了配额短缺的局面。”
“这么多年下来,我们越来越强烈的认识到,节能减排做得越好,履约成本就越低,盈余就越高,我们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就越强。”夏枫表示,如今他所在的企业早已培养了复合型人才的团队,为地方碳市场逐步向全国碳市场的过渡做好准备。
“说真的,在湖北试点碳市场开市时,我们企业对相关情况了解并不多。但我觉得我们有一个优势,作为一个能耗较大、主营化工的民营上市企业,我们发展的根基、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在节能减排上,这种‘初衷’与参与碳市场并不矛盾。”应城市新都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登向记者回忆了第一年参与试点交易的感受。
对于未来企业可能会从地方碳市场履约过渡到全国碳市场履约,陈登表示很有信心。“应该是好事。在全国范围,无论是在控制能耗水平,还是在提高减排能力上,我们还是有竞争力的。全国碳市场交易的配额可能采用标杆法,会比目前的历史法对企业更有优势。”
“两个市场”有效衔接
8月1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会上表示,全国碳市场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下一步将重点做好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市场管理、拓宽覆盖范围等有关工作。
这其中,全国碳市场和地方碳市场如何保证平稳过渡接轨无疑是各方关注的热点话题。
“地方试点与全国碳市场在制度体系设计方面存在一些差异,试点地区的企业,包括电力企业和其他行业的自备电厂在从试点到全国过渡过程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黄锦鹏表示。
他指出,地方试点碳市场和全国碳市场在配额分配、MRV、交易、抵消机制和履约等关键制度要素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地方主管部门和企业要主动作为,通过开展培训、模拟交易等方式提前适应全国碳市场各项规则。
“企业面临着两套规则的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全国和地方在配额分配方法、交易规则、数据合规性等方面都有不同。被纳入试点地区的电力行业不能被双重管制,必须要有一个无缝衔接。有的行业在试点地区纳入,在全国尚未被纳入,现阶段继续在试点地区履约,需要同时做好进入全国碳市场履约的准备。在过渡期如何开展工作,涉及细致的顶层设计。”
“同时,地方碳交易市场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未来如何运作也都是要考虑的,不是一关了事。”这位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未来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越来越多,地方试点交易机构何去何从值得商榷。
“重要的是,全国碳市场交易的启动上线给出了减污降碳、能源转型的强烈信号。大家奔着降低成本的方向,也要多弄点光伏、风电延长火电寿命,通过降低碳排放技改方式或通过参与调峰等手段,加快实施结构调整。”一位不愿具名的发电企业从业人员表示。
清华大学中国碳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段茂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全国碳市场刚刚启动,最重要的是保证稳定运行。“短期来看,要保证第一个履约期顺利履约,保证企业准确把数据报上来,不要弄虚作假。中长期的任务是尽快出台强有力的法律依据,给市场以‘政策会长期存在’的信号。”
编辑:李佳婷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