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水泥厂——产生凝聚力的地方

2000-12-08 00:00
 山东水泥厂(简称山水)原是一个连续亏损13年、9年更换11任厂长的企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排在全国67家重点水泥企业倒数第一,是全国建材系统的“老大难”。如今,这家企业生产的东岳牌水泥畅销全国,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年均增长27.45%。水泥年产量由原来的不足10万吨增长到250万吨,总资产达到8000万元,增值到7个亿。实现人均收入2万元,是1990年的10倍。企业已成为全行业的排头兵。

  从1990年到2000年,10年时间,山东水泥厂凭什么创造了如此辉煌的奇迹?说来也并不神秘,因为这里有着高标号水泥般的凝聚力。

凝聚力来自领导班子

     1990年春,张才奎被济南市任命为山东水泥厂党委书记兼厂长,有职工戏称“末代皇帝”登基了。张才奎到水泥厂旁边的矿山——凤凰山,一看乱糟糟的厂区、光秃秃的山头,内心不禁感慨万分:沉睡的凤凰何时涅磐?作为企业,比资金匮乏还可怕的是人心涣散。1000余人的山水有300多人要求调走,山水大有山穷水尽之势。

  山水地处泰山北麓。泰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我们不能徒有“东岳”的牌子,要唤醒内在的斗志,激发团结向上、勇攀高峰的东岳精神。

  张才奎坚定地说:“国有企业搞不好,我就不信这个邪!”

  ——张才奎真硬。他严惩了那些横行惯了的人。有人晚上就在黑路上偷袭,用刀砍他。住院缝了24针,伤好后他开大会说:“我张才奎又回来了!共产党员死都不怕,还担心什么!”

  ——张才奎真狠。一袋水泥应是50公斤。可用户找来了,发现有时48公斤,有时52公斤,他找到车间主任,火一下子来了,抓起电话扔了过去,车间主任的头上缝了两针。事后,张才奎从远处看到头上包着绷带的车间主任在那里严格地检查质量,他一阵心酸,转过脸去眼泪掉了下来。

  ——张才奎真细。刘晓凤的丈夫患了癌症,他安排人花了很多钱去治。身为家属工的刘晓凤,带着两个十来岁的孩子,没有了丈夫,生活困难。张才奎就给她安排了工作。可不久她又查出患了肠癌。这日子怎么过呢?又是张才奎帮助她解决困难。她出院后,让上小学的孩子给张才奎写封信,孩子写道:“爹亲娘亲不如张伯伯亲,我失去了爸爸,但还有妈妈。多亏了张伯伯,什么时候都忘不了张伯伯……”

  ——张才奎真拼。打窑皮是最苦、最累的活,有“打一次窑皮,脱一层肉皮”的说法。他却不顾70多摄氏度的高温,第一个钻进窑内,湿透的麻袋烘干了,安全帽烤软了,“大头鞋”烙糊了,身上的烫痕留下了一块又一块。

  ——张才奎真“傻”。亲朋、好友批个条子想弄点便宜水泥,他不办。有人送礼他不收,还向全厂承诺:要发现我占公家一分钱便宜,愿从身上割下一斤肉补上。

  …… ……

  这位“国企好班长”带出了一个好班子。山水的班子约法三章: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吃气;哪里最脏、最累、最危险,哪里就要有领导干部;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领导班子还立下了“勤、廉、严、敢”的四字准则:认准一个勤字,领导班子要带头学习,带头实干,带头守纪,带头奉献;做到一个廉字,提出“谁沾公家一分钱,就端谁的饭碗”;立足一个严字,要求职工做到的,领导干部先做到。实行“三铁”、“四统一”(铁的纪律、铁的制度、铁的命令,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突出一个敢字,敢抓敢管,管理企业就得“中西医结合”,对于歪风邪气决不心慈手软,菩萨心善不带兵。

  山水领导班子十几年如一日,坚持每天下班后开班子碰头会,星期天、节假日从不间断。在山水下班最晚的是机关干部,“早六晚九节假日没有,早七晚八星期天白搭”。

  领导班子心中装着职工。1990年春节,企业很困难,拿不出钱来为职工谋福利,张才奎和班子成员了解到一些职工过节的蜂窝煤还没有着落,就带领20多名党员干部到本厂加工了一些蜂窝煤,将80多吨蜂窝煤挨家挨户送到职工家中。一位老工人动情地对厂领导说:“进厂这么多年,没见过这样的领导,哪有这样的温暖,以后领导咋说咱就咋干。”

  好班子带出了好队伍,干出了大事业。人本特色的成本管理,获国家级创新成果一等奖。企业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张才奎被评为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这些辉煌,有人曾问张才奎:

  “搞企业最怕什么?”

  “天不怕,地不怕,职工不信任最可怕。”

  “当一个国企领导最根本的抓什么?”

  “最根本的抓人心。”

  “您在山水当一把手10年,最得意的是什么?”

  “是把职工的心凝聚了起来。”

  “您和班子都很善于做人的工作,有什么诀窍?”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如果说方法的话,近几年,我们从实践中找到了一个适合国情、厂情、民情的最佳结合点,那就是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党在五六十年代的优良作风和改革开放的现代意识相结合,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凝聚力来自人尽其才

  星星在空中沿着自己的轨迹有序地运转,才能闪闪发光。人在一个单位,只有将其放到最适合的地方,才能安心工作,单位也才会有吸引力、向心力。

  山水加大改革力度,为员工搭起施展本领的舞台,使人们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他们打破干部与工人的界限,以能力高低和业绩大小为依据,实行竞争上岗。1992年通过公开竞争、公开答辩,5名工人被选聘走上干部工作岗位,54名干部下岗后被安排到别的部门。他们还改进内部分配办法,实行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基本工资与承包任务、奖金与岗位责任“三挂钩”,贡献大小决定收入多少,拉开了收入差距,形成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他们注重人力资源开发,相马又赛马。

  放手使用人——成绩是你的,责任是我的。青年工人张立泉提出改造喂料系统方案,张才奎当即支持:“你大胆干,出了问题我担着。”自动喂料系统技改成功后,厂里给他申请了专利,并破格提拔为车间技术员。

  利益驱动——委以重任,实行重奖。董承田从同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厂里,为留住人,厂里千方百计把他妻子调来济南安排了工作,董承田现为山水常务副厂长。于玉川在一线爱动脑子,搞小改革多次成功,现在成为山水的总工。

  多种途径培育人——重技能,重实践,一用、二看、三提高、四调整。山水联合办学,选派在生产一线工作多年的技术工人进修学习,现在108名职工已经获得了大专文凭。大中专毕业生吸纳进厂后,集中培训一段时间,全部分到生产一线各岗位当操作工,并参与1号、2号线技改或承担某个项目,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其中高勇已成为分厂副厂长。山水既重学历,又不唯学历,关键看实际能力,不拘一格用人才。

  在山水,不论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人们干得安心、顺心、开心,怎么能不心向企业,企业凝聚力怎么能不大呢?

凝聚力来自企业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企业不断发展,职工才有盼头,有干头,企业凝聚力才会不断增强。

  山东水泥厂的大门顶上写着“一览众山小”这样几个大字,这是诗圣杜甫写泰山的诗句。只有“会当凌绝顶”,才会找到这种感觉。站在高处,走在前头,那感触是不一样的。山水“敢占行业之首,敢列系统之最,敢当国企先锋,敢立众人之先”,把发展作为不懈的追求。为了加快发展,他们始终抓住技改不放松,从1990年到现在每年都在进行技改。1994年企业要技改,全厂职工集款1450多万元。加上厂里资金1000万元和补偿贸易1000万元,他们大胆地干了起来。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拆除、当年施工、当年点火、当年达标达产,水泥年产量达到80万吨。这一技改工程完成后,厂长张才奎把自己关在他那间简陋的办公室里放声大哭。搞企业太难了。

  1997年利用国家一期“双加”贷款4000万元,企业自筹900万元,山水又改造了2号窑,工期仅48天,水泥年产量增加到100万吨。

  1998年11月,山水开工建设3号线,用了不到10个月的时间和3亿元投资就建成了,实现了投资最省、建设工期最短、达标达产最快的“三最”目标。

  三次大的技改,均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新工艺。

  山水年年有目标,年年能实现,这就给了职工很大的鼓舞、很大的信心,他们已经确立了水泥发展到800万~1000万吨和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的奋斗目标。山水,有着挡不住的诱惑。

  企业发展增强凝聚力,凝聚力增强推动企业发展,山水已经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企业不断发展,领导作风一贯。在这样的厂里,发生职工奖厂长的感人故事就是自然的了。山水1000多名职工自动捐资10余万元奖励张才奎。厂区内贴满了工人自己写的“恳请书”,要求厂长“收下这些钱,好好补补身子”。有泪不轻弹的钢铁一样的汉子张才奎哭了,他说:“大家的心意我收下,钱一分不留,情义无价。”

  “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山水这么重视人、这么得人心、这么善于发挥大家的才智,必定会从胜利走向胜利,因为“乘众智者胜”。

  泰山巍峨,“东岳”灿烂,山水风光无限!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7: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