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明:心中有盏长明灯

中国建材报 张庆和 韩生华 · 2007-08-23 00:00

  这一辈子,他经历了太多的坎坷,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信念;这一辈子,他和既是同学又是同事的她携手漫步人生,演绎着慢慢变老的动人歌谣;这一辈子,他只在水泥圈里打交道,中英文"水泥"一词已深深地融进了他的整个身心;就这么深深地爱着,默默地爱着,专注地爱着,爱着心仪的人,爱着选择的事业;他的执着让人羡慕,他的专一使人敬佩;

  他是一个令人尊敬的长者,今年73岁了,仍然有浓密的乌发、儒雅的气质、旺盛的精力;是为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信念给了他不竭的力量……

  在中国水泥界,高长明的名字是响亮的。这"响亮"蕴藉着命运的坎坎坷坷,饱含他人生的酸甜苦辣,是他半个世纪里风雨兼程,致力于我国水泥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从而赢得的一种美妙回音。这回音,在国际水泥界也引起了共鸣。

  颠簸人生——未曾动摇他挚爱水泥的心

  高长明1933年出生于上海。其父高 孙是商人,从事房地产和外贸业。父亲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他深知文化知识的重要,所以高长明一到上学年龄,他就把长子送进了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小学读书。

  高长明回忆说,在那所学校里,中国学生除有一门单独的中文课以外,其他全部课程都是英语教材教学。在那里,学习基础很扎实,一直到高中毕业。可以说,他从小就获得了良好的英语教育。1951年高长明考入南京工学院化工系,上大三时,国家为培养水泥专业人才,他们那一班全部开始学水泥工艺专业。从此,高长明就和水泥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5年高长明大学毕业了,他服从国家分配,毫不犹豫地来到了北京,被分配在建材部北京水泥设计院工作,成了工艺设计室和工艺研究室的一名技术员。无论搞原材料工艺性能试验,还是参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水泥厂设计,高长明工作很认真、很努力,把心思全用在了"水泥"上。是高长明那段中、小学"历史"背景的影响,还是他生活习惯的原因,当时还招来一些人的非议。比如高长明喜欢整洁,讲究穿衣戴帽,礼拜天外出时要打领带,恋爱时与女友牵手挽臂,周末爱到莫斯科餐厅用饭等等,这些都被视为"另类",成为一些人喋喋不休的"看法"。那时候院里组织科室人员劳动,有人总是故意把掏大粪、清垃圾、烧锅炉之类的脏活、苦活派给高长明。干就干吧,高长明想,反正这类活儿总得有人干。当时高长明尽管意识到这是有人在跟自己过不去,但这样一想,心里的"想法"很快也就释然了。当然,为了表白自己热爱水泥技术工作、要求进步,这些活儿他不但愉快地接受了,而且还把自己十分喜爱的头发剃掉,留了一个很平民化的寸平头。

  高长明有气度,有风度,能隐忍,是个豁达开朗之人,回忆往事时,他只是把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作为笑料讲给我们听的。但有一件事,高长明却记忆犹新,甚至是刻骨铭心。

  "文革"期间,工人不做工,农民不种田,科技人员不搞科研是很普遍的事情。作为水泥工艺技术员的高长明也难避其境,但他找到了一个既能躲避运动还能进行潜心研究的课题,这一课题一直到26年后国外的一家专业杂志才开始讨论它。

  高长明说,毕业后他就对水泥兴趣很浓厚,总是广泛地搜集、积累资料,力求甚解。"文革"初期,各单位政治运动搞得很凶,北京水泥设计院也不例外。所幸当时高长明还负责一个项目——"粉煤灰长距离气力输送",于是,他就设法抓紧运动间隙的机会,在上海吴泾热电厂进行详尽的工业试验。1967年5月,就在试验基本完成的时候,设计院来了通知,要他停止试验,立即回北京参加运动。

  当时设计院正在从上到下、一层一层地揪人,叛徒、特务、封资修分子、反动学术权威、白专人物正在一个个地被揪出来批斗。高长明那时心想,自己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水泥专业技术人员,要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贡献,这个项目也许就是自己从事水泥技术研究的最后一次机会了,不管发生了什么情况,被关禁闭也好,被批判也好、被赶走下放农村也好,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个项目的试验研究报告写出来,这样也就算自己对人生有了一个交待。为了写好报告,高长明就尽量拖延回京时间。几个昼夜后,报告终于写了出来。那是积聚着高长明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啊!10多张曲线图表,3万多字。3万多字呀!就这样,高长明揣着报告,怀着一颗忐忑的心回到了北京。

  当时正值"文革"期间,设计院的"大人物"已揪得差不多,眼看就轮到他们这一拨了,就在这紧急关头,广播里传来一个声音,高长明等又被列入了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一类。此劫虽然躲过,而另一道关口却是高长明等无论如何也无法逃脱掉的:北京所有的设计院都要迁出北京。高长明所在的设计院自然也不能幸免,他们被一分为六,分别去了全国的6个地方,高长明踏进的却是内蒙古西卓子山"五七干校"。而那份倾注了高长明心血和智慧的"粉煤灰长距离气力输送"试验研究报告也就没有了下文。直到1993年,国外的一家专业杂志才开始讨论这一课题。其涉猎的内容,高长明早在26年前就开始研究了。于是他就把那份报告的原稿找出来,整理成一篇8000字的英文稿,寄给了德国的《散状物料储运》杂志,不久,这家颇具权威的刊物全文刊载了高长明的论文。

  一篇试验研究报告,26年后才得以面向世界,有遗憾,有欣慰,也不免使人感叹。高长明说,由此说明,咱们中国人并不落后,甚至是超前的。是那场运动乱了我们自己,打乱了我们的计划。中国啊,千万不能再乱了,好好地建设自己、发展自己吧。

  精通外语——帮他推开触摸世界水泥的大门

  "文革"总算结束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得人们心花绽放;同时,中国一心一意谋求进步和发展的真诚也感动着世界,诱惑着世界。

  1978年,英国蓝圈水泥公司为宣传和推广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特派5位专家来中国讲学。当时高长明从干校返回后已被安排在河北省邯郸水泥设计研究所工作,他作为一名学员也参加了那次培训。英国专家都是用英语讲课,为达到培训效果,建材部还特派几名年轻翻译帮忙。

  人们知道,水泥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很难翻译得准确。高长明说,当时中国对英语使用极少,自己也已经扔下多年,好在对英文水泥专业书刊还是经常阅读的。培训班上,见几位年轻翻译译得不够恰当,课后高长明就主动再用中文解释给大家听。

  那是培训班开始的第三天深夜,高长明静静地躺在床上回想外国专家的讲课内容,突然有一种很熟悉的声音轻轻叩动着他的耳膜。哦,想起来了,那不是小时候听老师讲课的声音吗!那不是同学们的英语对话吗!他夜不能寐,又仔细地用心梳理了一遍,第二天再去听课时,就听得十分真切,到了第7天,高长明已能流利地与外国专家对话了。见此,几个年轻翻译和学员们都觉得奇怪:高长明的英语水平怎么提高得这么快呀!

  学员们羡慕,英国专家钦佩。这消息也很快传到了建材部有关领导那里:高长明精通英语。

  有人说机遇来了,想挡都挡不住。其实机遇是很吝啬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它的恩宠。机遇总是在认真地挑剔和选择之后,才肯给予那些有准备之人的。而高长明就是这有准备者中的一个。

  那是1979年,联合国工发组织要资助25万美元支持中国发展水泥工业。但这支持是有条件的:中方必须委派至少一名有10年以上从事水泥工作经验的工程师通过他们的英语考试后,这笔钱才能到位。这个条件,不仅是对建材行业,对其他行业如化工、煤炭、冶金、机械等都是如此。那次共有12个部的12人前往参加应试,高长明是其中之一。

  高长明清楚地记得,那次考试考场纪律很严格。考场设在一个大厅里,一人一张大桌子,考官6人,是英国剑桥大学派来的。还规定,要自带干粮和水,中午只休息半小时,包括吃饭时间,而且不得离开大厅。那天从早上9点开始一直考到下午5点半才结束,从听、写、作文、判断、改错、阅读、朗读,一直到面试全考了。3天后消息传来,参加考试的12人中5人合格,高长明便是这5人之一。

  25万美元到位了。根据联合国工发组织规定,用这一笔钱可以到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去学习,去考察。但考察人员中每次必须至少要有一人是考试合格者才行。这样,高长明就有了一个广泛接触世界先进水泥工业的机会。

  高长明告诉记者,1982年他第一次去美国时,由4人组成的小组,中国驻联合国代表柴泽民还专程到机场迎接他们,并称赞说,这是中国多年来第一个不要翻译的中国工业代表团。负责接待的几家美国水泥公司都很热情,请他们住五星级宾馆,而且在美国国内的所有交通和食宿费用一律免费。高长明感叹,在那里他才领略了什么叫先进的水泥生产。人家画图用的是计算机,可那时候中国还没有这玩意儿。同行的60岁的水泥专家朱祖培曾遗憾地对高长明说:"用计算机画图,看来我是赶不上,就指望你们这一代了。"那年高长明48岁,前辈的话他记在了心里。1984年,建材部决定高长明以生产经理的职务同其他几位组成领导班子,前往伊拉克接管世界上最先进的卡尔巴拉水泥厂。高长明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下,和大家一起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回国时,他竟给卡尔巴拉水泥厂的后继人留下了近百万字的讲义和笔记。

  说到这里,高长明还讲了一段令人发笑的往事。

  那是他通过了联合国工发组织的英语考试,正准备出国考察的前夕,那些喜好以自己的狭隘心思揣度别人的人又开始"思想活跃"起来,一个个莫名其妙的奇思怪想便随之被制作出来:说高长明出身富家,他出去肯定就不会回来了,不应当让他出国等等。有人还给建材部写了揭他"老底"的信。当时天津水泥设计院的院长周良元同志力排非议,坚持派高长明去国外考察。说起一些往事,高长明还特别感谢当年那些关心、帮助和支持过他的老领导、老专家、老同事;同时特别提到了刘公诚、吴中伟、胡宏泰、冯修吉、高世雄、朱祖培等那些热爱祖国,毕生奉献给新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的老专家、老前辈。"反右"或"文革"期间,他们遭受了那么多不公的待遇,甚至被关进牛棚,但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却从来没有动摇过。高长明说:"他们给我的精神营养太多、太丰富了,是他们感动了我、教育了我、鼓舞并鞭策了我,同时也成了我当初在卡尔巴拉水泥厂时,面对外国公司的诚意和高薪相聘,为什么不为之所动的根由所在。"当提到许多年前一起共过事的孙念仁、李涛平、蒋明麟、陈全德、李景星等老同事或领导时,高长明说:"我十分感激他们对我的诸多帮助。"

  这就是高长明。在80年代断断续续2年多的时间里,他分别参与了几个考察团,先后去了日本、德国、美国、丹麦、巴西和奥地利等,在那里,他看到了人家的先进,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回来后,他立即向建材部有关部门写了两份报告,中肯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一是建材行业要迅速培养英语人才,以适应中国水泥与世界水泥接轨的需要;二是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要舍得花大价钱买软技术,不要只注重买硬设备。后来这些意见在建材部领导和天津水泥设计院组织下,与许多单位合作已付诸实现,为我国水泥工业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使然——无法转移他对中国水泥的关注

  1997年,65岁的高长明从工作岗位上完全退下来。退休后,国外有好几家著名水泥公司要聘他去作技术顾问,最后他选择了一直等了他近10年的丹麦史密斯公司作为自己了解和参与世界水泥的一个前沿哨所。他最看重的是相互间的真诚与尊重,充分自由和自律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近的人情味。

  高长明的阅历是丰富的,他既有当年与同事一起热心设计我国年产3.2万吨小立窑厂、华新型窑和小屯型窑水泥厂定型设计的经历,也有对小水泥各种负面影响而引发的质疑;既有体验日产2000吨和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生产线开发攻关的苦与乐,也亲历了日产10000吨生产线诞生的壮丽情景,更目睹了近年来我国在国际水泥厂总承包项目中频频中标的胜出场面。为此,他感慨万分,欣喜不已。高长明退而不休,每天都要阅读多种中英文水泥及环保报刊、网上信息和电子邮件,及时掌握最新动态。10多年来,他始终站在世界先进水泥的制高点上,以研究中国水泥的发展方向为责任、为兴趣。当记者问及关于他的《循环经济与水泥工业"四零一负"战略》理念的形成与提出时,高长明高兴地捧出了他十几年来用思虑的火焰冶炼出的那一粒结晶: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以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的最低消耗、最高效利用和最多的循环使用为核心,遵循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旨在实现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获得尽可能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现代水泥工业是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也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经济增长的支撑之一。根据现今科技发展成果及其应用趋势来判断,水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一种难以被替代的经济实用的大宗建筑材料。水泥工业作为现代工业生态系统和经济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因为其生产工艺的固有特点,使其在发展全社会的循环经济中具有较显著的"链接"作用。由于现代水泥工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和应用,近年来已取得较大进展。水泥企业在循环经济系统的自身"小循环"中已颇显效益。同时在与其他工业行业"链接",实现多个产业之间的互补、互用、互利等"中循环"方面也成效卓越。而且还可以在全社会的大系统中,为实现"大循环"作出相应的贡献。

  把这些思考归纳、升华,于是高长明就形成并提出了他的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四零一负"战略及其实践的成熟理念。

  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四零一负"战略目标,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高长明实地调研分析了水泥工业先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战略方针,结合国际水泥工业科技发展和应用的实践经验,综合归纳后,于1996年正式提出的一个大胆的遐想和奋斗目标。其具体内容为:

  1.水泥工业和生态环境和谐共存,水泥企业对其周围生态环境完全实现零污染;

  2.创新水泥工艺和余热回收技术,降低单位水泥电耗,提高单位熟料余热发电量,实现水泥企业对外界电能的零消耗;

  3.水泥企业完全实现废料、废渣、废水的零排放;

  4.降低单位熟料热耗,开发利用各种替代燃料,实现熟料生产对天然矿物燃料(煤、油、天然气)的零消耗;

  5.节约资源,扩大利废功能,消纳社会各行各业的各种废物,减轻环境负荷,为全社会废渣、废料的负增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精心而经典的思考,切实而美好的愿望。

  高长明说,世界和中国水泥工业的前途和魅力就在这里。将来的水泥厂不再仅仅是烧制水泥,它应该成为处理社会垃圾的一座庞大的焚烧炉。那时候的水泥工业与社会和谐发展,将成为名副其实、真正意义上的环境友好型行业。

  这绝不是异想天开。在实现零污染零排放,在余热发电乃至其他方面,不论是中国的水泥制造业还是外国的水泥公司,都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只是作为一种成熟的理论升华、并把其概括为"四零一负"提出来,首推的当是高长明。

  就这一理论的实践而言,高长明特别寄厚望于年轻一代的企业家和水泥科技工作者。他说,自己应该向他们学习,他们才是我国水泥工业由大变强的希望和实力的发动机。他认为,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只要人们能够实实在在、一点一滴去做,相信收获的季节绝不会冷落那些潜心创造和努力追求的人。

  采访将要结束时,高长明特别深情地谈到了与他风雨同舟结婚48年,一起为新中国水泥事业奉献一生的爱人韩秀君。他们是大学同班同学,毕业后都分配到建材部北京水泥设计院。80年代初,韩秀君就是天津水泥设计院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科研攻关项目的总负责人兼我国首条日产2000吨生产线江西万年水泥厂扩建工程的总负责人,也是天津水泥设计院的第一位女设总。为了开拓这个新领域,天津水泥设计院参与该项目工作的高级工程师有50多位,约占全院的一半,其他科研设计人员100余位。在国家建材局的领导下,与全国许多水泥机械制造厂、施工安装单位以及万年水泥厂等全体技术人员一道,克服种种困难,艰苦拼搏,终于在1989年通过了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科研攻关项目验收和江西万年日产2000吨生产线达标达产考核,并荣获部级优秀科研设计一等奖。该项目从最初启动一直到最后胜利完成,历时整10年,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发水泥新技术、新工艺和国产成套装备的新局面,被当时国家建材局局长王燕谋等领导誉为中国水泥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高长明、韩秀君夫妇志同道合,相互鼓励,他们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拥有另一半无声而坚韧的支撑。说到这里,高长明会心地笑了,他为妻子韩秀君感到骄傲。在多次交流畅谈中,高长明那种随遇而安,知足与幸福之情自然地溢于言表,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高长明,1933年生于上海,195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化工系水泥工艺专业,是新中国第一批自己培养的水泥专业技术人员。高长明退休前在天津水泥设计研究院工作,任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室主任、处长,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任第一届赴伊拉克卡尔巴拉水泥厂生产经理等职。1978年,他的研究成果《利用电石渣试制水泥》获建材科学大会奖一等奖;《物料易磨性试验方法研究》和《粉煤灰长距离气力输送工业试验研究》获建材部科学大会奖二等奖;1985年,《石灰石预均化技术工业试验》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3年,《四种窑型的分析评价与改进》获建材行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4年,获国家科委专家聘书;已出版专著4部、合著5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技术文章200余篇;1997年,任丹麦史密斯公司中国代表处高级技术顾问;英国ICR《国际水泥评论》杂志大中华地区高级编审。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zhangm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1: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