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企业经营制胜,一要做正确的事,二要正确地做事
7月29日至31日,第六届国际保险节暨2020年度保险名家颁奖盛典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业内外高管、知名企业家、著名院士、经济学家、专家学者等齐聚在美丽的黄浦江畔,共同见证保险业界这一激动人心的辉煌时刻。
第六届国际保险节以“聚焦·聚合”为主题,冀望引导保险业聚焦本质,聚焦客户需求和客户体验,聚焦队伍高质量发展,厚植核心竞争力;聚合人心,破译向上突破的力量密码,聚合资源,加强互补性合作,把握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和银色经济机遇,重新厘定发展战略,携手构建行业整体力量,助力国计民生行稳致远,为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保驾护航。大会特别邀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曾任中国建材集团、国药集团双料世界500强董事长宋志平在颁奖盛典上作主题演讲,论道有效经营者的五项修炼秘诀。
宋志平在第六届国际保险节大会现场
以下为演讲的部分内容:
今天我十分高兴来这里跟大家进行交流,首先,祝贺第六届国际保险节的召开,也祝贺这一次获得“保险名家”奖励的各个单位和个人。根据会议安排,今天我围绕“企业经营制胜”这个题目,和大家交流有关企业经营方面的情况。刚才屠光绍理事长的演讲非常好,他讲的宏观层面多一些,我讲的侧重于企业微观方面,之间也有一些联系。
今年3月份我出版的一本书名也是《经营制胜》,是2017年至2019年我给清华学员讲课内容的概括。刚才主持人介绍了我的经历,我在企业做了40年,从大学毕业工作做到2019年整整40年。我做了三家企业,一家是北新建材,这家企业过去是一家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后来经过改革发展成为一家优质的上市公司。2002年至2019年我在中国建材集团工作了18个年头,把这家企业从营业收入20亿元做到了4000亿元。2009年至2014年,我在担任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的同时,也做国药集团的董事长,五年间,国药集团的收入从300多亿元做到2500亿元。2013年两家企业同时进入世界500强,当年《财富》杂志在北京给500强企业发证书的时候,给我拍了一张手持两家企业证书的照片,他们认为一个人同时做了两个500强企业之前还没有过。这张照片挺有纪念意义的,因为它反映了我工作的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的特点。2020年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大陆(含香港)公司数量达到 124 家,加上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有133家公司上榜,其中央企有48家。过去我们企业的规模并不大,这些年快速成长起来。
有人问到,“宋总,您做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经验,如果让您概括一下做企业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我说,就是做正确的事。这些年来,我们企业比较重视正确地做事,40年前,我国企业的管理和西方有较大的差距,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们做企业都非常重视管理。但到了今天,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不确定性,市场的不确定性、创新的不确定性、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等等。对于我们企业家来讲,最难的是要在面临这些不确定性和变化时进行选择,这就是企业经营工作的内容,不是管理不重要,而是经营更重要。
在企业里,如果我们概括一下,其实就是两句话,一是做正确的事,二是正确地做事。从企业领导来讲,不仅要研究正确地做事,更要选择做正确的事,这并不矛盾。领导做了正确的选择以后,部下就应该正确地去做事。如果我们细细研究,企业里就是这两件事,所以我主张企业要做正确的事、要正确地做事。这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结合主题和大家分享有关什么是做正确的事,如何做有效的经营者。我从五个方面和大家分享。
第一段话,做正确的选择。
对于经营者来说,最主要的是选择,这是别人代替不了的,选择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战略的选择。不管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存在着战略选择的区别,做什么、不做什么,这就是我们战略的选择。
一般有两种选择方法,一种是基于现有资源,有什么做什么,沿着这样的思路做下去。另外一种是先定目标,再找资源,我认为应该先定目标,缺什么找什么,这才是战略的本质。如果有什么做什么那不是战略,战略是定了目标以后缺什么找什么。
有一本书叫《原则》,里面提到先定目标,再看看解决目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接着找到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把它做成。这个想法跟我们现在说的是一致的,关键是先定目标。在选择确定目标以后,还有两件事情特别重要,一件是选业务,另一件是选人。选业务是比较难的事情,有不少企业效益做得好,就是因为选好了业务,所以选业务非常重要。到底选什么样的业务呢?我们得先问问自己。
一是这个业务是不是熟悉,是不是真正理解了它?
二是这个业务有没有发展空间,有多大的市场空间?
三是这个业务有没有可复制性?
四是这个业务能不能资本化,能不能和资本对接?
我主张业务要专业化,而不太主张盲目多元化,因为人的精力有限,企业的财力也是有限的,今天的竞争又非常激烈,所以我主张专业化地去做细分市场,做隐形冠军。
除了选业务以外就是选人,选人和选业务哪个更重要呢?我认为选人比选业务更重要,因为业务是人做的。即使业务再好,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去做,也做不好,所以选人很重要。选人怎么选呢?我觉得有两点。
一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是最重要的,因为没有德,企业不可能做得长远。引用明代的思想家吕新吾的一段话,领导者所需的资质是什么?第一等是深沉厚重,第二等是磊落豪雄,第三等是聪明才辩。这三个都好,但是还是人格厚重最重要。
二是专业主义者、痴迷者。什么叫做痴迷者?早晨起来就想这件事,晚上睡觉之前还想,半夜醒来还在想,也就是说,专业主义者、痴迷者往往才能做成一件事。这是我这么多年的经验,我选择的这些平台的干部们,都是专业主义者。
2013年,《财富》杂志公布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双双荣登榜单。宋志平由此成为将两家企业同时带入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领袖
第二段话,整合资源。
我们做企业,定了目标以后,到底资源从什么地方来?这是大家困惑的。到底是靠自己去创造资源,还是去整合社会的资源呢?我认为要整合社会的资源。今天我们讨论的经营者的经营能力,不是考验创造资源的能力,而是整合资源的能力。大企业很少是靠自己滚雪球发展壮大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研究整合。
尤其是发展到今天,我国很多行业都出现了过剩,这种情况下,其实是整合资源的好时机。2002年我刚到中国建材的时候,这家企业只有很少一点水泥业务,后来我们制定战略,决定进入水泥这个行业。当时水泥行业很分散,市场集中度只有6%。2006年中国建材发起了重组,用了混合的方法,央企的实力加上民营的活力发展混合所有制。方法是什么?端出三盘牛肉:第一,公平定价,不欺负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合作。第二,为民营企业保留一定股权。第三,把民营企业的领导人留下,一起做管理层。就这样逐步把中国的水泥行业进行整合,我国水泥行业的集中度从6%提升到70%。整合之前水泥行业的利润只有80个亿元,去年有近1900亿元的利润。现在中国建材的水泥产能有5.3亿吨,是全球最大的水泥企业。这就是整合的力量,我们今天做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整合资源。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段话,资本运营。
我国资本市场已经有30年的历史,现在A股上市公司有4422家,市值有82万亿元。荷兰最早的交易所成立已有400多年,相比之下,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展是快速的。今天我们4422家A股公司的收入约占全国GDP的50%,可以讲是半壁江山,资本市场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不只是需要资金,更需要资本,因为资金借了还得还,企业还得承担利息。我常讲,上市好像是在天上飞,不上市好像在地上跑,天上飞和地上跑的高度和视野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资本市场,很难想象宁德时代、海天味业等这些企业的今天。过去30年,资本市场对我们国有企业的改革有很大意义,中央企业利润的88%来自于上市公司。同时资本市场也支持了民营企业的融资发展,现在正在支持我国的科创事业。这就是资本市场的力量。
1912年熊彼特写了一本书《经济发展理论》,讲了什么叫做创新,讲了什么是企业家,也讲了什么是资本,他讲资本的作用是企业家创新的杠杆,所以资本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其实是企业家去做企业创新。我们今天做企业,不能光想到资金,一定要想到资本,资本比资金更重要。
资本一方面可以通过股权融资获得,现在各种私募基金,中国大概有两万家,掌握多少资金?15万亿元人民币。企业可以通过这些私募基金进行融资。同时,二级市场上市也是一个主要渠道,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板、科创板、主板,包括新三板这些不同的资本市场对接来获得资本,这个很重要。
1997年我带领北新建材在深交所上市,2006年带领中国建材在香港上市,2009年又推动国药控股在香港上市。中国建材和国药这两家公司旗下有20家上市公司,上市给了企业极大的推动力,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减少了企业的财务费用,关键是引入了股东,改变了企业的内部机制,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段话,有效的创新。
为什么加“有效”两个字呢?因为创新虽然重要,但创新也有风险,不创新等死,盲目创新会找死。所以创新关键在有效的、有目的的、有模式方法的来创新。
什么叫做有效呢?摩托罗拉曾发射到天上66颗卫星组成了铱星电话系统,但是这种系统的室内信号差,同时费用高,就被后来的蜂窝电话系统打败了,损失了27亿美金,这就是摩托罗拉由盛到衰的拐点。企业家和科学家的共性是什么?是创新。创新是他们的灵魂。但是企业家和科学家的创新又有不同,科学家的创新是发现和发明,并不一定要有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是企业家不然,企业家既要创新,还必须有效益。因为企业的约束就是效益,如果没有效益就很难持续。所以企业家的创新,要有效益、有目的,还要讲究创新的模式。
创新的主要模式有四种,我们现在讲的比较高端的自主创新,但是这种创新主体多是大企业,像华为这样的一年投入1300多亿元的研发费用,才能够创造出5G、鸿蒙等,但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这样做。因为自主创新是原始创新和独立创新,需要比较长的周期、比较大的投入,这不是一般企业都能做的。大多数企业做的是什么?集成创新。既有借鉴的部分,又有自己的创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产品。这是很多企业采用的创新模式。全世界的电动车原理都是一样的,电池、电机和电控,但是多了一点不同的款式、设计,变成了不同的企业的汽车,其实做的是集成创新。
创新模式还包括颠覆性创新和持续性创新。颠覆性创新很重要,企业不搞颠覆性创新必然被颠覆,但也不是经常颠覆,一般来讲在一个行业是15至20年发生一次。比如数码相机颠覆了胶片技术,液晶显示器颠覆了CRT,就是过去的彩色显像管,现在电动车正在颠覆汽油车。但不是每天都在颠覆,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既要关注颠覆性创新,还要重视持续性创新,就是我们日常渐进性的创新。
所以大企业可以更多地进行自主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讲,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两种创新,一个是集成创新,一个是持续性创新。
我们企业要知道这四大创新模式。当然还有一种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本身其实是一个零科技的创新,把技术拿去应用就行了。比如说我们今天的平台经济、消费互联网等,其实是应用了互联网,从科技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创新,但是从商业模式来看这是一个很大的创新。
总的来说,对于创新,我们强调它的有效性、有目的,而且要很好地研究它的模式。
第五段话,要重视机制。
企业不能只靠领导人自己单打独斗,我们还要靠经营团队、技术骨干、广大员工共同奋斗,这是很重要的。有时候我被问到管理的真谛是什么?我想就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如果谁搞懂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办法,就搞懂了管理真谛是什么。
那什么叫做机制呢?就是我们经营者、员工的利益和企业效益之间的关系,如果有关系,这就有机制,如果没有关系就是没有机制。为什么过去国有企业干不好呢?因为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企业没有机制。今天国有企业改革的根上是在想改什么?就是引入市场机制。只是国有企业需要机制吗?未见得。任何企业都存在机制问题,民营企业虽然有天然的机制的环境,但是不见得每一个企业都有好的机制。
我们学习华为,华为靠什么?企业家任正非厉害,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华为的财散人聚的机制。当年任正非起家非常之困难,后来把股份分给大家,任正非只有1.01%的股份,才有了华为的今天,压力这么大还能够众志成城,就是靠机制。机制非常重要,清代的晋商的机制就非常好,所以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企业,比如平遥票号。它是什么机制呢?是设立了银股和身股。什么叫做银股呢?就是东家——金融投资者。什么叫做身股呢?就是经营者、技术人员和员工——人力资本,把这两个分开了。年底分红的时候,50%分给了银股,50%分给了身股。身股的50%怎么分呢?就掌柜的和账房先生分25%,伙计们分25%。这样的分配机制即使今天看也很先进。
宋志平在第六届国际保险节发表的主旨演讲引起了热烈反响
我前两天见到一家大的金融公司的领导,了解到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好?就是因为一开始定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原则,如果挣一块钱,所有者分5毛,经营者和员工分5毛,这个原则一直坚持到今天。所以这家企业发展得非常的迅猛,而且也是中国有名的一家金融企业。我听了觉得,根儿上的事还是机制。
今天我们做企业,不能只看到厂房、设备、资金这些硬的东西,要看到人,看到人力资本在这个企业里最重要的要素。尤其现在是高科技、新经济的时代,企业主要依靠的是人力资本。我们不能只看到金融资本,还要看到人力资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这一点上完全是一样的。谁能够破解了机制的难题,谁能够有好的机制,谁就能够发展得快,发展得好。
我本人是一个机制主义者,我主张在企业里面一定要有好的机制,一定要让大家共享财富,这样企业才能搞好,所有利益相关者也都好。
这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效经营者的五项修炼,也是我在做企业时常想的五个心得体会。
编辑:周程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