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 砥砺奋进 努力开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乌海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因地制宜走出一条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之路。
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这条主线,坚持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并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三次产业比重由2011年的1:71.7:27.3优化为1:64.5:34.5。一是传统产业开“新花”。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依托煤焦化、氯碱化工基地优势,拉长做深产业链条,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全市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达90%以上,精细化工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5%。二是新兴产业结“硕果”。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大数据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多极支撑、多轮驱动的发展格局。非煤产业占工业总产值达80%以上,新兴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由8.5%提高到23%,入选国家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氢经济示范城市建设破题起步。三是文旅产业接“新枝”。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草原文化、书法文化等内涵,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成功举办书法产业博览会、蒙商大会、沙漠葡萄酒文化旅游节、全国公路自行车赛等重大活动,城市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加强生态保护治理,城市环境由“黑色印象”向“绿色新颜”转变
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全力治理环境突出问题,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一是狠抓矿区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已治理面积5.26万亩。编制内蒙古首个绿色矿山建设地方标准,累计建成自治区级绿色矿山14个,矿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二是狠抓大气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大气污染治理项目近3400个,完成电力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项目,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3.1%,优良天数比五年前增加37天。三是狠抓生态绿化建设。大力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投资51亿元建设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形成118平方公里的乌海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累计投入40多亿元,实施了一大批造林绿化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5平方米,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三、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民生保障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情用心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1年至今,全市城镇和农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实现翻番,群众生活更加殷实。一是宜居宜业示范区建设成果不断巩固。全面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从2007年开始,率先在内蒙古启动煤矿和工矿棚户区改造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50多亿元,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14.8万套、1300万平方米。截至2020年底,近12万户棚户区居民喜迁新居,全市人均住房面积由不足15平方米增加到44.6平方米,市民居住条件大幅改善。二是城乡融合先行区运行模式不断完善。在内蒙古率先推行城乡一体化改革,城镇化率达95.2%。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变市民,在低保、医保、养老、教育、就业、住房等领域逐年加大投入,实现了城乡同等对待、同步发展。三是优教优医普惠区社会效应不断显现。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市人民医院、蒙中医院晋级为三甲医院,人民健康保障指标考核连续四年居全区首位。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年扩大,普惠性幼儿园比例达到93%,普通高中一本上线人数实现“五连增”,获评自治区级产教融合示范城市。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人民政府供稿)
编辑:Octopus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