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材工业协会会长靳志刚:尊重市场规律 淘汰低效产能
不久前中国建材报发表了署名文章《依法依规引导低效产能有序退出——防止“一刀切”“运动式减碳”的错误倾向》和《简单地“一刀切”是典型的官僚主义表现》,批评一些地方将低效产能与小规模生产线简单等同的倾向,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淘汰日产2500吨及以下水泥熟料生产线。近日,本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山东建材工业协会会长靳志刚。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山东省水泥熟料生产线的能效水平怎样?目前,日产2500吨以下生产线的能效水平如何?
靳志刚:截至目前,山东省共有水泥熟料生产企业74家,114条生产线,总产能约10450万吨/年,2020年全省水泥熟料产量9100.52万吨,产能利用率60%左右,其中,相当一批生产线经过技术改造都可以超设计能力生产。全省日产2500吨及以下的水泥企业共有38家,56条生产线,日产2500吨熟料生产线烧成煤耗基本都在117千克标准煤/吨以下,最好水平可以达到105千克标准煤/吨。目前,日产2500吨以下熟料生产线,只保留了特种水泥生产线。
记者:如果以生产线规模为淘汰标准,是否具有科学性,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靳志刚:我们非常赞成要“依法依规引导低效产能有序退出”,防止“一刀切”“运动式减碳”的错误倾向,这是非常必要而且十分及时的。
目前一些地方简单的按规模、甚至按主机设备规格划线,对达不到相应要求的企业和生产线限期淘汰、关停,完全不顾当地的资源和市场禀赋,不考虑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能源消耗、排放水平、经济效益、劳动就业等,在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层层加码,这种做法肯定是不科学的,需要得到纠正。
我们建议建立严格的能效、环保、质量、安全的综合评价体系或标准,然后根据评价结果促使落后、低效产能有序退出。
记者:请你介绍一下山东省目前的特种水泥生产情况。生产特种水泥是否需要日产2500吨以上产能的生产线?
靳志刚:山东省有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有一批在建港口、码头等海洋基础设施,有胜利油田,有海阳、荣成、招远等核电项目,还有大批在建的高速、高铁、地铁工程,都要用到特种水泥,山东省人民政府在《关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1-2025)》中,重点提出积极发展高速、高铁、海洋、核电、隧道等工程用特种水泥。
由于特种水泥具有个性化要求高、批量小、需求不稳定的特点,采用中小型水泥生产线是适宜的。目前山东省有特种水泥生产企业12家,共14条生产线,生产规模在年产5万吨至40万吨之间,全部低于日产2500吨,对这批特种水泥生产企业山东省工信厅统一组织过考核验收,要求他们在生产合格特种水泥的前提下,能耗、排放必须达到相应的国家和地方标准,可不列为淘汰范围。对于日产2500吨及以上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如已经取得特种水泥生产许可证,完全可以生产许可的特种水泥以满足市场需求。
记者:到2025年,山东省的熟料生产线能否全部达到117千克标准煤/吨的能耗水平,达到100千克标准煤/吨水平的生产线比例能否达到30%?为此,水泥企业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提高?
靳志刚:目前,山东省日产2500吨熟料及以上的水泥生产企业烧成煤耗全部可以达到117千克标准煤/吨,能够达到100千克标准煤/吨水平的生产线比例约为20%。通过采取新的节能降氮烧成技术的改造,2025年达到100千克标准煤/吨水平的生产线占比可达30%以上。
记者:目前,山东省水泥企业对淘汰日产2500吨熟料生产线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靳志刚:大多数水泥企业的意见是:一方面应首先淘汰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对于整改后依然不达标的企业坚决淘汰。另一方面鼓励企业自行进行兼并重组,制定科学合理的减量置换政策,确保不增加新的产能。
水泥行业是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水泥行业的碳排放量占到建材行业的80%,碳达峰、碳中和是水泥企业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我们要坚持不懈推动落后、低效产能的退出。在淘汰落后、低效产能的过程中,我们一定筑牢政策底线,以国家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为指导,制定科学的能效、质量、环保、安全标准,促使低效、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市场需求不同,资源禀赋不同,不可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解决全部问题,要尊重市场规律,企业的生存发展还是由企业自身来主宰。我们要建立起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营造公平、和谐的发展环境,引导企业守法合规经营,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编辑:周程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